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松江区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2010-01-06 上海市统计局

文化

文化、新闻、广播和电视事业蓬勃发展。松江图书新馆已经建成并向社会开放,完成了区文化馆扩建工程以及泗泾电影院的开发性改造。年内,组织了10项建县1250周年庆典活动,8项传统节庆主题文化活动,创作并巡回演出沪剧大戏一台,举办各类艺术展览14期,征集特色文献2600册。完成了方塔、天妃宫维修和李塔、秀道者塔维护及唐经幢环境绿化美化任务。至年末,全区有影剧院9座,文化馆、站17个;公共图书馆、站15个,藏书53.7万册,全年接待读者17.9万人次;全年放映电影1343场次,观众14.73万人次;演出戏剧778场次,观众26.1万人次。全区19个录像放映点放映录像4626场次,观众9.81万人次。完成了松江新城有线电视开发和五个镇80个行政村“村村通”电视网络建设工程。电视每周平均播放40小时02分,全年播放电视画面新闻2560条,口播新闻4550条,全区有有线电视站19个,有线电视用户8.28万户。区广播电台每日平均播放13小时55分。全年出版《松江报》104期,发行225.68万份。

卫生

医保、医药与卫生管理创立新机制,医疗服务体系和疾病预防控制体系进一步完善。完成了12所镇卫生院撤并工作,实现了方塔中医医院与上海曙光医院合作,成立了曙光医院松江分院。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入迁新城区的准备工作顺利进行,中心医院改扩建项目已完成动迁任务。医疗保险制度、医疗管理体制和医疗卫生体制“三医”联动改革取得一定成效,成立了区医疗保险事务中心,健全了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成立了上海药品监督管理局松江分局,健全了医药管理新体制;完善了医疗卫生体制和内部运行机制。卫生监督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大,药品监督管理工作继续得到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又有新的进步,医疗保健任务全面完成。90%的镇、街道达到了镇村卫生机构一体化标准。社区卫生服务得到加强,岳阳街道、方松街道和松江工业区创建市一级卫生街道基本达标。至年末,全区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0个,其中医院25所;卫生技术人员2703人,其中医生1227人,护师、士和助产士1013人;拥有病床3079张。全区有农村合作医疗管理所23个,村医生和卫生员461人,社区示范性卫生服务中心2所,全年完成医疗设备投资1676万元,比上年增长20.8%;完成基本建设投资1509万元,增长1.15倍。

体育

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精心组织了市民健身日、全民健身周、全民健身节和松江区第一届健身大会。年内组织了17项区级比赛,参赛运动员达7000余人,9次破区纪录。本年新建健身点33个,年末止共有健身点91个,建有市民体质测试站5个。年内参加市级赛的运动员有600余人次,获金牌20枚、银牌19枚、铜牌13枚。成功承办了全国男女排球联赛、全国汽车拉力赛、中远汇丽——哈萨克斯坦足球赛、四国女子排球赛、“奥林匹克花园杯”国际竞走大奖赛、中美“散打王”争霸赛等六项27场次国家级、国际级的比赛和二次市级赛。

四、人民生活

人口

全区年末户籍人口497920人,全年出生人口3202人,出生率6.43‰,死亡人口3412人,死亡率6.85‰,自然增长率-0.42‰。

城镇就业

建立完善就业岗位的政府责任体系,拓宽就业渠道,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全部撤消了再就业服务中心,在全市率先实现了下岗与失业并轨。加强失业培训,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努力做好职业介绍工作,年内净增了12787个就业岗位。全区已发展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155户,开发“4050”项目12只,安置就业困难人员2557人。全区年末有城镇职工67611人,比上年增长16.7%,其中,国有单位职工23756人,集体所有制单位职工10526人,其他所有制单位职工33329人。城镇登记失业人数2210人,登记失业率2.7%,低于市控制指标0.8个百分点。为失业职工提供失业救济55773人次,全年培训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1018人。

城乡居民收入、储蓄和居住水平

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住宅建设持续发展。全区职工年平均工资17115元,比上年增长8.1%;农民年人均收入5556元,增长6.0%。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继续增长,年末居民储蓄余额70.64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0.5%。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20.1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50.1平方米。

五、城市建设

市政工程建设

重点工程建设有序推进。年内荣乐西路、玉树路贯通工程、乐都西路延伸工程、北内路改造工程已全部完成,累计投资9705万元。中山中路西段改造工程的路南工程完成了主体结构工程施工。完成了佘山度假区凤凰山、横山、小昆山、西佘山、小佘山、钟贾山森林防火设施工程,投资达1000万元。占地316.39亩、填埋总量135.6万立方米、日处理垃圾400吨的生活垃圾、市政污泥卫生填埋一期工程已竣工投入使用。10个镇的居委会和7个镇、街道的167个村建立了生活垃圾收集处理系统。4个畜禽场粪便治理工程已全部竣工。一水厂改建工程、二水厂二期扩建工程已全部完成,并达到日供水能力26万吨。

公用事业

客运能力不断提高,公用事业服务进一步改善。年末全区共有公交线路36条,比上年增加3条;有公交运营车辆255辆,比上年增加28辆。全年客运总量259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2.5%。全区有自来水厂20家,全年售水量7709万吨,比上年增长6.8%;其中生活用水3429万吨,增长6.3%。全年城乡居民生活用电1.63亿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38.3%,以户籍人数计算的人均用电量327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37.4%。全年新增家庭煤气、液化气用户20099户,年底共拥有新老用户18.13万户,比上年增长12.5%。全区全年供应液化气2.88万吨,比上年下降4.4%;供应煤气1123.1万立方米,增长56.1%。

六、环境保护及城市绿化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能力进一步提高。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9个,总投资5579万元。污水日处理外排量5.6万吨。建成尘烟控制区和噪声达标区各16.96平方公里。河道垃圾治理1070条(段),1667公里。

加强了公共绿地建设,城市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新建公共绿地47.19万平方米,其中3000平方米以上绿地9块。城镇绿化覆盖率21.27%。至年末,全区已建成绿地面积412.04万平方米。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思想上措施上还不适应我国已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缓解社会就业压力的任务依然较重;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上还需继续努力;城市管理和环境整治力度还需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