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房地产市场经营状况良好。年末全市房地产开发企业达197家,全年实现商品房销售额57.23亿元,同比增长14.1%;房地产开发施工面积702.28万平方米,其中新开工面积394.07万平方米,分别增长18.6%和55.0%;年末商品房空置面积53.58万平方米,下降32.3%。 重点建设项目进展顺利。2003年全市确定的126个重点项目,当年完成投资169.31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0.6%。其中市区55个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85.22亿元,为年度计划的99.0%。当年有57个项目建成投产或部分投产,主要有:大环河水环境整治(南河)工程、浙东运河绍兴至柯桥环境整治工程、104国道南连北建工程、西大门拓宽整治工程、柯海快速通道、镜湖新区万亩绿地建设工程、绍兴文理学院扩建工程、绍兴大剧院、鲁迅电影城、鲁迅故里综合开发工程、110千伏丁墟输变电工程、袍江工业区路网工程、震元科技园区一期等。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销售稳定增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1.98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分地区看,城镇市场消费品零售总额172.49亿元,增长14.6%;农村市场消费品零售额119.50亿元,增长9.9%。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253.58亿元,增长13.4%;餐饮业零售额28.05亿元,增长6.5%;其他各种行业零售额10.36亿元,增长9.9%。在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中,个私经济零售额为164.61亿元,增长9.8%。市区消费品市场尤为繁荣,商业经营结构和经营模式快速调整,全年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74.04亿元,比上年增长13.7%。 商品交易市场成交活跃。年末全市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357个,新增18个。其中成交额超亿元的市场42个,超十亿元13个,超百亿元2个。全年城乡商品交易市场成交额798.41亿元,比上年增长6.5%,其中中国轻纺城成交额246亿元,增长8.9%。 六、对外经济 进出口贸易跃上新台阶。据绍兴海关统计,2003年全市进出口贸易总额达59.6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4.1%。其中自营出口45.33亿美元,增长56.3%;进口额14.28亿美元,增长47.4%。我市商品进出口国家和地区达到191个,对美国、阿联酋、伊朗出口额位居前三位,对沙特、巴西、尼日利亚出口增幅居前三位。纺织纱线及织物制品、服装、袜子成为我市出口额超1亿美元的主要出口商品;珍珠、机动车辆零件和袜子出口增幅居前三位,特别是珍珠出口比上年增长2.5倍。进出口企业队伍迅速壮大。2003年新获进出口经营权企业570家,获权企业累计达到1704家。 招商引资迈出新步伐。全年新批准外商投资项目568只,合同利用外资15.0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7.2%;实际利用外资7.43亿美元,增长94.6%,创实际利用外资额的年度历史最高记录。纺织、化工、机械、电子四大产业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占全市的68.2%。港台投资优势明显,2003年港台客商实际投资的金额占全市的59.5%;欧美利用外资有新进展,合同外资和实到外资分别增长165.8%和74.5%。开发区(工业区)龙头作用更加突出,全市11个重点开发区(工业区)实际利用外资占全市的69.9%。 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开创新局面。全年新批境外投资企业58家,比上年增长52.6%。全年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合同金额1.3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11.0%,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1.31亿美元,增长33.5%。全市外派劳务736人次,分别派往日本、新加坡、柬埔寨、美国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末在外人数4172人。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民用汽车大幅增加,特别是私人汽车成倍增长。年末全市拥有民用汽车10.75万辆,比上年增长33.0%。其中载客汽车6.91万辆,载货汽车3.75万辆;私人汽车6.85万辆,增长1倍多。 公路建设取得新成果。全年新建、改造公路205.7公里,年末完成公路绿化227.8公里。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4166.9公里;公路密度达50.47公里/百平方公里;高级次高级路面74.2%;公路铺装率为74.2%;公路通村率为99.2%。全年公路客运量1.29亿人,客运周转量43.26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6%;公路货运量6766万吨,货运周转量23.40亿吨公里,增长9.4%。 邮电通信业发展迅速。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收入28.20亿元,比上年增长21.9%。新增本地固定电话用户24.32万户,年末城乡固定电话用户(含小灵通)达159.47万户,固定电话普及率达59部/百人;新增移动电话用户45.66万,年末移动电话用户数达150.29万,移动电话普及率达35部/百人。年末互联网用户数达42.17万户,比上年末增长74.5%。函件、特快专递等业务发展迅速,农村投递路线不断加长,当年新增155公里。 旅游事业持续发展。我市积极实施旅游“曙光计划”,克服了“非典”对旅游的影响。据市旅游局统计,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79.92亿元,比上年增长1.8%;全年接待国内游客1028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77.05亿元,均比上年增长2.1%;接待入境游客8.68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3458万美元,分别比上年下降13.9%和3.4%。年末共有星级饭店70家,其中五星级2家,四星级3家,三星级28家,当年新增四星级3家,三星级2家;新增旅行社7家,旅行社总数达58家;投资14.23亿元对28个旅游项目进行建设,鲁迅故里一期工程、大禹陵入口工程、绍兴县鲁镇景区、新昌沃洲湖景区等先后建成开放。对内旅游宣传主要在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上下功夫,对外旅游宣传主要面向日本、韩国等。 八、金融、证券和保险业 金融机构存贷款大幅增长。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318.76亿元,同比增长30.4%,增幅比上年末提高3个百分点。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90.38亿元,增长21.8%。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041.02亿元,同比增长45.3%,增幅比上年末高10个百分点。其中短期贷款759.63亿元,中长期贷款236.6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8.9%和76.2%。异地信贷资金大量进入,到2003年末,异地金融机构投放到绍兴的本外币贷款总量已达275亿元,相当于绍兴本地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总量的26.4%,其中今年新增195亿元。 上市公司队伍迅速壮大。截止2003年末,全市共有上市公司16家,其中境外上市企业3家;累计筹集资金61.88亿元,其中当年筹资10.51亿元。当年新增3家上市企业,宝业集团在香港主板挂牌上市,浙江龙盛、国祥制冷在上交所挂牌上市。 保险业务健康发展。全市保险企业增加到12家,保险机构实现保费收入20.74亿元,增长7.7%。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5.29亿元,下降3.1%;人身险保费收入15.45亿元,增长11.9%。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5.67亿元,其中财产险3.16亿元,人身险2.51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