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1-07 宁波市统计局

200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良好开局的第一年。全市人民在中共宁波市委、市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万众一心,开拓进取,坚持“五个统筹”,有效化解各种矛盾,成功抵御了非典疫情和高温干旱、缺水少电等因素对社会经济的冲击,顺利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任务,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动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综合

国民经济运行快速、协调、健康。初步核算,全年实现GDP1769.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3%,增长速度为近6年以来最高。人均GDP超过3400美元。第一产业增加值112.0亿元,比上年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1007.0亿元,增长18.0%;第三产业增加值650.9亿元,增长13.3%。三次产业构成为6.3:56.9:36.8。第二产业对GDP的贡献率达65.9%,仍是拉动宁波经济的主要力量。

农村经济

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12.0亿元,比上年增长4.0%。农业结构继续调整,效益农业发展势头强劲,粮棉油面积继续调减,优质高效农产品面积增加,粮食与经济作物播种面积的比例从上年45:55调整到40:60。

积极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加快实施种子种苗工程和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市级财政投入1000万元支持园区建设。11个园区共建设高标准农田2267公顷,大棚面积316公顷,发展了以温室、喷滴管等为主的现代农业设施。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有23家农业龙头企业产值超亿元。

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绿色特色农产品。全市已有国家级绿色食品基地面积1350公顷,浙江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和市级绿色农产品基地面积10600公顷。已通过认定的国家级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15个,省级绿色农产品29个。外向型农业发展加快,全年引进农业外资项目9个,项目总投资12955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584万美元。农产品出口3.92亿美元,增长19.4%。积极发展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全市有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327个。

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经济运行质量稳步提高。全年工业增加值为910.1亿元,比上年增长18.0%,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51.4%。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627.4亿元,工业销售产值2582.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8.1%、29.4%,是近五年来增长最快的一年。工业产品产销率为98.28%,比上年提高1.04个百分点。

各种所有制工业全面快速增长,其中,产值总量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五分之四的股份制企业和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分别比上年增长31.1%和29.5%,高于全市平均增幅3个和1.4个百分点。新产品产值增势较快,实现新产品产值348亿元,比上年增长43.6%。

工业规模效应进一步突现,优势骨干企业对工业经济拉动作用明显。工业总产值绝对额最大的前20家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822.8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产值平均增长速度高于全市平均4.2个百分点。

重工业增长快于轻工业,增幅达31.6%,比轻工业高8个百分点。在38个工业大类中,有14个行业的增幅高于全市平均,其中,通信设备业、黑色金属工业、化学纤维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最快,增幅超过40%。作为我市支柱产业之一的石化工业,增幅为28.4%。

经济效益持续提高。全年实现工业利税总额318.47亿元,增长19.4%,其中利润189.18亿元,增长23.3%。11项经济效益指标考核得分为230.52,比上年提高9.87分,居全省首位。

建筑业生产增长较快。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96.9亿元,比上年增长18.1%。完成各类房屋建筑施工面积6247.9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2046.3万平方米;竣工面积2605.7万平方米,增加827.6万平方米。建筑施工企业按总产值计算的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2.77万元/人,比上年提高1.13万元/人。

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加快。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37.6亿元,增长39.3%。投资增幅是1995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其中限额以上完成740.9亿元,比上年增长43.7%。新开工项目增多、规模进一步扩大,全年限额以上投资新开工项目1858个,增长15.8%,项目平均规模达5528万元,比上年扩大1倍。民间投资活跃,完成非国有投资459.3亿元,比上年增长45.1%,比重占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的54.8%。

工业投资和房地产开发投资是推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的主要力量,两项相加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69.6%。其中,工业投资完成398.9亿元,比上年增长64.1%。

房地产供需两旺。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84.3亿元,占全社会投资的五分之一强,增幅比全社会投资高7个百分点。住宅仍是我市房地产开发投资的主要方向,占房地产开发投资比重达74.3%。新开工房屋面积1029.7万平方米,增长62.2%,其中住宅面积831.1万平方米,增长66.1%;竣工面积632.3万平方米,增长44.2%,其中住宅面积526.6万平方米,增长54.4%。全年销售面积537.6万平方米,增长39.9%,其中住宅销售面积455.0万平方米,增长48.4%。

国内贸易与旅游

消费需求回升加快。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1.5亿元,比上年增长12.7%,其中: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增长36.3%,高于全市平均23.7个百分点;餐饮业在非典疫情过后回升较快,全年餐饮业零售额为67.2亿元,增长17.9%。居民消费升级倾向明显,住房、汽车、通信器材持续旺销。全市住宅销售额达114.48亿元,比上年增长59.3%,其中个人住宅销售所占比重达99.7%。汽车零售额达21.2亿元,增长57.4%;家电及音像类、通讯器材类分别增长53.6%和115.9%。

旅游业成功抵御了非典疫情的冲击。2003年全市接待入境旅游者22.1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7.8%,旅游创汇9976万美元,增长12.8%;接待国内旅游者1720万人次,增长7.5%,国内旅游收入155.83亿元,增长8.0%;旅游总收入达164.06亿元,增长8.4%;全市旅游饭店平均客房出租率达71.1%,继续保持全国21个重点旅游城市前列。

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持续高位增长。全市自营进出口总额188.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3.3%。其中:出口120.7亿美元,进口67.4亿美元,分别增长47.9%和63.9%。三资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出口占全市的63.1%,其中私营企业出口17.6亿美元,增速高达119.5%。

利用外资规模、质量同步突破。全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209家,总投资78.18亿美元,合同利用外资34.44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7.27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8.9%、59.3%、58.6%和56.6%。大项目居主导地位,“以外引外”成效显著。全市新批外资项目中,投资总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大项目有218个,投资总额56.97亿美元,合同利用外资22.89亿美元,分别占项目总数的18.0%、72.9%和66.5%,分别增长38.6%、41.3%和7.0%。全球500强企业已有27家来甬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