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青浦区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年末全区汽车拥有量45601辆,比上年增加15597辆,增长52%。其中大型汽车7300辆,小型汽车32775辆,分别比上年增加1486辆和10359辆。小汽车快速进入家庭,年末私人拥有汽车12924辆,比上年增加9711辆,增长302.2%。 房地产业 房地产业迅猛发展,市场成交活跃,房产开发投资创历史新高。全区有开发项目的房地产企业94家114个项目,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66.2亿元,比上年增加31.4亿元,增长90.5%。年内各类商品房施工面积429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96.3%;年内新开工面积241.4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80.7%;房屋竣工面积131.2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53.6%;现房销售面积36.1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7.6%,期房销售面积103.4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32.9%。新城区一批设计理念新颖、结构布局合理、富有现代气息和水乡特色的住宅楼群掀起了新一轮住房消费热潮。 全区全年存量房交易6419套,共59.6万平方米,成交金额23.2亿元;公有住房出售176套,成交金额266.1万元。 二、改革开放 国有企业改革 区属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平稳推进。完成了交运总公司及所属企业、工业总公司及所属企业、三五纸厂等企业改制工作,至此十大区属公司的改制工作已全面完成。积极推进事业单位改制工作,对水务局所属的上海三和水利机械厂实施关闭,职工全部分流安置;撤消了区房地局所属青浦房地产评估担保中心,所有职工自主创业;撤销了人防办所属民防培训中心;完成了对大观园的资产清理和接收。 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事业蓬勃发展,社会保险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至年末全区4611户城镇企事业单位、机关及个体工商户共76614人参加了城镇社会保险;20698名离退休人员实行了社会化发放,社会化发放率达100%。 全区扎实推进小城镇社会保险工作,至年末我区全年参保人员共有93425人,其中有76476名失地农业人员参加了镇保,面上登记参加镇保的单位和个体工商户有1100户,参保人员16949人。 来沪从业人员综合保险年末投保人数为87435人,全年缴纳综合保险金7578万元。 2004年7月上海出台了工伤保险,至年底共受理审核工伤保险27例,其中已签收支付17例,总金额7.3万元。 年内共受理生育保险1772人次,支付生育保险费1418万元。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全年缴费投保人数97183万人,投保率为94%;收取个人保险费3973万元;收取单位保险费6299万元。 年末全区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5992人,比上年末减少559人,全年领取失业救济金1753万元。 国内合作 积极探索国内协作新思路,开创国内协作新局面。年内新增市外在青企业11025户,注册资金86.6亿元,与去年相比分别增加了2.6%和1.1%;其中新增实业型企业237户,注册资金4.2亿元,与去年基本持平;全区累计设立驻外省市办事处84个。 全区累计已吸纳市外在青企业19754户,注册资金232.9亿元,全年实现销售收入323亿元,上缴税金10.7亿元;其中累计实业型企业907户,注册资金24.5亿元;实现销售收入41.4亿元,上缴税金1.15亿元。 吸收外资 吸收外资工作不再片面追求速度,而是更注重项目的效益和质量。年内吸收外资速度趋向平稳,全年全区共引进外资项目185个,吸收合同外资9.8亿元,平均每个新批项目投资947.9万美元;其中增资项目90家,新增合同外资1.8亿美元。全年外资到位资金为4.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6.7%。 对外贸易 在国家调整出口退税政策的新形势下,全区外贸出口企业进一步提升了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改善了出口商品的结构,调整贸易方式,外贸进出口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全年外贸出口总额达25.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5.8%。其中三资企业出口略有下降,内资企业自营出口比上年增长106.2%。从工业支柱产业出口情况看,电子信息类产品出口5.5亿美元,占全区出口总额的21.5%;现代纺织类出口4.6亿美元,占17.9%;精密机电类产品出口7.1亿美元,占27.7%。我区外贸出口国别地区前三位是日本(7.2亿美元,增29.8%)、美国(5.3亿美元,增55.4%)和香港(3.1亿美元,增42.5%)。 全年外贸进口额17.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6.3%。 我区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迈出新步伐。去年又批准2家企业对外投资,目前我区在境外投资企业共有8家。全年经贸出国(境)团组36个,共计151人次。外派劳务(研修)合作工作跃上新台阶。全年外派人数233名,主要工种涉及缝纫、电子装配、机械加工、文具用品制造等。 旅游产业 充分利用我区旅游资源优势,加快发展,全区旅游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全年旅游总收入达9.5亿元,比上年增长18%,旅游接待量达30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8.5%,组织出游人次达15万人,接待境外游客13.5万人次,全区旅游星级饭店客房率50.1%,比上年上升7个百分点。 朱家角古镇旅游以“民俗风情游”为主旋律,以反映水乡人民独有的民俗风情,挖掘民间传统文艺为主题,开设了夜游朱家角古镇、邮品展、茶楼古筝和课植园评弹等一系列节目。上海东方绿舟推出了“素质体验亲子游”活动。上海大观园也以独特的红楼文化,向外界展示魅力红楼。 青浦工业园区开发 青浦工业园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全区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战略,加大投入,进一步完善基础开发和功能配套,重点引进高技术、高投入、高产出、低能耗、无污染项目,形成产业集群和较为完整的产业链。青浦工业园区全年工业固定资产投入23.5亿元,比上年增长48.3%。在全年新吸引的外资项目中70%集中在汽车零部件与精密机械、IT产业和现代纺织新材料产业等主导产业。日本王子制纸、NEC光电、三菱重工等12家世界500强企业纷纷落户工业园区。集中集聚效应进一步呈现,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142亿元,占全区的26.4%,比重又上升了4.4个百分点。 私营经济 年末全区累计注册私营企业47850户,比上年增长38.3%。全区私营企业全年实现销售收入1175亿元,比上年增长35%;交纳税金40.7亿元,增长53.8%。 公共安全 安全预防和管理工作不断强化。全区共发生各类交通事故2241起,比去年同期下降6.5%;死亡人数和物损分别下降6%和16%。全年共发生各类工伤事故88起,比上年减少16起。其中死亡事故18起,死亡22人;重伤事故70起,伤71人;轻伤418起,伤418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