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南京市统计局 2006年3月 2005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两个率先”,坚持统筹兼顾,有效克服了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和困难,保持了经济和社会事业健康发展,实现了全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十五”发展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一、综 合 初步核算,2005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241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2%。在全市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0亿元,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1215亿元,增长18.4%;第三产业增加值1118亿元,增长13.1%。人均生产总值40919元(按户籍人口计算),比上年增长12.9%。2005年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在全市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分别为3.3%、50.4%、46.3%。非公有制经济占全市经济的比重为37%。 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2.1,比上年上升2.1%。其中,食品类上升2.9%,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升0.6%,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上升0.3%,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升5.7%,居住类上升4.7%;烟酒及用品类下降0.7%,衣着类下降2.2%,交通通讯类下降2.6%。 全市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为101.7,比上年上升1.7%。其中,轻工业下降4.05%,重工业上升5.59%;生产资料上升2.55%,生活资料下降1.25%。 年末全市新增就业岗位19.74万个。为解决下岗人员就业难的问题,全年创办家庭型创业组织1.38万个,援助困难人员再就业1.35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35%。 二、农业 2005年全市农业总产值155.38亿元,比上年增长5.7%。由于受台风、病虫害等因素的影响,致使农业生产出现一定的波动。全市粮食总产量96.54万吨,比上年下降5.7%。棉花产量0.59万吨,比上年下降2.3%。油料总产量21.17万吨,比上年增长0.9%;其中,油菜籽20.07万吨,比上年增长1.6%。蔬菜总产量311.62万吨,比上年下降2.9%。全市粮食与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比为36.9:63.1。 肉类总产量19.81万吨,比上年下降4.1%。禽蛋总产量8.3万吨,比上年下降1.6%。全年牛奶总产量13.8万吨,比上年增长10.4%。全年水产品产量18.04万吨,比上年增长3.7%,特种水产养殖面积比重超过75%。2005年养殖业现价产值63.22亿元,同比增长5.3%。 年末全市累计通过省级认定的无公害农产品达190个,其中当年新增加23个;通过省级认定的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总面积达188.42万亩。 年末全市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190.54千公顷,比上年增加0.6千公顷;节水灌溉面积53.30千公顷,新增4.53千公顷;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174.45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2.3%。 2005年全市造林面积10267公顷。 三、工业 2005年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106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9.5%。在全部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以下简称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工业企业完成的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3.8%;股份制工业企业完成的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5.8%;外商及港澳台投资工业企业完成的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8.3%;联营、私营等其他经济类型工业企业完成的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9.1%。 全年工业电子、石化、钢铁、汽车和电力五大产业实现产值2957.30亿元,比上年增长33.9%,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72.8%。 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15.43,比上年提高15.7个百分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4027.30亿元,比上年增长31.8%;工业产品产销率达到98.8%,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实现利税365.39亿元,比上年增长7.0%;实现利润196.83亿元,比上年增长0.3%。全年完成新产品产值366.32亿元,比上年增长1.3%,新产品产值率为9.0%。工业产品出****货值867.44亿元,比上年增长61.8%,占工业销售产值的比重为21.6%。在全市474家有出****货值的工业企业中,超过亿元的有64家。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05年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1402.72亿元,比上年增长16.7%。其中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额296.14亿元,比上年增长1.1%。 从产业结构看,第一产业投资4.78亿元,比上年下降18%;第二产业投资586.42亿元,比上年增长21.8%,其中用于工业的投资582.04亿元,比上年增长26.9%;第三产业投资811.52亿元,比上年增长13.6%。 从所有制结构看,国有经济完成投资527.63亿元,比上年增长7.4%;非国有经济完成投资875.09亿元,比上年增长23.2%,其中外商、港澳台经济完成投资220.10亿元,比上年增长9.8%,私营和个体经济完成投资242.87亿元,比上年增长33.5%。私营和个体经济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17.3%,比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 五、交通、邮电和旅游 2005年全市交通运输仓储业及邮政业完成增加值14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9.2%,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及软件业完成增加值4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8.6%。 各种运输方式共完成客运周转量243.80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7.1%;完成货运周转量1543.60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8.0%。客运车辆逐步增加,私人车辆增长迅速。年末民用汽车保有量31.2万辆,增长26.3%,其中本年新注册汽车6万辆,增长13.2%。年末私人汽车保有量18.2万辆,增长44.4%,其中本年新注册汽车3.9万辆。年末私人轿车保有量10.2万辆,增长45.7%,其中本年新注册轿车2.7万辆。 邮电通信业务总量为71.8亿元,比上年增长30.3%;其中,电信业务总量64.6亿元,邮政业务总量7.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2.9%和11.1%。邮电业务收入64.3亿元,比上年增长9.5%;其中,电信业务收入57.7亿元,邮政业务收入6.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0.1%和4.6%。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462万户。无线寻呼业务年内停止运营。全年新增固定电话用户54.3万户,累计达到339.7万户。年末住宅电话用户165.9万户,新增5.8万户。全市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478.9万门。全市宽带用户达43.9万户,比上年末上升77.6%,合计上网时间达1137.5万小时。国际国内特快专递共完成272.6万件,比上年增长0.8%。 旅游总收入379亿元,比上年增长18.4%。全年接待海内外旅游者3307.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5.2%;其中,接待国内游客322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5.0%;接待入境旅游者87.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1.8%。国际旅游创汇5.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3.4%。全年经批准因私出国出境人数达10.6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7.7%。年末全市拥有旅游星级宾馆饭店122家。4A级旅游景点5个。各类旅行社395家,其中从事国际旅游业务的旅行社27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