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199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1-07 宁波市统计局

生产资料市场购销两旺。全年物资供销机构纯购进增长53.1%,纯销售量增长54.4%。其中:煤炭、钢材、水泥、木材等销售量均比上年增长较多。

金融保险:金融事业发展加快。1992年末全市金融系统存款余额比年初增加42.5亿元,贷款余额比年初增加37亿元,存款增加额大于贷款增加额5.5亿元。金融市场培育加快。各类证券交易异常活跃,全年各类有价证券成交额达9.9亿元,比上年增长1.6倍;外汇调剂市场交易额7亿美元,增长98%;短期资金同业拆借额250亿元,增长1.5倍。年末全市共有金融机构1331家,比上年增加18家。

保险事业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迈出了新的步伐。1992年各类财产承保总额506亿元,比上年增长36%,全市有1.26万户企业参加保险,有17.24万户居民参加家庭财产险,有115万人参加人身保险。全市共处理赔案5.7万件,支付赔款2亿元,为2.6万人支付人参险赔款1亿元。

科技、教育、文化:随着科技体制改革和深入开展,促进了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科技事业呈现了好势头。1992年共实施市级以上星火计划、火炬计划、科研攻关等科技项目414项,通过签定或验收173项,共取得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90项,其中省级11项。有212项发明创造被授予国家专利权,开发市级以上科技新产品150项,其中20%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科研院所的实力有所增加。至1992年底,全市拥有二个部属科研分所,18个市属科研院所、民办科技机构有52家,从业人员500多人。年末全市全民单位拥有科技人员9.3万人,比上年增长3.3%。

技术市场有较大发展。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1451份,协议金额360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加54%和71%。

科技合作日趋活跃。全市组织出国科技交流18次,共93人。开展国内科技横向联合和展销洽谈11次,科技产品展览促销协议200余份,协议金额超亿元。

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在深化改革中取得进展。全市有各级各类全日制学校3952所,在校学生79.65万人,比上年增长3.4%,占全市人口的15.4%。

1992年,全市有普通高等学校4所,招收本、专科学生1906人,增长23%,毕业生1445人,在校学生5299人,增加428人,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继续发展。全市有普通中等专业学校19所,招生2955人,比上年增长11.7%,毕业生2890人;在校学生10523人,增长11.2%;技工学校12所,在校学生3690人,增长40%。普通中学402所,在校学生22.86万人,增长11.3%。各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校学生29383人,占高中阶段在校学生总数57185人的51.4%。初中毕业生升入普通高中的比例为21%,升入职业高中比例为17.1%,升入中专、技校比例为9.9%。职业技术高中与普通高中招生比为1:0.78,高中毕业生升学率50.4%。

九年制义务教育继续有计划地稳步实施。到1992年底,全市已有149个乡镇(含城市街道)92%人口的地区实施义务教育。小学2404所,在校学生40.16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6%,毕业率98.6%。普通初中学生辍学率2.6%。

成人教育事业取得新成效。1992年成人高等学校5所,招收专科学生1308人,在校学生3267人,增长56.2%,成人中专18所,招生1671人,在校学生2931人,增长38.5%,成人技术培训学校毕结业学生18.66万人次;成人中小学在校学生8115人。

学前教育事业继续稳定发展。幼儿园1030所,在园幼儿12.87万人,幼儿入园率已达57%。

此外,私人办学正在兴起,开始打破由国家包办教育的局面。

文化、新闻、广播和电视事业起到了宣传群众、鼓舞群众的作用,促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年末全市有电影放映单位480个,其中影剧院80个。文化馆12个,图书馆9个,艺术表演团体11个。

卫生、体育:卫生事业,1992年末全市医院床位达1.23万张,比上年末增长4.1%;年末共设家庭病床1623张,年末全市有专业卫生人员2.04万人,比上年增长1.7%,其中医生7960人,增长4.4%。农村卫生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新增饮自来水人口20万人。急性传染病总发病率比上年下降16%。

体育事业:全市在参加省以上的各类比赛中共获金牌143枚,银牌97枚,铜牌116枚。在参加浙江省农民运动会中获得团体总分和金牌总数双第一。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发展,在全省群体工作综合评估中名列第一。

四、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持续高速增长,全年自营出口总值7.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4.9%,自营进口2.2亿美元,增长1.1倍。出口商品结构在拓展商路中得到调整,轻纺、工艺产品成为出口拳头产品,两类商品出口占全市出口总额的二分之一,三资企业出口大幅度增长,完成1.4亿美元,增长82%。全市外贸收购总值59.4亿元,比上年增长68.5%。据海关统计,宁波口岸全年进出口总额2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8%,其中,出口总额10.2亿美元,增长20%。

利用外资取得突破性进展。外商直接投资高潮迭起,一年超过前十年的总和。全年批准外商直接投资项目636个,协议利用外资15.7亿美元。年末全市三资企业已达1076家,总投资达27.8亿美元。项目规模不断增大,新批项目中,总投资在一千万以上的有21家。外商投资领域不断拓宽,第三产业利用外资有重大突破,新批准的外商投资企业中,属于第三产业的项目有94家,协议利用外资金额2.13亿美元。全年新签订对外借款合同6项,协议利用外资金额2740万美元。全年新签订对外借款合同6项,协议利用外资金额2.13亿美元。据初步统计,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倍。老企业“嫁接”迈出大步,有100多家企业与外资“嫁接”改造

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取得明显进展。1992年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新签合同金额254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73.3%,完成营业额1032万美元,增长17%。全市兴办境外企业16家

1992年国务院正式批准宁波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扩大到29.6万平方公里,并批准设立宁波保税区,经海关总署验收合格正式启用。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保税区是我市开放层次最高区域,它必将把我市对外开放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目前,已进入了大规模开发建设新阶段,引进外商呈现涌进来的态势,外商投资速度加快,领域拓宽,规模增大,效益趋好。目前,这一地区在建、已批待建和洽谈中的千万美元以上的大型外商投资项目已达30多项,总投资40多亿美元。到1992年底,这一地区共兴办外商投资企业221家,总投资7亿多美元,协议利用外资4.3亿美元,已有86家三资企业试投产,完成工业总产值近8亿元。

国际旅游事业蓬勃发展。1992年全市接待国际旅游者4.2万人,比上年增长35%。全年旅游外汇收入4018万外汇券人民币,增长30%。五、固定资产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