舟山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2010-01-07 舟山市统计局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年末全市参加养老保险单位数4691家,参保人数17.95万人;参加医疗保险单位4226家,参保人数18.48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1.71万人。建立了渔农村新社区182个,渔农民养老保障制度初步建立,基层组织公共服务职能得到加强,渔农民生活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障进一步完善,全市被征地农民参加养老保障人数达到3.7万人,有1.39万人开始享受保障待遇。完成乡村(社区)道路建设68公里,饮用水工程覆盖人口8.45万人。年末全市共有社会福利院和敬老院41家,床位2515张,供养1276人。城镇社区服务设施588个。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率达到94.5%。农村“五保”老人集中供养率达到93%。城乡居民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保障对象达12200人,比上年增长3.4%,其中城镇保障对象2223人,渔农村保障对象9977人。

社会救助事业稳步推进。覆盖城乡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建立,全市所有乡镇、街道建立了社会救助管理服务站,257个社区建立了社会救助服务室。由民政部门统计的各级财政投入的社会救助资金达到4500万元,2005年救助各类困难群众8.65万人次。全市完成渔农村危房改造951户,改造总面积50796平方米,投入资金1085万元。

十二、市政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市建设继续加快。2005年,全市城市维护建设资金支出9.3亿元。年末建成区面积59.2平方公里,年末实有城市道路面积499万平方米;排水管道长度391公里;全年供水总量4404万吨,日供水综合生产能力34.2万立方米;液化石油气供气总量3.05万吨,用气户数6.13万户;年末实有公共汽车营运车辆数350辆;城市绿化环境进一步改善,全市园林绿地面积2799公顷,其中公共绿地面积262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30.5%。

全面开展生态市建设,环境保护不断得到重视。2005年,全市环境污染治理投资额2.3亿元。城市空气质量均好于或等于二级标准,其中符合国家一级标准的天数占69.8%,连续两年生态环境质量被评为全省第一。全市6个A级以上旅游区环境达标率达到90%以上,普陀山景区获得联合国“全球优秀生态旅游区”荣誉称号。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70%。全年完成清水河道整治97公里。年末全市有污水处理厂1座,污水集中处理率为35%。环境噪声达标区总面积23.5平方公里,烟尘控制区总面积38.5平方公里,工业烟尘排放达标率52.7%。2005年完成生态公益林建设面积68万亩,累计生态公益林建成面积9万亩。

全市近岸海域25个海水水质监测点中,达到国家一、二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比例为20%,三类海水占5%,均比上年略有下降;四类和劣四类海水比例占75%,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达标率为6.73%,比上年提高2.12个百分点。

注:(1)本公报所列数据为年度初步统计数据。

(2)本公报中所列的全市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是指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是指批发企业年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上,零售企业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是指计划总投资(或实际需要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和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投资。

(4)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消费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