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青浦区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私营经济 私营经济健康发展,对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贡献突出。年末全区注册私营企业59578户,比上年末增长24.5%。全区私营企业全年实现销售收入1326.6亿元,比上年增长25.4%;交纳税金58.5亿元,增长43.7%。 公共安全 安全预防和管理工作不断强化。全区发生各类交通事故1322起,比上年下降41%,死亡人数和物损分别下降25%和59.7%。发生火灾135起,比上年增长7.1%,死亡2人。全年发生各类生产事故1847起,其中死亡事故19起,死亡20人;重伤68起,伤71人。直接经济损失1042万元。 坚持“以监管为中心,监、帮、促相结合”,积极实施流通和消费环节食品安全的市场监管和药品监管,确保全区人民饮食和用药安全。全年受理卫生许可2710份,批准新证1822户、变更227户,化妆品复核6户,初审1户,换发食品卫生许可证3878户。全年完成食品抽检1841件,快速检测2730件。抽检药品、医疗器械、药品包装材料772批次,监督检查134次,收缴各类假劣药品、医疗器械300余个品种。 三、城镇建设和管理 实事工程和重大项目 完成区政府实事工程9项。新增就业岗位32195个;改造农村自来水管网50个村;改造农村危桥359座;完成城镇旧住房平改坡改造37万平方米;建成民乐佳苑二期、顺驰蓝湾菜场;新建社区小型健身运动场3个并改造区体育中心;创建市一级(练塘)卫生镇和市级卫生村22个;建成华新镇、香花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社区服务中心11个。 重大项目推进有力。全年重大项目共36项,其中沪青平高速公路西段前期、东北片天然气管网等14个项目已竣工。淀山湖大道、生活垃圾处置工厂等15个项目处在建阶段。 根据市政府《上海市无障碍设施建设和使用办法》要求,从2003年开始,连续三年开展无障碍设施改造工程,完成率已达到创建要求。到年末,三年共投入无障碍设施改造经费1700余万元。 新城区建设 新城区建设进展顺利。全年共有近20个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0.5亿元。行政学院、北箐园绿地、同三国道等项目已如期竣工交付。宜达新居、浩泽家园配套商品房基地、小西门改造等在建项目正按节点目标全力推进。淀山湖大道已开工建设。 全年启动3690亩土地的收购储备工作,其中取得土地批复地块8块共916亩。动迁工作不断深入,完成率89%。 公用事业 年末全区拥有水厂14家,综合生产能力33.5万吨/日,全年供水总量11949.9万吨。城乡自来水普及率100%,城镇人均生活用水量182升/日,农村人均生活用水量140升/日。煤气管道长度345公里。全年煤气供气总量1600万立方米,用气户数46896户。液化石油气供气总量9252.2吨。煤气和液化气普及率97%。 至年末,全区公路总里程达965.4公里。按等级分,一级公路13.3公里,二级公路305.1公里。按干线、区乡道分,市道48.8公里,区道126.7公里。按路面标准分,水泥砼572.6公里,沥青及贯入式212.4公里。 全区拥有变电站110KV有3座/6台,容量378兆伏安;35KV有24座/49台,容量933兆伏安;高压线110KV7条/69.14公里,35KV65条371.5公里,10KV269条/1779.9公里。低压线0.38KV架空线4248条/4497.2公里,低压线0.38KV电缆15728根/1248.1公里。配电变压器杆变4248台,容量899.1兆伏安;箱变444台,容量348兆伏安;公用站203座,351台,容量180兆伏安。 全年用电量31.2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5.5%。其中工业用电23.3亿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4.2%,占74.7%;城乡居民生活用电2.9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7.5%。 环境保护和治理 顺利完成“第二轮环保和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任务,并取得明显成效。建成金泽和西岑两座污水处理厂,完成了朱家角古镇区和老镇区污水管网铺设。至年末,全区新增污水处理能力9万吨/天,污水收集量增加7.7万吨/天,污水收集管网长度达181.9公里,覆盖面积117.5平方公里。城镇污水处理率提高到60%。进一步加强镇村级河道的疏浚整治。整治取消淀山湖网箱养鱼3065亩,关闭了黄浦江上游水源保护区畜禽场16家。强化环境监督管理,坚持打击违法排污企业,对4家污染严重、群众反映强烈的企业实行了限期治理。整治企业排污口16家。明确否决了不符合产业导向、可能带来严重污染的建设项目20只。在夏阳、盈浦街道创建了7个安静居住小区。全区扬尘污染降低到5.4吨/平方公里/月,改善率为49.2%。生活垃圾密闭运输率达93%。空气环境质量优良率89.1%。 绿化 绿化建设力度加大。全区园林绿化覆盖总面积5301.5万平方米,园林绿地总面积5261.9万平方米,其中公共绿地面积396.2万平方米,生产绿地面积3574.9万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7.2平方米,绿化覆盖率48.2%,绿地率47.8%。其中,青浦城区绿化覆盖面积393.3万平方米,绿地总面积371.9万平方米。 全年青浦城区新增公共绿地面积20.9万平方米,青浦城区绿化覆盖率为29.1%,城区绿地率27.6%,城区人均公共绿地为13.4平方米。森林覆盖率19.7%。 现代信息 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应用范围继续扩展,建立了相应保障措施并逐步完善。全年主动公开信息2410条,主动网上发布2410条,全电子化100%。加强区公务网管理,确保各部门应用系统在该平台上顺利运行。完成了区直机关大院外46家单位的公务网接入工作及区政务外网的二期建设。区统一办公自动化系统安装了65家单位,使用条线推广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有5家单位。“上海青浦”主网站发布各类信息近7100条,共有72.5万人次浏览了各种信息。 四、社会事业 科技与人才 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区”战略。制定了《中共青浦区委、青浦区人民政府科教兴区的实施意见》。继续扶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8家,认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40项。有11个项目被市科委列入首批当年上海市创新资金(市区联动)项目,有3个项目被国家科技部列入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有2个项目被列入市创新资金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制定了《青浦区知识产权战略推进计划(2006-2010年)》,区专利申请量1291件,全区有市专利试点企业11家。有11个项目被列入市级重点新产品计划支持项目,有2个项目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新产品项目。 努力营造青浦开放、宽松的人文氛围和聚才、用才的良好环境,形式多样的人才交流活动成效显著。年内举办人才招聘会17场,有390家单位393个摊位进场设摊招聘,提供各类专业技术和管理岗位5044个,进场应聘总人数21120人次,达成初步意向5607人次,占26.5%。开辟了网上招聘、委托招聘、人才信息登记等渠道,为用人单位和求职人员搭建双向交流的平台,发挥市场在人才配置中的主渠道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