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1-06 苏州市统计局

金融业

金融业切实改进金融服务,积极化解金融风险,在总量扩张的同时保持了健康发展,苏州被评为全省唯一的金融安全区。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731.62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059.82亿元,分别比年初增加254.77亿元和88.34亿元,存款余额增加幅度大于贷款余额增加幅度。全年银行现金收入4965.75亿元,现金支出5085.2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2.5%和22.8%。

证券市场在规范中发展,全市证券营业部发展到27家。苏州证券和苏州信托增资扩股,组建东吴证券,向综合性证券公司发展,本地证券企业实力增强。在股市不振的情况下,全市证券交易额达到1250亿元。

保险业继续快速发展,2001年又有大众、新华、泰康三家保险机构进驻苏州开始筹建,全市保险机构达到9家,全年保险业务收入29.57亿元,比上年增长34.1%,已决赔款及给付7.05亿元。在保险业务收入中,人寿保险份额加速提高,财产险与人寿险的比例从34.1:65.9调整为31.8:68.2。

房地产业

全市房地产销售大幅上升,住宅价格上扬,同时房地产开发总量合理调控,空置房消化成效明显。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66.77亿元,比上年增长9.1%,商品房施工面积839.51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0.2%,竣工面积422.90万平方米,下降4.9%,商品房销售面积433.07万平方米,销售额79.1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6.0%和19.2%。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面积390.71万平方米,增长18.3%。房屋二级市场置换价格上涨交易活跃,市区旧住宅成交过户面积达67.27万平方米,成交额6.88亿元。

旅游业

《苏州市旅游总体规划》已经出台,以重点支柱产业为目标培育旅游产业。加大了实施“人间天堂,苏州之旅”品牌战略的力度。以“三古一湖”旅游产品为中心,加快新品开发,以旅游节庆为龙头,加大市场促销力度,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171.49亿元,比上年增长20.9%。国际旅游克服了近几年前所未有的困难,取得一定增长,接待境外旅游者77.82万人,旅游外汇收入2.34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9.0%和16.3%。接待国内游客1672万人,比上年增长11.8%。由各旅行社组织市民出游52.16万人,比上年增长12.6%。全市新增星级饭店21家,年末拥有星级饭店87家,其中四星级以上饭店15家。星级饭店总床位数达2万张,增长30%。全市旅游景区标准化建设进入了全面发展阶段,继拙政园、虎丘、苏州乐园、周庄成为全国首批4A级景区后,又新增加了甪直古镇、同里古镇、虞山-尚湖景区。苏州、常熟、昆山、吴江、吴中已经通过国家旅游局“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验收。旅游企业改制步伐加快,从业人员素质提高,城市的接待水平经受APEC财长会议等一系列国际高层会议的考验。

二、改革开放

全市继续深化各项改革,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体制改革取得突破,对外开放创出新绩。

体制改革

党政机关机构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市级机关审批总事项减少42.8%,其中审批、核准事项减少49.3%。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也在顺利推进。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实施。城市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城市投融资体制改革和建立创业投资机制的工作进入实质性阶段,组建了城市建设投资公司。

进一步推动国有(集体)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国有资本从一般竞争性领域退出和优质资产向国有投资主体集中,通过整体改制、局部改制、建新租旧、破产兼并等多种形式的改制,加大了企业改制的力度,规范完善企业改制。市属工业企业改制面达到93%,非工业企业改制面为65%,全市乡镇企业已基本完成改制。通过市场进行资本运作取得新进展,牡丹汽车在香港上市,江苏吴中、苏州高新、保税科技配股募集资金9.2亿元。全市进入上市辅导期的企业有16家,其中6家结束了辅导。

对外贸易

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达到236.6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7.9%,其中出口总额123.0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7.4%,出口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57.9%,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在国际经济环境变化比较大、困难比较多,对出口的影响逐步显现的情况下,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各外贸主体采取了有效的应对措施,全市对外贸易取得不俗的成绩。外商投资企业出口额97.11亿美元,内资企业出口额25.96亿美元,其中外贸公司出口额18.17亿美元,私营企业出口额0.75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7.7%,16.4%,14.5%和226.8%。对各大市场出口均有增长,对亚洲出口额63.89亿美元,增长25.7%,对北美洲出口额27.99亿美元,增长5.1%,对欧洲出口额24.52亿美元,增长13.5%,对大洋洲出口额2.46亿美元,增长22.0%,对拉丁美洲出口额2.89亿美元,增长8.3%,对非洲出口额1.32亿美元,增长23.8%。对日本、美国出口分别占全市出口总额的26.3%和21.6%,出口额分别为32.35亿美元和26.61亿美元,对日出口增长迅速,达25.3%,对美出口受911事件影响,速度放缓,增长4.8%。机电产品出口比重继续提高,全年机电产品出口额7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5%,占全市出口总额的比重达62.6%,比上年提高3.1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47.2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2.1%,占全市出口总额的比重为38.4%。

利用外资

在我国加入WTO和世界产业分工的大背景下,苏州以优越的投资环境迎来了新一轮外商投资热。全年新增合同外资72.30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0.22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4.6%和4.8%,新增合同外资在全国名列前茅。外商投资中大项目、独资、增资项目明显增多。新批合同外资超千万美元的项目239项,增资超千万美元的项目31项,二项合计合同外资57.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8.1%,占全市总额的79.1%;新批独资项目1059家,合同外资64.29亿美元,占全市新增合同外资总额的88.9%;有317家(次)外商投资企业先后增资12.84亿美元,占全市新增合同外资总额的17.8%。乡镇引进外资大量增加,全市乡镇新增合同外资34.59亿美元。私营企业利用外资有所突破,新批私营企业利用外资项目35个,合同外资3493万美元。至年末,全市累计合同外资415.77亿美元,世界500强跨国公司中累计有81家先后来苏州投资兴办了188个项目,合同外资59.3亿美元;累计实际利用外资233.43亿美元。大批外商投资企业投产达产,经营效益良好,对全市的财政收入贡献逐年加大,全年涉外税收80.64亿元,占全市财政收入的38.6%。

外经合作

全市外经合作取得新进展。全年新签对外劳务承包合同额1.45亿美元,完成营业额1.36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9.8%和11.8%。年末在外劳务人员6421人,其中当年新派劳务人员3787人。当年新办境外企业5家,累计兴办境外企业79家,其中新开业53家,境外加工贸易企业7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