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重点建设项目进展顺利。路桥会展中心、台州市民广场水景公园、76省道泽国至太平复线等项目在年内建成并投入使用,台州文化艺术中心、台州国际饭店、新台州大厦等完成主体结顶,三门核电工程、台缙高速公路东段、黄岩万亩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工程、台州大学园区一期等项目进展顺利。 五、交通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加快发展。全年完成交通运输邮电业增加值87.84亿元,比上年增长15.9%。 交通运输业运营能力不断增强。全年完成货物周转量293.67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32.9%,旅客周转量为72.09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3%。民航完成旅客吞吐量13.59万人,与上年基本持平。全市港口生产形势喜人,全年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2150万吨,比上年增长33.2%,其中海门港1457.3万吨,增长32.4%。年末全市通车公路总里程达406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28公里。 2003年全市完成邮电业务总量58.97亿元,比上年增长48.8%。全年新增固定电话用户26.08万户,年末城乡固定电话用户达到169.13万户,比上年末增长17.7%,固定电话主线普及率由上年末的26线/百人提高到31线/百人;年末全市移动电话用户达225.02万户,比上年末增长42.6%。上网成为时尚,网民数量大增,年末全市已有国际互联网用户39.03万户,比上年末增长40.0%。 六、国内贸易和旅游业 消费品市场比较活跃。2003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2.32亿元,比上年增长13.0%。其中县及县以上实现零售额186.08亿元,增长16.9%,县以下实现零售额76.25亿元,增长4.6%。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221.58亿元,增长11.2%,餐饮业零售额31.86亿元,增长25.5%。以汽车、住房、通讯器材等为主的消费热点已形成,全市限额以上贸易企业的汽车类销售额增长53.9%,建筑及装潢材料类销售额增长30.3%,通讯器材类销售额增长32.9%,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销售额增长29.9%。 商贸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全年完工、在建项目69个,实际完成投资28.6亿元,一批大型商场、超市、会展中心建成开业。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新型业态发展迅速。香港华润万佳超市、乐客多、意大利比萨饼、德克士炸鸡等国际国内著名品牌纷纷登陆我市,全年连锁企业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11.1%。物流配送业发展势头强劲,2003年,市政府编制了《台州市现代物流发展规划》,玉环的浙江环洲钢业股份有限公司占地98亩的物流配送中心建成投入使用,台州物流中心、天天金属材料配送中心、台州供销华联物流中心等均已立项建设。 物价总体水平稳步上扬。2003年我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5%,其中服务项目价格水平上涨6.5%,消费品价格水平上涨0.3%。从构成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八大类项目看,呈现四涨四降的格局,上涨的四个大类分别是食品类上涨2.5%、烟酒及用品类上涨5.2%、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7.4%和居住类上涨1.2%。下降的四个大类分别是衣着类下降2.3%、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下降3.3%、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下降1.5%、交通和通讯类下降2.6%。2003年原材料价格上涨也较快,原材料价格比上年上涨5.7%。其中钢材上涨13.1%,化工原料上涨7.9%,纺织原料上涨6.0%。 旅游业发展态势良好。2003年,遭受“非典”严重冲击的旅游业恢复势头良好,全年共接待旅游总人数1068.64万人,比上年增长14.8%。其中接待国内游客1063.86万人,增长14.8%;接待海外游客4.78万人,增长8.9%。实现旅游总收入86.71亿元,增长15.0%,其中旅游创汇3855万美元,增长3.6%。 七、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增势强劲。2003年全市完成外贸自营进出口总额32.8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0.1%,其中自营出口26.51亿美元,增长47.1%,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5.6个百分点;进口6.37亿美元,增长63.1%。年末我市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1040家,比上年末增加301家。主要产品出口均保持较快增长,机电产品出口12.2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3.3%;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79亿美元,增长70.9%;医化产品出口2.95亿美元,增长43.5%;纺织品出口1.26亿美元,增长73.9%;鞋类出口2.72亿美元,增长82.3%。出口市场呈多元化,在我市对世界各国出口中,中东市场开发成效明显,全年对中东出口3.12亿美元,增长110.0%,其中对阿联酋出口1.35亿美元,增长142.6%,成为继美国、德国之后我市的第三大贸易伙伴。 利用外资大幅增长。全年新签利用外资项目200个,比上年增长15.6%;项目总投资9.44亿美元,增长54.8%;协议利用外资4.02亿美元,增长44.0%;实际利用外资2.16亿美元,增长82.9%。境外投资快速发展。全年新批境外企业29家,其中中方投资额949.66万美元,境外投资带动出口2.3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4.0%。对外交流与合作取得新进展,成功举办了“驻华使节聚台州”联谊活动,台州正式成为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第16个成员。 八、金融和保险业 金融运行形势良好,对地方经济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2003年末我市本外币存款余额突破千亿元大关,达1074.03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9.6%。年末全市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42.17亿元,增长24.3%。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823.76亿元,增长42.2%,全年新增本外币贷款244.2亿元。年末全市短期贷款余额490.92亿元,增长34.8%;中长期贷款余额278.31亿元,增长60.6%。从贷款投向看,新增贷款主要集中在中长期基本建设项目、房地产开发、个人住房消费贷款、集团企业、重点工业企业和农户贷款上,全年新增中长期基本建设贷款64亿元、农户贷款36亿元、个人消费贷款57亿元,分别占新增人民币贷款总量的27.0%、15.0%和23.3%。年末金融机构存贷比为76.7%,比上年末提高6.3个百分点。现金收支活跃,全年金融机构累计现金收入6337.09亿元,比上年增长40.0%,现金支出6390.03亿元,增长39.8%,净投放52.94亿元,增长18.0%。 保险事业不断发展。全年保险机构保费总收入19.3亿元,比上年增长12.0%。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5.81亿元,增长8.0%;人身险保费收入13.56亿元,增长13.8%。全年保险机构共支付各类赔款4亿元,比上年增长19.0%。其中财产险赔款3.22亿元,人身险赔款0.7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5.4%和36.8%。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事业发展势头良好。积极实施科技进步“八个一批”工程,成功举办了全国科技成果专利技术暨新产品展览会。全年全市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8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39家,年末全市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5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08家;新增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5家,年末全市有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20家,市级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69家。全年专利授权数1795件。技术交易市场日趋活跃。全年共确定登记技术合同918项,技术交易成交金额达1.72亿元。科技队伍稳步壮大。年末全市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3.9万人,其中高、中级职称人员4.91万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