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青浦区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上海市青浦区统计局 2005年1月20日 2004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开拓奋进,全区经济社会实现持续、协调、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经济结构调整进一步深化,经济增长活力进一步增强;各项改革有序推进,城乡建设不断加快;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 一、经济发展 经济总量 经济发展保持高增长,经济实力继续增强。经初步核算2004年全区实现增加值258.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0.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5亿元,下降8.8%;第二产业增加值160.8亿元,增长20.7%,其中工业增加值150.7亿元,增长18.6%;第三产业增加值88.6亿元,增长23.1%。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比重从上年的4.7:61.8:33.5调整为3.7:62.1:34.2。第三产业的比重首次突破34%,反映出我区城市化步伐不断加快,预示着我区正步入工业化和城市化并举发展的新阶段。 全年完成工农业总产值733.4亿元,比上年增长21%。全区财政收入创历史新纪录,达68.9亿元,比上年增长30.9%,其中区地方财政收入37.4亿元,增长62.2%。全年财政支出47亿元,增长51.3%。其中:社会保障补助支出1.9亿元,增长99.9%;科教文卫事业支出5.8亿元,增长16.1%;公检法司支出1.6亿元,增长24.5%;城市维护费1.6亿元,增长23%。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平稳增长态势,为经济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4.4亿元,比上年增长22.3%。 投融资渠道进一步拓宽,投资总量继续扩大。从产业投资看,第一产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亿元,比上年增长0.9%;第二产业完成投资68.9亿元,增长3.4%;第三产业完成投资84亿元,增长44.4%。第三产业投资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首次突破了50%,达到54.4%。 农业 由于春季的禽流感疫情、农业结构调整以及郊区实施养殖场区域调整和养殖规模调减等因素,致使猪、禽、蛋、奶等传统禽产品产量减少。因此全年农业总产值为29.4亿元,比上年减少2.4%。 全区全年完成粮食产量10.7万吨,比上年增长12.4%;油菜籽产量0.55万吨,比上年下降29.4%;蔬菜上市60.5万吨,增长2.9%;生猪上市48.2万头,比上年下降10.9%;家禽产量2283万羽,下降38.3%;鲜蛋产量19245吨,下降34.4%;牛奶产量10454吨,下降11.4%;水产品产量3.7万吨,下降2.5%。 全区在“抓产业化,抓市场化,抓标准化,抓组织化,抓信息化”的方针指导下,全区目前已有符合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25家,全年无公害产地认证19个,优质产品认证7只,建成了茭白、青虾、草莓、西瓜等8个标准化示范基地,全区已建农业专业合作组织31个,新建了4个农村基层信息服务站。 工业 全区工业生产继续呈现出规模扩大、结构优化、效益提高的态势,对保持全区经济快速平稳增长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全区工业总产值首次跨越700亿元新台阶,达到704亿元,比上年增长22.2%。从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完成总产值3.8亿元,增长169.3,集体企业完成75.5亿元,增长7.5%,三资企业完成365.4亿元,增长40.3%,私营完成259.2亿元,增长6.3%。在发展优势产业、稳定均势产业、淘汰劣势产业的方针指导下,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完成537.7亿元,增长33.8%,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已达76.4%,其中亿元产值企业实现工业产值319.9亿元,对全区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73.8%,成为全区工业增长的主力军。全年工业销售产值688.9元,比上年增长21.9%。 四大支柱产业实现工业产值276亿元,比上年增长32.7%,高于全区工业平均增幅10.5个百分点,其中现代纺织实现产值91.2亿元、生物医药5.4亿元、精密机电138.4亿元和信息电子4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9.3%、78%、33.3%和34%。特色产业——文体(休闲)类用品制造业实现产值47.5亿元,比上年增长35.7%。全年“四主一特”产业实现工业产值305.8亿元,比上年增长32.4%,高于全区平均增幅10.2个百分点,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43.4%,比上年提高3.3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168.1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23.9%,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 全区工业投资继续保持较强的力度,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68.2亿元。淘汰劣势企业工作初战告捷。至年末,已淘汰劣势企业65户。 建筑业 2004年,全区建筑业随着投资力度加大也得到蓬勃发展,工程质量和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全区具有三级资质以上在地建筑业企业94家,其中一级资质企业1家,二级资质企业25家,三级资质企业68家。全年在地建筑业资质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55.7亿元,比上年增长23.8%。 金融保险业 金融业加强服务创新,积极拓宽各类消费贷款项目,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服务功能进一步健全。全区有各类金融机构11家,证券机构3家。全区金融系统认真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进一步改进金融服务,加大金融对经济的支持力度,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年末全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07.6亿元、贷款余额201.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2.7%和23.2%。个人消费贷款余额40.5亿元,其中住房按揭贷款余额36.8亿元。 保险业继续快速发展。四大保险企业全年保费收入13653万元。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6466万元,人身险保费收入6849万元。 国内商业 商业发展步伐加快,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升青浦城市形象、增强城市服务功能、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扩大社会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5.8亿元,比上年增长19.1%,增幅为1998年来最高的一年。其中国有和集体商业零售额19.7亿元;私营商业零售额53.9亿元;其他商业零售额12.2亿元。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吃的商品30.8亿元,比上年增长21.6%;穿的商品10.8亿元,增长18%;用的商品42亿元,增长17.8%;烧的产品2.2亿元,增长14.7%。 我区重点引进专业店、品牌店和规模型商业企业,尤其是世纪联华超市、农工商超市、永乐家电等大型超市取得了骄人的业绩,给我区商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邮政、电信及交通运输业 全年发送国内函件404.5万件,发送国际函件2.3万件,发送报纸2325万份,杂志59.7万份。 电信行业重点发展了小灵通业务和宽带业务,全年投入小灵通业务资金1414万元,小灵通接入设备容量达到125174线,小灵通天线近2000架覆盖整个青浦区,年末小灵通用户达到75712户。年末ADSL端口容量达到39700个,比上年末增长80.51%,LAN端口容量达到20967个,增长20.89%。ADSL用户数达到27299户,增长57.1%,LAN用户数达到11724户,增长72.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