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长宁区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1-06 上海市统计局

五、交通和旅游

虹桥机场全年起降航班18.7万架次,比上年增长5.3%,占全市两大机场起降航班总量的42.5%;国内进出港旅客达到2244.37万人次,增长16.1%,占全市国内航线进出港旅客总量的66.6%。货物吞吐量38.99万吨,增长7.2%。

至年末,全区国内旅行社61家,国际旅行社7家;全年组团人数188.1万人次,增长54.7%;接待人数138.2万人次,增长26.0%;营业收入51.8亿元,增长66.4%。

图3 旅游接待人次和增长

 

全区星级宾馆28家,其中,五星级和四星级宾馆各6家。区44家宾馆(饭店),全年营业收入26.2亿元,下降3.8%;接待人数141.9万人次,下降13.2%。

全区展览馆3家,展馆总面积4.0万平方米;全区举办以机械、能源和服饰类为主要类型的各类展览171个。

六、城市基础设施和房地产业

经济载体建设有序推进。新开工项目20个、面积73万平方米;在建项目15个、面积80万平方米;竣工项目19个、面积41万平方米。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工程(一期)完成交地任务;拆平基地25幅,动迁单位145家;威宁路桥(长宁路-天山路)道路辟建前期动迁完成;春光坊路工程竣工;原上粮十库等3个地块、共395亩土地完成收购储备。

完成天山路四座车站涉及区段约2.26公里地面道路恢复工程;地铁车站部分以外的约4.08公里市政道路改建工程完成批复;双流路71路终点站设施建设交付使用。道路大中修5条,整治16条小市政道路,排堵保畅13处工程,整治人行道板10.67万平方米。

苏州河三期防汛墙配套工程(江苏路—哈密路)正式开工;临空园区纵泾港泵闸工程竣工;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动迁基地水系调整,南块水系调整工程竣工。完成哈密路(王满泗桥—公安学校)、龙溪路(虹桥路—青溪路)积水点改造。

核发商品房预售许可证25张;区房产交易中心累计成交面积166.14万平方米,成交套数1.6万套,成交金额278.10亿元;房地产业税收32.4亿元。

区批建设用地34件,土地面积49.01万平方米;市批建设用地征询项目17件,土地面积169.83万平方米;土地竣工结案47件,土地面积54.82万平方米;签订土地出让合同75件,土地出让金收缴率100%。

全年住宅施工面积310.4万平方米,其中,竣工面积72.5万平方米。完成50幢、15万平方米平改坡建设;实施平改坡综合改造3个,竣工2个,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

拆迁居民1796户;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1.7平方米;廉租住房制度受益面进一步扩大,累计租金配租2306户,实物配租20户。

图4 人均公共绿地与住房建筑面积

 

七、教育和科学技术

2007学年,全区幼儿园41所(教育部门办33所),在园儿童1.05万人(教育部门办0.68万人),比上年减少0.9%;小学26所,在校学生1.89万人,减少2.6%;中学29所,在校学生2.51万人,减少13.2%,其中,普通高中在校学生0.94万人,减少24.2%;职校1所,在校学生0.19万人,减少24.0%;成人教育学院1所,在校学生0.16万人,增加14.3%;学龄儿童入学率100%,高中阶段升学率97.1% ,应届高中毕业生高考上线率96.9%。全区中小学体质健康标准达标率88.0%。

表2    各类学校数、在校学生数与同比

 

新增市认定软件企业23家;新增市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4家。获得市认定科技小巨人培育企业增至11家,获得国家创新基金资助项目9个,获得市区联动创新资金资助项目16个。通过市认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28个,通过市认定技术开发、技术转让合同337份,成交金额9.9亿元。申请专利1960件,其中,发明专利947件,占专利申请总量的48.3%。

通过全国科技进步城区考核,荣获“全国科普示范城区”称号。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5个,市级15个;市级科普示范社区2个;市级科普示范工业企业2个;市级科技教育特色示范学校2所;上海市科普旅游点1个。

区博士后基地引进博士后17名,占全市10个博士后基地博士后总数的27.8%。全年引进人才中介机构10家,累计引进人才中介服务机构54家。加大为本区社会流动人员服务力度,为代理单位办理居住证1531人。

八、文化、卫生和体育

区图书馆新馆投入使用,程家桥等5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完成建设;中山公园肖邦塑像顺利落成;“虹桥文化之秋”系列活动隆重举行。天山电影院、区文化艺术中心和区民俗文化中心放映电影8983场次,接待观众21.4万人次,票款收入367.7万元;区图书馆接待读者24.6万人次,图书流通80.0万册次;区少儿图书馆接待读者12.2万人次,图书流通7.6万册次。区文化艺术中心举办各类展览14个,组织文艺活动1404次,其中,举办大型文艺活动6次;区民俗文化中心举办各类展览4个,组织文艺活动241次;沪剧团演出5部沪剧,演出151场,观众6.6万人次,其中,进社区演出30场,公益性演33出场。

区有线电视中心自办节目1套5个栏目,每周播送3.5小时;《长宁时报》全年发行51期,《长宁时报》双语版全年发行12期,4.35万订户;长宁门户网站全年总访问量1074.7万人次。

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1项、市精神文明十佳好事1件和提名奖4件。拥有市级文明单位59个,市级军民共建先进集体18对,新版市级文明小区213个,市级文明示范标志区域7个。连续三次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城”。

全面启动运行区公共卫生大楼、新天山中医医院,建成并投入使用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中心;建成北新泾等5个社区精神卫生康复站和区中心医院医学影像中心等4个诊疗中心;区域居民健康服务管理平台成为市重点领域信息化专项扶持项目;创建“全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通过复核。

至年末,全区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82所,其中,市属6所,区属18所,中外合作(资)3所;核定病床5139张,其中,市区属2769张,民营593张;卫生技术人员5900人(区属3580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2170人(区属1383人)、注册护士2242人(区属1469人)、药师(士)279人(区属单位168人)。全区医疗机构门急诊总量649.84万人次(区属占67.6%),区属医院病床使用率102.8%。年末家庭病床1680张。

改造国际体操中心场馆;修建新泾体育之光等社区公共运动场;维护更新45个健身点设施。成功承办世界杯体操系列赛(中国站)和特奥会迎圣火起跑仪式及艺术体操比赛,特奥会接待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团,近500名运动员、教练员和官员。向上级训练单位输送体育后备人才51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