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青浦区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1-06 上海市统计局

至年末,局用交换机实占容量20.7万门,用户小交换机实占容量6467门。本地电话到达数21.5万门,住宅电话到达数15.1万门。ISDN用户到达数1947户,ADSL用户到达数39924户,FTTB用户到达数14311户,PHS用户到达数89510户。电信业务总收入32135万元。

据统计,年末全区汽车拥有量38922辆,其中私人拥有12580辆。大型汽车7029辆,小型汽车30072辆,摩托车1866辆,轻便摩托车10.7万辆。拥有驾驶执照70350人。

房地产业

受宏观调控影响,全区房地产业投资增幅大幅回落。年内新开工面积和期房销售面积大幅减少。年末全区有开发项目的房地产企业99家共111个项目,全年完成房地产业开发投资68.1亿元,增幅由2004年的90.5%回落到2.9%。年内各类商品房施工面积468.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9.2%;年内新开工面积131.4万平方米,比上年减少45.6%;房屋竣工面积179.4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6.7%;现房销售面积45.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5.5%,其中,配套商品房30万平方米;期房销售面积63.2万平方米,比上年减少38.9%。

全年青浦城区多层、高层普通住宅均价4757元/平方米,配套商品房均价1600元/平方米。徐泾、赵巷、朱家角等地区高档别墅均价分别为11142元/平方米、15184元/平方米和9313元/平方米。

二、改革开放

企业改制

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200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意见》要求,结合市委、市府提出的“政企分开、事企分开、管办分离”的改革目标任务,稳步推进委办局管办企业及供销社所属企业改革,出台了《关于委办局管办企业及供销社所属企业深化改革、转换机制的意见》。参加这次改革的有80多家企业,分4批进行,力争在2年内完成。目前,列入第一、第二批的36家企业已基本完成了方案报批、清算审计及资产处置等前期工作,企业改制稳步推进。

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事业健康发展,社会保险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全年共有19431人参加城镇社会保险。至年末全区5351户城镇企事业单位、机关及个体工商户共77403人参加了城镇社会保险。全年征收各类城保社会保险7.7亿元,基金征缴率达99.9%。至年末共有21656名离退休人员实行了社会化发放,社会化发放率100%。

全区扎实推进小城镇社会保险工作。全年小城镇社会保险参保人数45963人,其中,征地人员参保19726人。至年末曾参保人员共有124966人,其中有94658名征地人员参加了小城镇保险。年末小城镇社会保险在保人员66861人,全年征收小城镇社会保险费6.5亿元。依托社区网格化管理,依法为113263名外来从业人员办理了综合保险。

年末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投保人数55364人,累计缴费总人数167276人,投保率95%。全年缴费3952万元,其中,个人缴费1749万元,单位缴费2202万元。

工伤、生育保险有序开展。全年受理审核工伤保险190例,其中已签收支付190例,金额288万元。年内受理生育保险3293人次,支付生育保险费2380万元。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5921人,比上年末减少71人。

国内合作

围绕推动地区经济发展这个中心,努力开创国内协作新局面。全年新增市外在青企业6458户,注册资金56.9亿元。其中新增实业型企业66户,注册资金0.5亿元。至年末,全区累计已吸纳市外在青企业26212户,注册资金289.8亿元。其中,实业型企业973户,注册资金25亿元。

对口帮扶工作继续推进。向云南省绿春、元阳两县提供无偿援助资金300万元,用于援助“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等项目。年内吸收418名绿春劳务人员到青浦务工,帮助贫困群众实现“一人务工,全家脱贫”的愿望。

行政服务

到年末,进驻区行政服务中心的政府职能部门为28个共35个窗口,承担行政审批事项139项。全年各服务窗口共受理办理事项90025件,比上年增长20.1%,平均每个工作日360件。办结和发放各类证照88600件,比上年增长21.5%,平均每个工作日354件。全年共接待102178人次,平均每个工作日接待409人次。

行政投诉中心共收到575件投诉件。现已办结558件,办结率97%。群众满意率79%。

吸收外资

吸收外资坚持“四个聚焦”。全年全区新批准外资项目139个,项目总投资14.2亿美元,合同外资6.3亿美元,比上年减少35.3%。其中,1000万美元以上大项目33家,合同外资4.5亿美元,占70.7%;日、欧、美企业66家,合同外资2.3亿美元,占36.2%。增资项目108家,合同外资2.2亿美元。全年外方到位资金4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1.4%。

至年末,全区实际存在外商投资企业1293家,合同外资42.4亿美元,实到外资26.9亿美元。

对外贸易和交流

全区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据海关统计,全区共有从事外贸出口企业600家,全年实现进出口额50.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7.4%。其中,出口额30.9亿美元,增长20.5%。进口额19.8亿美元,增长14.1%。进出口贸易顺差11.1亿美元。全区外贸出口额前三位是日本(7.6亿美元,增5.6%)、美国(6.5亿美元,增23.3%)和香港(5.1亿美元,增67.2%)。全年经贸出国(境)团组24个151人次。全年外派劳务177名,主要工种为缝纫、电子装配等。

全年政府接待外宾74批967人次。其中,国宾团8批154人次,党宾团8批72人次,参观、考察团54批710人次。

旅游产业

围绕建设“绿色青浦”目标,以“休闲青浦、绿色家园”为主题,充分挖掘旅游资源,进一步拓展旅游功能,全区旅游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全年旅游总收入11.2亿元,比上年增长17.8%,旅游接待量32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5.3%。年末,全区有二星级以上住宿业企业14家,旅行社17家。

青浦工业园区

青浦工业园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确立“大开发才有大引进、大引进促进大发展”的思路,结合重点产业基地的发展布局,高起点、高标准推进新一轮基础设施和功能配套建设。全年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25.3亿元,比上年增长7.7%。完成工业总产值241.3亿元,比上年增长45.3%,占全区工业总产值比重28.5%。完成工业增加值56.6亿元,比上年增长46.8%,占全区工业增加值31%。完成税收14.7亿元,比上年增长67.4%。至年末,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45户,其中,“亿元产值”企业57户。全年吸引外资企业69家,总投资8.2亿美元,到位资金2.3亿美元;引进内资企业17家。2005年新增就业岗位7321人,累计1242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