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1-07 绍兴市统计局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实现较高增长。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67.48亿元,比上年增长28.2%。其中限额以上投资327.25亿元,增长44.8%。

投资结构发生积极变化。2002年,全社会工业性投资208亿元,增长57.5%。全部限额以上投资中,基础设施投资75.62亿元,减少0.7%;园区建设投资101.95亿元;房地产开发投资49.09亿元,增长1.0%。全市建成或基本建成7个市重点特色工业园区。

房地产市场经营状况良好。全年竣工房屋面积316.55万平方米,增长24.4%;商品房销售面积266.54万平方米,增长19.7%;商品房销售额50.15亿元,增长31.5%。年末房地产开发施工面积592.18万平方米,增长5.8%;但空置面积有所上升,年末实存79.10万平方米,增长35.8%。

重点建设项目进展顺利。2002年全市确定的113个重点项目,当年完成投资94.29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2.17%。其中市区53个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47.52亿元,为年度计划的101.14%。竣工投产或部分投产的项目60项,其中市区29项。主要有:104国道西大门拓宽整治一期工程和南环线建设工程,府山西路拓宽改造及环境整治工程,平水东江、石堰江拓浚工程,柯桥城防工程一期,中国轻纺城数码纺织园区,诸暨市污水处理工程,诸暨城市广场,嵊州城市防洪堤建设工程,嵊州市文化广场,新昌江干堤加固工程、皮尔轴承有限公司精密电机轴承生产线项目,等等。曹娥江河口大闸枢纽工程、杭州湾跨江大桥、绍兴天然气利用工程等一批重点项目前期工作全面启动。

城市化建设绘就新蓝图。2002年编制完成了绍兴中心城市越城组团、柯桥组团、袍江组团三大组团分区规划和“绿心”概念性规划及江滨组团规划设想,形成《绍兴大城市发展纲要》,镜湖新区建设已开始启动。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热点突出,新型商业业态成长迅速。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9.27亿元,比上年增长12.7%。分地区看,城镇市场消费品零售总额160.52亿元,增长17.9%;农村市场消费品零售额108.74亿元,增长5.8%。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84.68亿元,增长12.5%;餐饮业零售额26.32亿元,增长29.0%;其他各种行业零售额58.27亿元,增长7.2%。在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中,个私经济零售额为158.66亿元,增长7.0%。市区消费品市场尤其繁荣,商业经营结构和经营模式快速调整。全年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59.74亿元,比上年增长22.5%。

市场交易稳中趋活。年末全市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339个。其中成交额超亿元的市场43个,超十亿元13个,超百亿元2个。全年城乡商品交易市场成交额749.82亿元,比上年增长7.0%,其中中国轻纺城成交额226亿元,增长9%。

商展节会层出不穷,会展行业初具雏形。2002年成功举办中国绍兴黄酒节、第三届中国纺织品博览会、第三届中国珍珠节、第三届中国袜业博览会、新昌第四届旅游节、嵊州市第三届领带?越剧节等,汽车博览会、房展会、农产品展示会等商展活动也蓬勃兴起,给当地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

六、对外经济

进出口贸易跃上新台阶。据绍兴海关统计,2002年全市进出口贸易总额达38.7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6.6%,增速连续两年居全省首位。其中自营出口29.01亿美元,增长54.8%;进口额9.69亿美元,增长62.5%。我市商品进出口国家和地区达到172个。出口额列前三位的国家和地区依次为:美国3.22亿美元、阿联酋2.54亿美元、伊朗2.06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7.1%、126.3%和292.0%。进出口企业队伍迅速壮大。2002年末,全市外贸获权企业超过千家,达到1134家,其中当年新批准438家。

招商引资迈出新步伐。全年新签利用外资协议金额8.0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78.1%;实际利用外资3.82亿美元,增长141.9%。全年新批三资企业484家,比上年增加274家。

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开创新局面。全年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合同金额632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1.5%,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9792万美元,增长13.4%,其中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金额5499万美元,增长55.0%,完成营业额5563万美元,增长31.4%;全年外派劳务合作人员1246人次,减少41.3%,劳务合作合同金额821万美元,减少50.4%,完成营业额4229万美元,减少3.8%。全年新批境外企业(机构)38家,累计达126家;本年总投资947万美元,累计总投资达4000万美元。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平稳增长。年末全市拥有汽车43078辆,比上年增长8.1%。其中客车22333辆,增长18.6%;货车20745辆,减少1.2%。尤其是私人汽车大幅增加,年末拥有17632辆,增长18.0%。2002年,全市各种运输方式完成的货物周转量为29.87亿吨公里,增长13.9%;全年旅客周转量为42.60亿人公里,增长4.2%。

城市公交体系逐步完善。全市共有公共交通运营车辆1378辆,运营线路网长度990公里,客运量1.18亿人次。出租车营运车辆2051辆,从业人员4614人。

公路路网建设又有新进展。全年共完成交通建设投资17.6亿元。完成公路新建、改造244.9公里,完成公路绿化99.8公里;全市当年新增公路里程130.8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58公里,杭金衢高速公路绍兴段完工通车;杭甬高速公路拓宽工程绍兴段形象进度达到60%;甬金高速公路绍兴段已完成前期准备工作。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4087公里,公路密度达到49.50公里/百平方公里,公路路面铺装率71.63%。

邮电通信业发展迅速。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9.92亿元(2000年价),比上年增长31.2%。传统邮政业务减少。邮政特快专递60.13万件,减少18.4%,订销报纸、杂志累计9126万份,减少22.3%。移动通讯、互联网络、数据通信等新业务快速发展。当年新增固定电话16.2万户,年末城乡固定电话用户(包括小灵通)达135.2万户,比上年末增长13.6%,其中住宅电话104.8万户,增长7.7%,电话普及率和电话主线普及率分别达到51.1部/百人和31.1部/百人,比上年提高4.5和3.7部/百人。年末移动电话用户数突破百万,达104.62万户,增长51.0%。互联网用户数24.16万户,增长67.8%。

旅游建设全面推进,旅游配套设施和服务功能不断完善。据市旅游局统计,全市完成旅游总收入78.46亿元,增长20.3%,其中旅游外汇收入3569万美元,增长51.1%,国内旅游收入75.50亿元,增长19.4%。国内游客首次突破1000万人次,入境游客突破10万人次,分别为1006.70万人次和10.0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9.7%和68.9%。至年末,全市星级宾馆已达69家,当年新批4家;五星级饭店实现零的突破,国际大酒店、咸亨大酒店跻身其中。全市已有旅行社51家,其中,国际旅行社2家,国内旅行社49家。旅游景区(景点)和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正在成为热点,2002年动工28个旅游建设项目,总投资达23.66亿元。柯岩风景区的鉴湖景区和蝙蝠洞、新昌大佛寺景区的般若谷和射雕村、诸暨西施殿、嵊州城隍庙、上虞曹娥江风景区一期等扩建或新建相继完工。新昌大佛寺风景区、诸暨五泄风景区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诸暨浣江-五泄风景区经批准成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