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松江区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继续多渠道开拓海外劳务市场。年内与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国际劳务合作关系,派出劳务人员80人,合同金额204万美元。 私营经济区 私营经济区招商引资势头良好,并向科技型、规模型招商方向发展。全区有私营经济区28个,年内新注册企业6301家,年末实有注册私营企业24570户,注册资本181.48亿元,全年实现营业或销售收入470.01亿元,增长12.7%,纳税11.94亿元,增长50.5%,创历史新高,占全区财政收入42.6%。私营经济区中有商业企业17467户,占71.1%;工业企业4315户,占17.6%;社会服务业1631户,占6.6%;建筑业351户,占1.4%;其他行业806户,占3.3%。 新城和五区建设 松江新城建设正有序推进。年初撤消了松江镇、仓桥镇、茸北镇和新城区建制,建立了岳阳、永丰、方松和中山四个街道,形成了松江城区新的管理机制,为新城建设打下了基础。位于方松街道,占地4600亩的松江大学城按照“一次规划,分期实施”的要求进行建设,校区内经一、二、三路,纬一、二路和学生街如期完工。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和立信会计高等专科学校校区和生活区17.77万平方米建筑已竣工验收,于10月份接纳了第一批大学生,在校学生4000余人。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图书馆和法院已建成并交付使用。区行政中心主楼和辅楼结构已经封顶。7万平方米的市民广场已完成土方管线和部分植树任务。中央绿化带二期等绿化工程完成,绿化面积44万平方米。轻轨申松线项目已纳入上海市“十五”计划,松江客运中心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将近尾声。老城改造扎实推进,新建的庙前街、长桥街已竣工开街,荣乐西路、玉树路、乐都西路延伸和谷阳南路、方塔路、北内路等7条城区道路改造整治工作基本完成。一水厂改造和二水厂扩建顺利竣工。方塔园、科技馆、博物馆三位一体改造工程已经完成。开辟了残疾人无障碍通道174个,完成了59幢住宅13万平方米的“平改坡”工程,为2400户住户提高了居住质量。中山中路西段改造完成了全部拆迁任务,部分新建筑已经建成封顶。 松江工业区开发建设档次提高,集聚效应明显。一期工程完成了道路、自来水、绿化等环境改造工程,二期东扩工程已经启动。全年批租土地83.5公顷,其中工业用地82.0公顷,占全松江工业用地批租总面积的25.5%,出租标准厂房4.7万平方米,引进外资项目16个,总投资3.11亿美元,相当于全松江同年批准外资项目总投资的28.6%。年末止,进入松江工业区的国际著名跨国公司有47家,其中列入世界500强的国际知名企业有28家。形成了以信息产业、新型建材、食品加工、精细化工和生物医药为支柱的产业群体。区域内已生产企业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23亿元。松江出口加工区一期工程1.98平方公里的规划面积已开发完毕。路、水、电、通讯等设施健全,监控系统进一步加强,累计完成投资4.97亿元。占地2平方公里的2期工程也已启动。已批准落户投资项目20个,计划总投资3.29亿美元。年内批租土地75.0公顷,占全区工业用地批租总面积23.4%。台湾广达电脑集团投资10亿美元在出口加工区创办广达电脑城。年内,上海达丰电脑有限公司等4家已投产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0.5亿元。 佘山度假区不断加大拓展力度,努力推进环境建设和项目招商。拆除了有碍观赏建筑2万余平方米以及项目开发用地建筑物3.5万余平方米。完成了月湖3.9公里林荫大道、环湖绿化带和小佘山景点等项目建设。完成了天马山、小昆山景区防火设施等改造工程。高尔夫球场、度假村和高档住宅等项目已完成前期准备工作。旅游节庆期间出现了多年罕见的人头攒动、车水马龙景象,产生了较大的轰动效应。 大昆工业园区发展态势良好。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完成了A区“三横二纵”白色路面道路建设及管线配套,达到了“六通一平”的要求,新建标准厂房2万余平方米。年内引进工业项目28个,计划总投资折合人民币3.1亿元,其中外资项目6个。年内新增工业用地81.5公顷。 五厍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进一步加强。农业项目开发呈现良好态势,上海交大的出口蔬菜加工项目、上海万谷动物营养科技有限公司的种猪饲养项目、上海毕晨化妆品有限公司的芦荟种植基地等7个具有较高科技含量的项目已正常运转,葡萄园基地和中科院的良枣推广基地进一步扩大了种植规模,上海水利示范项目也已落户园区。年内新增钢管大棚800多套,进一步改善了生产环境,增强了抗风险能力。引进的20多个瓜果蔬菜新品种,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和农户收益。示范区内“万亩亿元”工程已经实质性启动。 三、社会事业 科技及质量监督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上海松江高新技术园区和上海松江高科技园区集聚效应显现。全区有科技人员22400人,比上年增长1.8%。年内,有23个项目列入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列入国家和市科委批准创新基金项目7项,列入上海市科技产业化计划15项。4家企业被认定为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年末止,已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6家。区专利管理办公室受理专利申请204项,比上年增长44.7%,年末止累计拥有专利项目102项,比上年增长50%。认定技术登记合同14项,技术交易额1462万元,比上年增长2.13倍。加大了质量监督综合管理和依法监督的力度。全年抽查产品38种,商品11种,食品、饲料产品标识62种,检定各种计量器具24143台(件)。53户企业获得了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 教育 教育事业又有新发展。为适应建设松江人才培养基地的需要,加快教育体制和机制创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学校后勤社会化。年内,完成了松江二中教育集团、松江职业教育集团和松江成人教育集团的组建,九峰实验学校试行了股份制办学模式。德育教育进一步加强,立足课堂教育改革,积极推进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素质教育扎实开展。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又有加强,年内翻扩建教学用房2.6万平方米,完成大修项目37只,完成了农村学校计算机等专项设备配备。全年用于教育的投资达6600多万元。九峰中学实验楼、大江职校高职楼及四幢学生公寓和塑胶跑道均已完工。区教育局24个直属单位完成了宽带网络建设,实现了校校通。71所学校近4万师生实行了统一配菜,实现了学校后勤社会化。全区有区辖中专1所,在校学生1061人,比上年减少28.3%。中学32所,在校学生29270人,增长7.0%,其中高中生7557人,增长10.4%。小学23所,比上年减少3所,在校学生30998人,减少5.3%,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幼儿园30所,在园儿童9828人,幼儿入园率96.3%。辅读学校1所,在校学生74人。职校2所,职校附设点1个,在校学生2251人,比上年减少8.5%。成人教育深入开展,接受本科学历教育的587人,大专学历教育的6947人,专业技术教育1.52万人次,计算机等级培训8908人次,通用外语水平考试培训1918人次,总培训量达14.7万人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