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青浦区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5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绿色青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团结奋进,求真务实、扎实工作,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继续保持持续、协调、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经济结构进一步调整,增长活力进一步增强,各项改革有序推进,城乡建设不断加快,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全面完成了“十五”计划和全年预期目标。 一、经济发展 经济总量 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综合实力继续增强。经初步核算,2005年全区生产总值(GDP)首次突破300亿元大关,达306.2亿元,比上年增长18.3%。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3亿元,下降2.2%;第二产业增加值191.9亿元,增长19.3%,其中工业增加值181.2亿元,增长20.2%;第三产业增加值105亿元,增长18.5%。完成工农业总产值872.2亿元,比上年增长18.9%。 “十五”期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GDP)以年均19.5%的速度增长,经济发展提前一年实现“翻番”目标。 三次产业协调发展。2005年全区三次产业比重为3:62.7:34.3。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下降0.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上升0.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上升0.1个百分点。二、三产业比重稳步上升,表明我区工业化和城市化共同发展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全区财政收入首次突破百亿大关,刷新历史新纪录。2005年全区全口径财政收入达107.6亿元,比上年增长34.4%,其中区地方财政收入52.8亿元,增长31.5%。全年财政支出64.7亿元,比上年增长37.8%。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增幅明显回落。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4.8亿元,比上年增长0.2%,增幅比上年回落22.1个百分点。 按产业投资分,第一产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0.8亿元,比上年减少48.2%;第二产业完成投资56.9亿元,减少17.4%,其中,工业完成投资56.3亿元,减少17.5%;第三产业完成投资97.1亿元,增长15.5%。 按投资主体经济类型分,国有完成投资19.8亿元,占12.8%;民营完成投资99.8亿元,占64.5%;外资完成投资35.2亿元,占22.7%。 农业和水利 农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抗台风、灭虫害、防控禽流感以及畜禽退养取得成效。全年农业总产值为26.1亿元,比上年减少10.5%。完成粮食产量10.1万吨,比上年下降6.2%;油菜籽产量0.55万吨,与上年持平;蔬菜上市57.8万吨,下降4.5%;生猪上市37.4万头,下降22.4%;家禽产量1438.6万羽,下降37%;鲜蛋产量1.3万吨,下降30.6%;牛奶产量0.98万吨,下降6%;水产品产量3.5万吨,下降6.7%。 新增农业合作社25家,累计53家,拥有股东646人。其中3家被推荐给中央财政部作为示范性专业合作社。新注册农产品商标6只,累计52只。 防汛和供水保障到位,遭遇“麦莎”、“卡努”2次台风和4次雷雨大风袭击,紧急转移9300多人。水利工程建设保持良好态势,实施了跃进片、夏阳片(一期)水系整治、西北片(二期)、上达河西段综合整治等。积极开展镇村河道疏浚,全年疏浚河道212条段185公里,完成土方334万方,占市下达冬春水利疏浚计划的133.6%。“一网分片”供水集约化格局初现轮廓,农村自来水管网改造全面完成。 工业 全区工业呈现出规模扩大、结构优化、质量提升的良好态势,对全区经济快速平稳增长贡献突出。全区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800亿大关,达846.1亿元,比上年增长20.2%。从经济类型看,国有集体企业完成总产值83.1亿元,增长4.8%,占总产值9.8%;三资企业完成482.7亿元,增长32.1%,占57.1%;私营企业完成280.3亿元,增长8.1%,占33.1%。 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完成710.3亿元,比上年增长32.1%,高于全区平均增幅11.9个百分点,占全区工业总产值比重由上年的76.4%提高到84%。工业大户作用显著,全区“亿元产值”企业达156户,实现工业产值441.2亿元,比上年增长29.2%,对全区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70.2%。 集中集聚效应显现。现代纺织、精密机械、信息电子和印刷传媒四大支柱产业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360.2亿元,比上年增长24.0%,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50.7%。文体类(休闲)用品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产值68.2亿元,比上年增长21.1%。青浦工业园区及其配套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341.5亿元,比上年增长43.6%,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48.1%。 有序推进淘汰劣势企业。至年末已淘汰劣势企业127户,比上年末增加62户。 建筑业 2005年全区具有三级资质以上在地建筑业企业96家,其中一级资质企业1家,二级资质企业28家,三级资质企业67家。受宏观调控影响,建筑业产值增幅有所回落。全年在地建筑业资质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55.7亿元,比上年增长3.7%,增幅回落15.7个百分点。 金融保险业 全区有各类金融机构12家,证券机构3家。年末全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60.3亿元,贷款余额221.9亿元,分别比上年末增长17.2%和8.8%。其中年末企业存款和贷款余额分别为201.6亿元和171亿元,分别比上年末增长15.2%和5.2%。年末个人消费贷款余额49.6亿元,其中住房按揭贷款余额47.1亿元,分别比上年末增长23.9%和27.9%。 保险业继续快速发展。平安财险、平安人寿、中国财险和中国人寿四大保险公司全年保费收入18235万元,比上年增长21.4%。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6271万元,人身险保费收入11662万元。 国内商业 商业发展步伐加快,港隆广场、百联桥梓湾购物中心及奥特莱斯品牌直销广场等现代商业设施为提升青浦城市形象、增强城市服务功能、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扩大社会就业发挥了积极作用。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0.3亿元,比上年增长16.9%。其中国有和集体商业零售额21.4亿元;私营商业零售额64.7亿元;其他商业零售额14.2亿元。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吃的商品35.9亿元,比上年增长16.7%;穿的商品12.3亿元,增长13.4%;用的商品49.6亿元,增长18.1%;烧的产品2.5亿元,增长14.4%。 邮政、电信及交通运输业 全年区邮政部门邮政业务总量完成6308万元,比上年增长9%。全年函件业务量281万件,下降30%,其中国际函件2万件,特快专递18.8万件,报刊累计份数2276万份,集邮品销售3.5万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