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2010-01-07 宁波市统计局

2000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升0.3%。与上年比较,编制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8大类商品中,食品、衣着、家庭设备及用品、医疗保健、交通和通讯工具、文化教育用品等6大类价格水平略有下降,居住和服务项目类价格有一定幅度上升。

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

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取得了新的成绩。两个确保和再就业工作成效显著。全市共筹集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资金17027.2万元,确保了100%下岗职工按时足额领到基本生活费。全市15.25万名企业离退休人员按时足额领到了养老金。再就业培训基地共举办再就业培训班892期,培训人数达到3.42万名,其中有2.12万名实现了再就业,培训后再就业率达到了62%。分流下岗职工1.3万名,全市的下岗职工从1997年底的10万名,下降到4230名。失业人员就业数达到4.16万名,其中失业职工再就业人数达到3.24万名,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48%,共举办各类供需洽谈会381场,累计提供岗位15.37万个,进场求职37万人次,有14.9万人达成了就业意向。招工、求职进市场的观念已在广大企业和劳动者中形成。培训促就业工作成效显著,城乡劳动者文化技能素质得到了提高。全市共有职业培训机构154家,其中技工学校14所,就业训练中心9个,社会力量培训机构131家;共有技能鉴定机构67家。全市持职业资格证书的技术工作达到21.5万名,其中高级技师71名、技师2191名,高级工1.8万名,中级工9.5万名,初级工9.95万名。全市培训教育农村和外来人员12.6万名。

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在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经济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方面起到了安全网和稳定器作用。全市养老保险参保职工68.37万名,其中实际缴费人数为57.16万名,比上年底净增5.98万名。失业保险参保职工65.3万名,比上年底净增5.97万名。全市养老和失业保险的征缴率分别达到了96.88%和98.44%。全年征缴养老和失业保险费分别达到了13.9亿元和1.7亿元。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14.94亿元,静态支付能力达到了15.8个月;失业保险基金累计结余1.44亿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立。出台了《宁波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暂行规定》以及11个配套办法。首批参保单位达到了2330家,16.5万名职工,共收缴医疗保险费1894万元。

全市参加工伤、生育保险和大病医疗费用社会统筹的用人单位分别达到了9208户、5423户和2182户,参保人数达到了35.78万名、31.68万名和20.2万名。基金的收缴率分别达到了97.32%、97.89%和97.18%。

社会福利事业不断发展,全市共建立社会保障网络142个,社区服务设施1188个;共有社会福利事业单位223个,床位9958张,收养7610人。城乡各种社会救济对象得到国家救济达12.61万人。

注:公报中所列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由于第五次人口普查原因,公报中暂不公布人口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