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198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1-07 宁波市统计局

1987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进一步认真贯彻中央关于“改革和开放”的方针,广泛开展“增产节约,增收节支”运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生产持续稳定发展,城乡市场继续繁荣活跃,对外贸易取得较好进展,科技、文化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就。据初步统计,全年社会总产值(注1)达229.87亿元,比上年增长19.6%;国民收入86.51亿元,增长14.2%;工农业总产值为180.6亿元,经上年增长20.2%。国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社会总需求仍然大于社会总供给,农业基础薄弱,后劲不足,主要农副产品产量下降,物价上涨幅度较大,部分城镇居民实际生活水平下降。

一、工业

工业生产均衡增长。1987年工业总产值为163亿元,比上年增长22.5%,不包括村及村以下工作为121.8亿元,增长20.1%。总产值中,全民所有制工业增长10.2%,集体所有制工业增长25%,个体工业增长42.7%,中外合资,合作经营的工业增长2.18倍。

轻重工业协调发展。1987年轻工作产值95.65亿元,比上年增长22.4%,重工业产值67.38亿元,增长22.6%,轻重工业的比例为58.6:41.4;基础工业增长较快,原材料工业比上年增长21.6%,其中电力工业增长48%,黑色有色金属工业增长24.6%;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增长24.3%。

按照市场需求调整产业、产品结构取得新的进展。工业产品的开发、创新、创优工作取得新的成绩。至1987年底,全市已累计获得国家优质产品奖10项,部优质产品奖80项,省优质产品奖368项,完成优质产品产值13.66亿元,比上年增长82.7%,优质产品产值率为11.2%;全年开发新产品449项,投产370项,新产品实现产值6.6亿元,创利润1.2亿元。

产品质量有所提高,物质消耗有所降低。主要工业产品质量稳定提高率为88.42%,比上年提高3.23个百分点;主要工业产品原材料、燃料、动力消耗降低率达66.7%,万元产值综合能耗比上年下降4.68%。

经济效益有所改善。预算内国营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和税金3.28亿元,比上年增长10.5%;定额流动资金周转天数85.8天,比上年延长3.5天;可比产品成本比上年上升9%;全民所有制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26280元/人,比上年提高6.1%。

工业企业广泛推行多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完善厂长负责制,企业活力进一步增强。1987年全市大集体以上企业有429家实行厂长负责制;占企业总数56.9%,预算内全民的大中型企业有59家实行经营承包责任制,占75.6%;有13家小型工业企业实行了租赁制;全市组建企业集团8个。改革给这些企业带来了活力和效益,进一步促进了横向经济联合发展。

二、农业

1987年全市各级政府都把稳定农业作为稳定国民经济全局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深化农村改革,落实国家各项支农政策、农民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农村经济活跃,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农村社会总产值125.2亿元(注2),比上年增长27.4%,其中:农村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商业饮食业产值增长33%,所占比重由上年的81.6%上升到85.2%。1987年农业总产值17.62亿元,增长2.5%。

全市粮食播种面积由上年的542.72万亩,回升到558.07万亩,增加15.35万亩,增长2.8%,但由于自然灾害频繁,致使亩产减少,粮食总产量比上年减少1.8%;经济作物除茶叶、水果增产外,其余均有不同程度的减产。种植业产值为10.85亿元,比上年1.9%。

全年造林面积9.64万亩,零星植树329万株,比上年分别下降23%和28.9%。主要林产品产量,木材采伐量7.2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40.6%,毛竹采伐量1226万支,增长5.6%,油菜籽111吨,油桐籽31吨,比上年分别减少53.4%、35.4%。全年林业产值为4685万元,比上年增长5.5%。

畜牧业生产有一定的波动,猪、牛、兔生产下降,年末生猪存栏比上年下降3.6%,牛奶、禽蛋比上年增产,牧业产值为2.94亿元,比上年增长3.9%。

渔业生产稳步发展,淡水养殖发展较快。渔业产值为12.8亿元,比上年增长3.2%;全年水产品总产量14.67万吨,比上年增长3.2%,其中:海水产品产量12.8万吨、淡水产品产量1.87万吨,比上年分别增长1.3%、18.4%。

农业投入增加,农业生产条件有所改善。1987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含渔业机械动力)为12.8亿瓦特,比上年增长8.5%;农用大中型拖拉机2149台,小型及手扶拖拉机3.38万台,分别增长0.3%、17%;农用载重汽车1865辆,增长19.4%;农用机械排灌动力19.11万千瓦。全市农田基本建设完成土石方为1130万立方米,比上年减少12.9%;化肥施用量(折合标准量)为52.03万吨,增长11.5%;农村用电量96480万度,增长25.3%。但农村工业化快速推进与农业徘徊不前的矛盾较为突出,农业后劲不足。

三、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

1987年城乡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8.7亿元,比上年增加7.3亿元,增长33.9%,其中全民所有制单位固定资产投资10.93亿元,增长12%,城乡集体所有制固定资产投资9.50亿元,增长60.6%,城乡个人投资8.3亿元,增长43.4%;在全民固定资产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6.65亿元,比上年增加0.24亿元,增长3.7%,低于1986年增长22.8%的速度。但城乡集体和个人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偏大,新开工项目过多。

贯彻执行“三保三压”方针初见成效,投资结构继续改善。在全民所有制基本建设投资中,不列入计划考核的投资1.73亿元,比上年减少22.7%,所占比重由上年的34.8%下降到26%;按建设用途分,生产性建设投资4.45亿元,比上年增长10.9%,占基本建设投资比重由上年62.6%上升到66.9%,非生产性建设投资2.2亿元,下降8.3%,比重由37.4%下降到33.1%。

重点建设继续加强。19项国家和省市重点工程完成投资额3.75亿元。为年计划105%,其中国家和省重点工程12项,完成投资3.51亿元,为年计划108.6%。宁波农药厂杀螟松工程,北仑港2.5万吨级泊位通用码头,江东水厂10万吨/年扩建工程,宁波化纤厂2000吨/年涤纶长丝,宁波洗衣机总厂年产30万台夏普型洗衣机技改,南郊变电所等工程建成投产

1987年全民所有制单位基本建设新增固定资产4.54亿元,新增主要生产能力和效益有:新建公路17.1公里,新建港口码头年吞吐量49万吨,城市日供水量20万吨,农药0.5万吨,化肥0.4万吨,商业网点74处。

1987年全民所有制单位完成更新改造和其他投资4.28亿元,比上年增长28.1%,其中更新改造投资4.02亿元,增长29.1%,在更新改造投资中,用于节约能源、增加品种及提高产品性能、质量措施的投资0.82亿元,仅占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