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上升,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991元,比上年增长9.8%,剔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6%。居民人均实际支出13159元,增长15.8%,其中消费性支出9463元,增长18.3%。农民人均纯收入5362元,实际增长6.3%。 居民家庭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继续增加。年末平均每百户城市居民家庭拥有彩色电视机164台、影碟机49台、家用电脑30台、空调机82台、移动电话53部、健身器材11台(套)。每百户农村居民拥有彩色电视机110台、洗衣机50台、电冰箱69台、移动电话43部、摩托车35辆,均比上年有不同程度增加。 居住条件不断改善,市区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9.95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46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在10平方米以上户的比重从上年的34%扩大到42%;住宅单元配套率达91.5%,住宅消费成为热点,支出金额仅低于居民食品消费,居家庭开支第二位。农民人均住房面积43.1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6平方米。 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取得新成绩。至年底,全市2369家国有和集体企业进行了产权制度改革,完成95.2%,27.1万名职工理顺了劳动关系,完成91.5%。全市在中心的下岗职工减少到1823名。 采取多种措施扩大就业和再就业。全市进劳动力市场求职的劳动者达到了77万人次。全年共筹集再就业培训经费300万元,对3.35万名失业人员实施了各种类型的再就业培训。近14万名农村和外来务工人员得到了教育培训。至年底,6.89万名失业人员实现了就业和再就业,其中失业职工再就业的人数达到了6.04万名,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稳定推进。市及各区作为同一的统筹地区,同步实行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至年底,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达到了38.5万名。 社会保险覆盖面继续扩大。养老保险缴费人数比上年净增5.37万名,征缴率达到了98.3%。有16.25万名离退休人员享受了养老金待遇,月人均养老金720元,远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参加失业保险职工比去年底净增了3.36万人,征缴率达到了97%。全市共发放失业保险金和医疗补助金2.25亿元,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达72.8万人次。参加工伤保险人数比上年增加6.44万人。 社会福利事业不断发展,全市共建立社会保障网络126个,社区服务设施1529个;共有社会福利事业单位204个,床位11322张,收养8756人。城乡各种社会救济对象得到国家救济达99256人。 注:公报中所列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