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闵行区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5)
居民收入和储蓄 随着全区综合经济实力的增强,城乡居民收入继续提高。2005年,全区城镇职工年均工资25900元,比上年增长10.6%。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9260元,比上年增长10.8%。 城乡居民储蓄继续增加。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98.0亿元,比上年增长25.0%。 居民住宅 居民居住环境和条件继续得到改善,新建住宅的总体质量不断提高。2005年,有10个住宅小区被评为上海市“四高”优秀小区,建筑面积达141.3万平方米。旧小区综合整治力度加强,全年完成“平改坡”工程318幢,建筑面积达76.8万平方米;“平改坡”综合改造219幢,建筑面积62.9万平方米;综合整治311幢,建筑面积88.1万平方米。全年“平改坡”综合改造、综合整治实事项目总投资1.9亿元,受益居民有35856户。至年末,全区人均居住面积达到21.2平方米,高于全市平均值达6.4平方米。 六、城市建设 基础设施 2005年完成了纪鹤路、东川东路、华宁路二期、三鲁路二期、元江路东段、莘朱路下立交、北松公路、昆阳北路等一批新改建道路工程;完成了蒲汇塘二期河道的整治工程;年内还新开了三鲁路、华漕镇骨干河道、沈庄塘一期、俞塘、春申塘、新泾港应急段等一批河道治理工程。 完成无障碍设施三年规划改建任务,通过市无障碍设施优胜创建的验收;争取市专线资金1150万元,实施了沪闵路/水清路、沪闵路(莘建路—莘松路)等多处“排堵保畅”改造工程;完成七莘路道路改建任务,协调落实了沪闵路(二期)地面道路、龙茗路等22条总里程38公里的“三不管”路段的整改与交接工作;解决了A20闵行区段跨线桥失管失养等问题。 完成了北吴路吴家浜等3座桥梁改建以及16公里道路改造等27项大中修项目工程,全区城市道路综合完好率达91.2%,人行道完好率达94%,公路干线完好率达96.5%。 新增环卫作业车62辆,新建垃圾压缩站10座,新改建公厕44座,完成了114座垃圾间给排水改造任务;建成了市容环卫GPS监控系统。 公用事业 公用事业网络和设施不断完善。区内共有公交线路185条,其中途经的线路159条,日均客流量128万多人次。年内延伸了957路、诸华线、川浦线、申闵线等16条公交线路的走向,方便了20多万市民出行;投入600多万元资金,建成了元江路、沪杭高速南浦道路等6处公交始末站;在莘西路、华翔路新建了48座公交候车亭,全面更新了区内城市化地区的次干道及支路的公交站杆、站牌。调整了953路、803路、91路、莘荷线、莘纪线、莘松线、沧石线、申闵线、闵红线、闵马线、莘松专线、莘仙专线、莘吴专线等多条线路。2005年,自来水售水量约2.7亿立方米,其中生活用水约1.5亿立方米。全年售电量119.4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8.6%;完成电网改造投资6.3亿元,生产用电投资2.2亿元,生活用电投资5.7亿元;新装工业用户数484户,新装商业用户数1263户。全区共有家庭燃气用户68.66万户,比上年增加4.68万户。其中,天然气用户40.55万户,比上年增加17.72万户;人工煤气用户2.51万户,比上年减少14.09万户;液化石油气用户25.60万户,比上年增加1.05万户。至年底已完成天然气转换94.2%,基本实现全区管道燃气用户全天然气化。全区居民家庭气化率为100%。 七、城市环境 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 第二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中的59个项目,除莘庄污水厂技改项目正在加紧建设之外,其余均已完成。 全面实施污水截流纳管工作,建立了覆盖全区的吴闵北排、春元昆、中北片地区和浦东地区等四大污水管网系统和20多个污水提升泵站,污水总管及支管长度达600多公里,全区的污水收集处理率已达72.0%。组织实施了三鲁河、盐仓浦、蟠龙港、沈庄塘、春申塘和俞塘等6条区管骨干河道的综合治理工程,新建护岸17.2公里,疏浚土方71.04万方。完成了区政府实事项目城市化地区21条河道整治工程,整治长度23.36公里。完成了创新河、三桥港、五桥港等7条段断头浜的水系沟通工程建设,沟通长度2.8公里。 空气质量保持在一、二级水平,空气污染指数API≤100的天数占全年89.0%,环境空气质量达到二级空气质量标准。全区区域环境噪声达到二类区标准。 工业各项污染物排放达到上海市下达的“十五”总量控制目标。全年共对228起违法行为作出行政处罚,处罚金额462.86万元。全年累计有8家企业实施限期治理,1家企业被责令停业,1家企业被责令搬迁。完成10台高污染燃料锅炉清洁能源替代工作,年削减高污染燃料用量8200吨,改造经费1000多万元。七宝镇创建市级基本无燃煤镇已通过市级验收。 一大批能耗、水耗、物耗高,污染重的企业被逐步淘汰关闭,企业逐步向工业园区集中。莘庄工业区、吴泾工业区试点开展“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工作;累计全区已有168家企事业单位通过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9家大中型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循环经济初显成效。 截至年底已创建国家级“绿色小区”1个、上海市“绿色小区”4个、上海市“安静小区”6个、国家级“绿色学校”1所、上海市“绿色学校”4所、闵行区“环境保护信得过企业”14家、区级“环境优美村”19个、区级“绿色学校”30所、区级“绿色小区”189个,广泛开展“绿色饭店”、“绿色商场”、“绿色宾馆”、“绿色商业街”、“绿色医院”等创建活动。 城市绿化 全面推进绿化建设和管理,完善绿地社会服务功能。年内,完成了春申塘、龙茗路广场2块集休闲、生态、健身为一体的大型公共绿地,同时完成元江路、昆阳路、三鲁路等道路绿化建设,进一步推进了闵行500米公共绿地服务半径建设。全年共新辟各类绿地248公顷,其中公共绿地110公顷,居住区绿地124公顷,单位附属绿地14公顷。同时以创建为抓手,加大对公园绿地改造力度。完成七莘路等30公顷公共绿地改造、16条道路29139株行道树整治和闵行体育公园、吴泾公园等公园的改造工作,进一步完善公园绿地社会服务功能。 2005年新创市园林式小区15个、市级绿化合格单位8个,区级花园单位14个、区级园林式小区55个,原花园单位、园林式小区保存率达100%;莘庄公园、闵行体育公园成功创建成上海市“五星级”公园,红园、古藤园创建成上海市文明公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