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199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金融保险:通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加强宏观调控的各项措施,整顿金融秩序,严肃金融纪律,金融形势不断好转,各项存、货款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年末金融系统各项存款余额201.3亿元,比年初增加40.8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余额98亿元,比年初增加18.8亿元。年末各项贷款余额211.6亿元,比年初增加51.3亿元。金融市场初具规模,证券交易活跃。全年各类有价证券成交额达66亿元,比上年增长5.67倍;外汇调剂市场交易额9.2亿美元,增长31%。短期资金同业拆借总额622亿元,增长1.5倍。年末全市共有金融机构1486家,比上年增加155家。 保险事业进一步发展。全年各类保险承保总额797亿元,比上年增长57.5%。保险业务种类比上年扩展12种。全市有1.27万户企业,87.97万户居民家庭参加了财产保险,142.36万人次参加各种人身保险。保险业务总收入逾4.48亿元。全年共处理国内财产赔款及给付1.4亿元,处理人身保险赔款3.02万件,支付赔款及给付0.24亿元。 土地转让、房地产开发:1993年全市对外出让土地总面积1063万平方米。年末共有房地产开发公司189家,全年施工面积550万平方米,竣工面积204万平方米。 国际旅游:国际旅游业欣欣向荣。1993年来我市参观、游览、考察、经商的国际友人迅速增加,全年接待海外旅游者6.6万人次,比上年增加57%。旅游外汇收入7300万外汇券人民币,增长82%。 科技、教育、文化:科技、教育、文化事业蓬勃发展。科技体制改革,促进了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科技事业呈现了好势头。全年共实施市级以上星火计划、火炬计划、科研攻关等科技项目378项,通过鉴定或验收254项,共取得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89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级17项。有429件发明创造被授予国家专利权。开发市级以上科技新产品303项,其中50%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科研院所的实力有所增强。1993年底,全市共拥有2个部属科研分所,16个市属科研院所,县属年7个,民办科技机构有137家,从业人员1337人。年末全市拥有科技人员10.6万人,其中全民单位9.3万人,集体单位1.3万人。 技术市场有较大发展。全市共签订技术合同1796份,协议金额7127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3.8%和94.8%。 技术合作日趋活跃,国际科技交流有了新发展。引进项目24项,其中国家批准22项。引进外国专家30人。全市组织出国科技交流8次,共79人;8次组团进行各专业的培训进修,派遣人员280人。开展国内科技横向联合和展销洽谈6次,科技产品展览促销协议100余份。 教育事业取得新的进展。全市各级各类全日制学校4059所,在校学生84.29万人,比上年增长5.8%,占全市总人口的16.2%。普通高等教育规模继续扩大。全市有普通高等学校5所,招收本、专科学生3184人,比上年增长67%;毕业生1708人,增长18%;在校学生7258人,增长37%。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继续发展。全市有普通中等专业学校19所,招生6071人,比上年增长53.5%,在校学生13608人,增长29.3%;各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校学生39401人,占高中阶段在校学生总数的59%。基础教育稳步发展。全市有普通中学399所,在校学生22.98万人。初中毕业生升入普通高中比例为18.7%,升入职业高中比例为20.1%,升入中专、技术学校比例为9.2%。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中专、职业高中、技校)与普通高中招生比为1:0.67,高中毕业生升学率近60% 至1993年底,全市有1641个乡镇(含城市街道)98%人口的地区全面实施义务教育。小学2234年,在校学生40.4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7%,毕业率98.2%,毕业生升学率99.1%。普通初中学生辍学率2.7%。 成人教育事业有较快发展。年末有成人高等学校5所,招收专科学生2941人,在校学生5215人,比上年增长59%;成人中专18所,招生2684人,在校学生4322人,增长47%;成人技术培训学校毕、结业学生19.27万人次;成人中小学在校学生1.6万人。 学前教育事业继续稳步发展。全市有幼儿园1299所,在园(校)幼儿园15.89万人,幼儿入园率达70%。 此外,私人办学,企业办学、党派社团办学、国有民办等民间办学形式正在逐步兴起,改变了由国家统办教育的局面。 文化、新闻、出版、广播和电视事业起到了宣传群众、鼓舞群众的作用促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年末全市有电影放映单位455个,其中影剧院73个,文化馆12个,图书馆9个,艺术表演团体11个。1993年《宁波日报》扩为8版。全年出版各类报纸6176万份,各类杂志11.7万册。广播台二套节目平均每天播放31小时40分,其中自出节目30小时40分;电视台节目平均每日播出13小时36分,其中自办节目4小时36分。年末布区有线电视终端已达5.4万多户,可收看12个频道。 卫生体育:卫生事业有新的发展。全市医院床位达1.25万张,比上年增长2.9%,年内共家庭病床1515张。全市有专业卫生人员2.06万人,比上年增长1.22%,其中医生8045人;增长3.79%。农村卫生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新增饮用自来水人口14万人。急性传染病总发病率比上年下降25.30%。体育事业取得新的成绩,1993年,我市运动员在省以上各类比赛中共获金牌111枚,银牌96枚,铜牌111枚。宁波籍运动员在第七届全国运动会上获金牌5枚,占浙江省代表团金牌总数的36%。在第二届省老年人运动会上,我市获得7项团体优胜奖,25项个人优胜奖,成绩名列全省首位。在全国第七届运动会上,我市有6个单位被授予“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称号,3人获“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工作者”称号。 四、利用外资与“二区一岛”开发 利用外资又有新的突破。全年实际利用外资3.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倍多,其中利用外国政府和国际金融组织贷款2202万美元。全年批准外商直接投资项目1015个,协议利用外资10.7亿美元。年末全市累计外商直接投资项目已达2088项,总投资46亿美元。项目规模扩大,全年新批项目中,总投资在1千万美元以上的达39个,超过前十年的总和。外商投资领域拓宽,结构优化,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以及基础设施、基础产业的投资项目增多。老企业“嫁接”迈出大步,全市已有嫁接型三资企业1262家。投产三资企业效益明显提高,全市663家投产三资企业总产值68亿元,利润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5倍和1.7倍。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招商引资步伐加快,全区已累计批准三资企业275家,总投资20.45亿美元,协议利用外资17.46亿美元,已有130家三资试投产,完成工业总产值18.63亿元。宁波保税区各项工作已全面展开,1993年累计引进外资项目152项,总投资达2亿美元,国际贸易功能开始发挥,全年通过保税区海关进出口贸易额近1亿美元,在全国13个保税区中位列第三。大榭岛的开发建设工作正抓紧进行,跨海大桥,多功能自用码头及水、电等基础设施工程均已通过设计和可行性研究阶段并将陆续开工建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