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青浦区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2010-01-06 上海市统计局

教育

全区共有公立教育单位111个,在职教职工6017人,其中教师编制5461人。幼儿园33所,298个班级,在园幼儿10256人。小学24所,601个班级,在校学生23999人。中学28所,其中完全中学1所,高中4所,九年一贯制学校4所,初中19所,在校学生28865人,其中高中有174个班级,学生8567人,初中466个班级,学生20298人。中专、职校3所,128个班级,在校学生5224人。另有特殊学校2所,20个班级,在校学生261人。

教育多元化投入稳步推进。全区已有民办教育单位6家。其中民办小学1所,教职工29人,12个班级,421名学生;民办幼儿园5所,教职工60人,22个班级,495名在园幼儿。

学前教育以“区域性高质量推进0-6岁婴幼儿托幼一体化”课题项目为抓手,为各级各类幼儿园走个性化、特色化发展道路提供方向。义务教育强调了优质均衡发展,加强了基础管理,提高基础质量。高中坚持优质资源的扩大,青浦高级中学的扩建,朱家角中学的迁建,增加了高中阶段的学位,扩大了优质高中的供给总量,教育质量持续攀升。全区高考一次上线率达到81.88%,本科率达到53.04%,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以市场为导向,继续加强中专、职校和成人教育,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结构,提高职成教育的整体水平,2004届职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6.8%,成人教育培训总量达8万多人次(其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21468人次)。

认真贯彻《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市教委等七部门关于切实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意见的通知》。全区有民工子弟学校29所,教职工807人,在校学生20570人,其中小学15284人、初中3045人、学前教育2241人。

文化

全区文化设施建设体现时代特征,区、镇两级文化阵地网络基本形成。新建成的博物馆建筑面积约8800平方米,馆内展示了1200余件青浦文物精品,便于观众认知青浦历史,解读古代上海。

不断拓展社区“为农综合服务站”的功能,立足基层,面向群众,丰富和活跃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年内共新建了7家“为农综合服务站”。年末全区文化阵地达18万平方米,其中区级2万平方米;镇级31.3万平方米。全区公共图书馆总藏书66.7万册,其中区级31.3万册,镇级35.4万册。

围绕“魅力青浦”,结合文化三下乡和文化进社区等一系列活动,在区内开展了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举办“青浦人才艺大赛”、“第一届上海青浦淀山湖文化艺术节”等文化活动,集中体现了文化激活城市,艺术点亮生活的活动宗旨。

年内社会文化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全年共开展群众文化活动412场次,观众人数达45万余人次,做到了文化工作贴近生活,贴近社区,贴近群众。全区共有各类文艺团队187家,培训了社区文化指导员332名。

全区拥有有线共缆调频广播、无线调频广播、有线电视和无线电视四种传输手段。电台日节目播出量14.5小时。青视一套日节目播出量12小时,青视二套日节目播出量7小时。

全区已实现有线电视“村村通”,青浦城区通向各镇站光缆142公里,光节点数385个,放大器8624只,截止2004年底有线电视用户数为10.1万户。

青浦报全年发行25388份,有8篇作品获区县报好新闻奖。

卫生

年末全区拥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82所,其中区卫生局所属机构27所,卫生技术人员2637人,实有床位1731张,全年完成诊疗次数168万人次。

我区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不断完善,网络覆盖率达100%,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90.1%,农民健康档案建档率85%。社区卫生服务得到加强,完成对90岁以上老人的体检1100人次。继续重视计划免疫、艾滋病、麻风病防治工作,积极开展职业、营养、环境相关疾病的防治。做好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及处理,年内共处理食物中毒9起,中毒人数265人,由于处理及时有效,有效地控制了事态的发展。

在支持公立医疗机构发展的同时,积极为多元化办医建立公平竞争的平台,支持社会资金兴办医疗机构,年内新批准民营医院3家,以满足社会不同层次的医疗卫生需求。

体育

体育事业又有新发展。全区新建健身苑(点)25个,大型绿地小型运动场3块,监测站2个,更新健身苑(点)50个,投入资金约250万元。青浦游泳馆建成并向社会开放使用。第五届世界龙舟锦标赛在我区举行,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余名运动员参加了赛事,通过举办“世龙赛”促进了我区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年内全区共举办群众性体育比赛40余次,参加人数达8万余人次,全区体育人口率达到46%。全区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体锻达标施行面达到100%,其中体锻达标及格率91.2%,良好率33.1%,优秀率7.9%。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格率41.3,良好率31.6,优秀率19%。年内共培养龙舟国际裁判员1名,田径一级裁判员2名,赛艇、皮划艇二级裁判员10名。

社会福利与救助

全区共有社会福利机构17家,床位数1037张,入住老人604名。至年底,全区有福利企业255家,安置职工9578人,其中安置残疾职工3860人

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年共发放特困人员实物救助10033人次,共40万元;发放重残无业人员最低生活保障金20783人次,共384万元;发放原支疆回沪“农来农去”人员临时救助金168人次,共3万元;发放帮困粮油供应卡7979人次,共28.6万元,发放“协保”人员生活困难补助金2752人次,共35.9万元;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21502人次共,512万元;发放特困人员医疗救助金1011人次,共367万元。

市慈善基金会青浦办事处帮困救助了特困人员891人,33.6万元;慈善助学627人,40万元;为特困人员发放慈善医疗卡705张,35.2万元;节日助困850户,1.7万元。

六、人民生活

人口

全面完成市政府和市计生委下达的各项指标任务。年末全区户籍人口455689人,当年实际出生3245人,出生率7.22‰,自然增长率0.82‰,计划生育率99.5%。户籍人口老龄化趋势继续上升,年末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18.2%,比上年上升0.9个百分点。

就业

区、镇两级政府大力推动就业工作,努力拓宽就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开展就业培训,鼓励有能力的失业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成立了开业服务社,为全区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提供信息沟通、协助服务、待办服务、推介服务和跟踪服务等方面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