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徐汇区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国内合作 对内交流进一步扩大。全年引进内资企业1849家,比上年下降28.2%;引进注册资金66.70亿元,增长11.1%,其中增资26.11亿元。注册资金在1000万元以上的大企业有59家,引资总额达到28.45亿元,占全区引资总额的42.7%,比上年同期提高10.6个百分点。现代服务业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显著,全年新引进现代服务业企业895家,注册资金28.38亿元,分别占总户数的48.4%,占总资金额的42.5%。 友好合作和对口支援工作进一步推进。先后与内蒙古满洲里市、辽宁鞍山市等签订友好协议;与韩国釜山市东区建立友好城区;继续加强对西藏日喀则、新疆阿克苏、云南红河州等对口支援工作。 吸引外资 引进外资力度进一步提升。全年引进合同外资7.7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7.1%。其中,新批项目325个,合同外资3.09亿美元;增资项目110个,合同外资4.67亿美元。新批和增资金额达10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有11家,合同外资达到5.20亿美元,占全年合同外资总额的67%。全年实际利用外资5.03亿美元,增长10.2%。 引资结构优化,重点引进符合区域产业发展导向的现代服务业企业,全年共引进117家企业,合同外资3.78亿美元,增长29.8%,占合同外资总额的48.7%。 总部经济发展取得新突破。全年新增5家跨国公司总部经济机构,分别是:位列世界500强的美国联合技术、日本富士电机、雅芳、美国500强之一美德维实伟克和世界领先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商法国佛吉亚公司,其中美国联合技术在2007年《财富》500强中排名第127位。截至2008年底,全区共有跨国公司管理型地区总部20家,投资性公司19家,继续在九个中心城区中保持第一。 外贸出口 外贸出口继续稳步增长。全年完成外贸出口总额6.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8%。出口产品主要有机电产品、贱金属制品、纺织品和化学工业品等,主要出口到亚洲、北美洲、欧洲地区和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 三、城市建设与管理 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结构进一步改善。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2.34亿元,比上年增长0.7%。其中,城镇建设投资47.65亿元,增长29.2%。城镇建设与商品房项目投资的比例为51.6:48.4,城镇建设投资比重比上年提高11.4个百分点。从产业投向看, 第二产业投资13.08亿元,增长129.1%;第三产业投资79.26亿元,下降7.8%。 重大市政工程建设 ⑴ 重大工程。全面推进世博配套等重大工程建设。我区服务世博的重点项目主要包括“七路两隧”世博配套道路、滨江公共开放空间、外环生态专项及轨道交通等建设任务。基本完成世博配套道路涉及的566户居民动迁与111家单位动迁,道路建设工程已全面进场施工;滨江公共开放空间与丰溪路同步建设,已启动样板段工程;外环生态专项已基本完成动迁签约,全面拆除范围内建筑,启动种绿工作;成立轨道交通11、12号线工作班子,全面开展前期工作,优化站点方案。抓住奥运机遇,完成迎奥运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拆除了零陵路一批90年代轨道交通建设时的临时建筑;关闭万体轻纺市场,在奥运期间作为临时停车场;清理了万体馆场馆内及周边316块影响景观的广告牌和标识标牌;对奥运场馆周边各类市政设施进行更新、整修,累计实施路面修缮约3.14万平方米,人行道整修2.3万平方米,疏通下水道9000米,并与东亚、申通合作,对零陵路天钥桥路口的绿地实施了开放式改造建设。 ⑵ 市政道路。完成桃江路、番禺路、梅陇路、沪闵路、中山西路、中山南二路等6条道路大修工程;完成零陵路、高安路积水点改善工程;完成罗香路、长华路、东兰路等12条道路中修工程;完成本区内33条主要路段的人行道整治,梳理整治人行道八类设施233处、七类设施15处,残留障碍物7处,其他设施37处;实施38条小市政道路、公共弄堂整修,解决弄堂小路道路市政设施年久失修、缺损等问题。完成30余条道路下水道疏通,其中大型沟管19802米、中型沟管42395米、小型沟管39900米,清捞窨井19400只,清捞茄莉17300只,出泥9600吨。完成50余处居民小区下水道疏通,解决小区排水不畅、污水冒溢、管道堵塞等问题;修复公用事业管线窨井63处。 ⑶ 河道整治。完成龙华港、张家塘港、漕河泾港三条骨干河道的清淤疏浚和部分河段的防汛墙建设工程,疏浚土方18万立方米,改造防汛墙700米;修复防汛墙设施80余处,完成31.4公里一线防汛墙泥面线的测量工作,实施圩区泵站、水闸口门清淤 5000立方米,以及大修保养;实施北潮港泵闸改造建设和三友河应急整治工程;组织开展12个圩区泵站的安全鉴定。完成薛家浜、机场河和姚家浜三条河道的水生态处理,包括河道底泥处理,微生物水质处理,曝气及种植水生植物,处理河道水量3万余立方米。开展“三违一堵”专项整治,共拆除河道范围内违章建筑1214平方米,清理违章堆载256吨,清除违章停泊42处,拆除围墙361米,整理通道726米。 ⑷ 旧区改造。全年新开拆迁基地10块,历年遗留基地63块,目前已完成17块,注销6块。拆迁裁决立案95件,实施裁决45件,召开听证会36次,申报强迁26户,实施强迁7户。完成多层旧住房综合改造140万平方米(含旧住房平改坡综合改造110万平方米)。全年开工拆房基地79个,总计133.21万平方米,当年竣工35个基地(其中上年结转11个),竣工面积12.89万平方米。 ⑸ 环境保护。全面完成区域第三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的7个市级项目和72个区级项目,着手编制第四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通过完善网格化管理,强化环境执法和监管,全区创建成“扬尘污染控制区”。组织区域首次污染源普查,共取得重点工业源569家、一般工业源1359家、生活源3357家、集中处理设施2家的污染源数据。为保障奥运赛事,共组织5项环保专项行动,共检查各类企事业单位980户次。继续推进污染减排,区域全年共排放二氧化硫595吨,比核定指标削减34.2%。深化环保行政审批改革,采取了将基建项目的环保审批从四个环节简化到二个环节。按照国家标准,完成环境监察国家一级机构(东部标准)标准化建设和环境监测应急能力标准化建设。 ⑹ 城市绿化。全年建设公共绿地45公顷(含生态专项38公顷)。完成龙华社区文化中心、梅陇二期幼儿园、逸夫小学等单位屋顶绿化建设共计5600平方米。全区绿化覆盖率达到26.1 %,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5.1平方米,比上年提高0.2平方米/人。全年完成罗秀路连接带、外环线林带Ⅰ标绿地等2.64万平方米老街道绿地的改造任务,改造10万平方米居住区绿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