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199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公用事业 城镇公用事业有新发展。市区公交营运线路26条,营运汽车715标台,全年运客总量1.ll亿人次;营运出租汽车2354辆。日供水能力62万立方米,全年供水量22608万立方米;全年煤气供气总量5020万立方米,液化气供气总量58071吨,居民家庭气化率达到95.13%;全年用电量27.31亿千瓦时。污水日处理能力23万立方米。 五、人民生活 1997年,全市计划生育、就业和再就业工作进一步加强,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 人口 全市年末总人口574.99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86.18万人,分别比上年增加0.87万人和10.18万人。市区总人口107.07万人,比上年增加0.63万人。 就业和再就业 就业和再就业向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发展。年末城镇职工人数93.69万人,其中国有单位职工53.19万人,集体单位职工29.12万人,其他经济单位职工11.38万人。全年安置城镇失业人员2.57万人,其中市区安置0.8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7%,其中市区为2.5%。通过各种渠道分流安置下岗职工再就业2.3万人,其中市区分流安置1.1万人。 城乡居民生活 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924元,城镇职工平均工资8443元,分别比上年增长7.7%和9.1%;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479元,比上年增长13.5%。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533.78亿元,比上年增长30.7%。城乡居民居住条件不断改善,农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为56.9平方米,市区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为13.9平方米。社会救济,扶贫帮困。送温暖工作继续加强。 当前正处在经济转型和体制转轨时期,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矛盾也比较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结构低度化问题仍比较突出,名牌产品和龙头大企业较少;部分企业特别是传统行业亏损增加,有的停产半停产,商贸企业经营中困难较多;职工下岗。失业增加,就业和再就业压力较大;部分城乡居民收入下降,生活比较困难;农业比较效益有所下降,产业化程度不高。对此,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正在采取积极措施,化解矛盾、克服困难,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大局,加快发展,坚定不移地推进苏州基本现代化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