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年末全市拥有医疗卫生机构2085个。其中,医院、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88个,卫生防疫和防治机构29个,妇幼卫生保健机构14个。各类卫生机构拥有病床2.7万张,其中医院、卫生院病床2.4万张。现有卫生技术人员3.7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含助理医师)1.52万人,注册护士1.26万人,卫生防疫和防治人员1733人。全市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6.08人,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4.44张。 全市建立了12所惠民医院,接诊病人3.92万人次,收治住院病人900人次,减免费用167万元。全力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新(改)建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7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全市累计建成12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17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城市人口覆盖率达96%。 全市农村已基本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村居民参保率达到95.67%。建成村标准卫生室596所,合作医疗行政村覆盖率达100%,全市镇(街)初级卫生保健合格率达100%。 全市未发生甲、乙传染病爆发流行,未发生霍乱和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计划免疫五苗覆盖率达99.15 %。新生儿卡介苗接种率达99.83%。 2006年居民平均期望寿命为77.54岁,其中男75.32岁,女79.84岁。 全市举办各级各类群众性体育活动800多项次,直接参与人数突破百万人次。全市全民健身工程(点)建设达到1130个。2006年全市先后产生3位世界冠军,使南京的世界冠军运动员总人数累计达到18名。市体育代表团在江苏省第十六届运动会夺得551枚奖牌,其中金牌265枚,奖牌总数和金牌总数列全省第一。先后承办了2项次国际比赛和6项次全国比赛。 十二、环境保护 2006年末全市拥有各级环境监测站14个。当年投产的建设项目同时建设防治污染设施的占100%。设立自然保护区10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个;自然保护区面积33088公顷,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18304公顷。全市建成烟尘控制区14个,面积达674.8平方公里。建成环境噪声达标区20个,面积达452.1平方公里。空气质量良好以上级别的天数达到305天,占全年的83.6%,比上年增加0.3个百分点。工业废水排放总量4.5亿吨,工业废气排放总量3900亿标立方,工业粉尘排放量5.0万吨。全市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工业重复用水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91.5%、76.0%和88.0%。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达到77.3分,比上年提升了2.8分。 十三、人口、社会保障和人民生活 2006年末全市常住人口719.0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9.26万人;常住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分别为8.90‰和6.19‰。 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为607.2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1.43万人。其中市区524.64万人,增加11.26万人。 年末全市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156.7万人,离退休人员当期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城镇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为138.34万人,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为2.12万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167.24万人。2.43万名被征地农民进入社会保障。年末全市福利类收养性单位拥有床位15572张,收养12439人。其中社会福利院11个,拥有床位2188张,收养1769人。建立城镇各种社区服务设施1820处,社区服务中心52个。全市城乡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有13.51万人;享受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的有8491人。 据抽样调查,2006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7537.72元,比上年增长16.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7045元,增长13.2%。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2233.56元,增长14.3%;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512元,增长26.0%。 注:公报中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正式统计数据以《南京统计年鉴》为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