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松江区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2010-01-06 上海市统计局

表4卫生机构情况

指标 单位 绝对值 比上年增长%

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数

个 27 3.9

#医院 所 7 16.7

社区服务中心 所 14 平

民办医疗机构 个 27 平

#医院 所 5 平

门诊部 所 22 平

卫生技术人员 人 3074 10.7

#执业医师 人 1352 13.5

注册护士 人 1116 1.4

全民健身、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加快发展。全年共承办、举办国际大赛5次,全国比赛5次,市级比赛6次,区级比赛19次。成功举办了区第三届运动会、“汇丰银行杯”国际高尔夫冠军赛,承办了2007年世界特奥会中的足球和高尔夫球两个项目,承办了田径黄金大奖赛等一系列重大体育赛事。群众体育不断向下渗透,至年末,我区及各镇、街道、园区共组织、举办各类群众性体育竞赛和活动255次,参加人数达9.8万人次。体育设施不断完善。全年新建2个社区公共运动场、2个健身苑、25个健身点。至年末,全区共建有249个健身点、17个健身苑、7个社区公共运动场。年内参加市级比赛的运动员有950人次,获金牌50枚、银牌60枚、铜牌55枚。

十三、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至年末,全区共有户籍人口542711人,比上年增长2%,其中非农人口422377人,增长9%。全年出生人口4028人,出生率7.49‰,死亡人口3394人,死亡率6.32‰,人口自然增长率1.17‰。

优化创业环境,积极促进就业。全区新增就业岗位46127个,完成指标的155.8%;城镇登记失业控制数6369人,控制率为99.2%;青年职业见习968人,完成指标的161.3%。新增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666户,新增岗位2637个。非农就业13527人,完成指标的135.3%,其中南劳北上2684人,完成指标的134.2%。安置“双困人员”64名,纯农户654人,镇保对象未就业人员就业2120人,安置率均为100%。大力推进职业培训,完成订单式培训3963人,完成全年指标任务的198.2%,培训后上岗率为100%。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持续稳步增长。城镇居民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9154元,增长11.4%;农村居民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0367元,增长10.5%。全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1480元,比上年增长14.5%,其中服务性消费支出2541元,增长4.5%;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7797元,增长11.1%,其中服务性消费支出2167元,增长3.8%。至年末,城乡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不断增加(见表5)。

表5农村每百户耐用消费品拥有量

名称 单位 2007年 2006年

电 冰 箱 台 97 96

空调 台 92 87

摩 托 车 辆 96 119

电 话 机 门 104 115

移动电话 部 157 152

彩电 台 176 165

家用电脑 台 31 25

洗 衣 机 台 91 89

注:根据千户抽样调查结果显示。

居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改善。全年完成旧房综合整治40万平方米;享受廉租房政策的家庭达到102户。至年末,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32.5平方米,比上年末增加0.7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58.8平方米,增加1.1平方米。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制定了关于城镇原乡镇企业退休无保障人员退养金补贴办法,使369名原城镇老职工养老得到保障。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投保人数33905人,投保率为99.45%。18641名市级水源涵养林涉地人员镇保得到落实。建立农保基金财政投入和退养金合理增长机制,退养金标准由上年的每月115元提高到156元。原征地养老人员养老金由上年的每月430元提高到470元。加大外来从业人员综合保险征缴力度,综合保险月均参保人数35.03万人,完成市下达指标的127.1%。

进一步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10.44万人,投保率100%,比上年提高1.52个百分点,农民社会医疗保障率100%。至年末,共有10.44万余名农民参加了“大病互助资金”,比上年下降15.7%。

救济、救助工作力度继续加大。全年发放城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1650万元,发放失业保险金1726万元,发放各类帮困救助资金达3128万元,募集各类慈善基金2481万元。全年办理医疗补助和救助540万元、教育救助238万元。

加快养老服务发展。完成420张新增养老床位和1家日间服务站建设。至年末,全区共有养老机构20所,养老床位数3204张,人数2160人,标准化老年活动室179家。

十四、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土地利用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全年调整劣势企业108家,调整出土地1535.8亩。盘活闲置土地1525.6亩,标准厂房备案107.26万平方米。全年新批建设用地160公顷,其中,新批住宅用地26公顷,新批工业仓储用地75公顷。

环境建设和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全年用于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19.68亿元,比上年增长20.9%。污染物总量控制力度加大,全年化学需氧量削减7.7%,二氧化硫排放量控制在市政府下达的总量指标之内。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30天,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0.4%。加大拆违力度,全年拆除违法建筑面积达125.8万平方米。固体废弃物综合处置场工程启动建设。加强河道整治,水生态、水环境景观效应有了新提高,至年末,全区完成镇村级河道治理377条(段)、421.48公里,其中,完成黑臭河道整治51条(段)、80.11公里。第三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推进,松东污水厂二期工程投入运行,松江污水处理厂三期、新浜污水处理系统等工程基本建成。至年末,全区已完成443公里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完成1583家单位的雨污分流改造污水纳管工作。全区污水处理量达22.3万吨/日,比上年末增加4.5万吨/日;污水设施利用率超过90%,全区污水处理率达到66%,城区污水处理率达到86%。

绿化建设进一步加强。全年新建绿地面积27.85万平方米。至年末,全区已建成绿地面积1417.83万平方米,城区绿化覆盖率为33.2%。

安全生产事故下降。全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28起,比上年减少3起,死亡29人,比上年减少2人。全年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218起,造成111人死亡、189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122.77万元。全年共发生火灾事故235起,造成7人死亡、8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149万元。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产业布局、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资源和环境约束越来越紧;节能减排的形势还不容乐观;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公共服务能力还跟不上群众的需求;农民持续增收、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依然较大。

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