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徐汇区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二、改革开放 国有资产管理和国有企业改革 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取得有效进展。全年国有产权转让5户,金额18.12亿元。股权收购4户,金额3.32亿元。年内成功实施城开集团产权主体多元化改革,实现国有企业增资吸收增量、国有股权转让盘活存量。完成市属白猫集团整建制划转归口管理。国有企业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至年末,全区180户国有企业的国资总量达到80亿元,保值增值额8.74亿元,保值增值率为112.5%,超额完成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目标。 国内合作 对内交流进一步扩大。全年引进内资企业2576家,比上年增长13.7%;引进注册资金60.03亿元,增长5.2%,其中增资26.09亿元。注册资金在1000万元以上的大企业有71家,引资总额达到19.24亿元,占全区引资总额的32.1%,比去年同期提高2.2个百分点。现代服务业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显著,全年新引进现代服务业企业1322家,注册资金20.51亿元,分别占总户数的51.3%,占总资金额的34.2%,分别比去年提高2.4个和9.7个百分点。 吸引外资 引进外资保持平稳。全年引进合同外资6.1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其中,新批项目325个,合同外资3.03亿美元;增资项目95个,合同外资3.08亿美元。引资金额达10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有16家,合同外资达到3.75亿美元,占全年合同外资总额的61.3%。2007年全区实际利用外资4.57亿美元,增长2.9%。 引资结构优化,重点引进符合区域产业发展导向的现代服务业企业,全年共引进114家企业,合同外资2.91亿美元,增长184.1%,占合同外资总额的47.6%,引资领域涉及咨询、软件、广告、货代、运输、旅游、会展、人才中介、投资管理、财务记帐、保险代理等。 引资规模积聚。年内新引进1家投资性公司,共有3家投资性公司完成4次增资,累计合同外资1.46亿美元,占全年合同外资总额的23.8%。有3家投资性公司(柯尼卡-美能达、捷普和铁姆肯)获得市外经贸委认定,转型为地区总部。年内新引进的星巴克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和威伯科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均被上海市认定为地区总部。 外贸出口 外贸出口继续稳步增长。全年完成外贸出口总额5.5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7.0%。出口产品主要有机电产品、纺织品、贱金属制品和化学工业品等,主要出口到亚洲、北美洲、欧洲地区和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 三、城市建设与管理 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结构逐步改善。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1.71亿元,比上年增长5.4%。其中,城镇建设投资36.88亿元,增长53.4%。城镇建设与商品房项目投资的比例为40.2:59.8,城镇建设投资比重比上年提高12.6个百分点。从产业投向看,第二产业投资5.71亿元,增长139.5%;第三产业投资86.00亿元,增长1.6%。 重大市政工程建设 ⑴ 重大工程。全面推进迎特奥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和迎世博重大工程建设。圆满完成以上海体育场周边市政道路整修、灯光改造、绿化整治、高层居民楼及平改坡改造和徐家汇交通设施改造等为主的迎特奥市容环境综合整治“4+1”工程;完成徐家汇交通设施综合整治,包括12个出租车候车定点设置、公交站点和线路调整、小平桥工程、漕溪北路徐家汇广场处拓宽工程、3个临时停车场、广告设施整治和7000多米隔离护栏的更换维修;经过和市各有关部门的紧密协作和共同努力,严格审批程序,在9月底前完成了42个市、区各类重点项目的前期办证工作,为世博会前完成各项重大任务和区“十一五”发展目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完成中环线、铁路上海南站周边1-4号地块、中漕新村等地块居民动迁的收尾工作,完成吉家宅历史遗留问题处理。 ⑵ 市政道路。全年完成罗秀路、龙州路等6项道路重养、大修工程。完成龙华路、文定路等20余条道路中修工程;完成襄阳南路383弄、康平路152弄等10条小市政道路的路面修复及下水道敷设工程;完成龙吴路公交专用车道工程;完成关港、春申塘、淀浦河3条黑臭河道截污工程;做好沥青铣刨旧料回收工作,逐步加大新型降噪路面的推广,共回收旧沥青混合料20040吨;完成对146条市政道路下水道的疏通工作,累计疏通下水道长度112380米,清捞管内淤泥共计5172吨,清捞窨井及各类进水口累计15000余只(次)。 ⑶ 河道整治。完成龙水西桥改造工程、龙漕水系疏浚工程、新龙华泵站改造工程;对新港、曹家宅河、陈家宅河、潘家塘、三友河、小排河开展水生态修复,处理水量近4万立方米;伸缩缝、止水带检查和修理50余处;挡潮门、潮闸门、拍门维修10余处;墙面露筋修理100余处;完成15座圩区泵站和2座水闸的口门清淤工作,清淤量达5000立方米;完成河道绿化剪枝、除草、保洁等工作,共计修剪4.6万平方米,修整草坪人工除草16.5万平方米、喷药5.4万平方米、人工浇水1万平方米,栏杆保洁7000余米。 ⑷ 旧区改造。全年新开拆迁基地49块,历年遗留拆迁基地24块,目前已完成10块,尚余63块。拆迁裁决立案57件,实施裁决45件,召开听证会12次,申报强迁17户,实施强迁11户。全年完成平改坡综合改造竣工面积达80万平方米,受益居民18724户。全年开工的拆房基地28个,总计22.02万平方米,当年竣工24个基地(其中上年结转9个),竣工面积16.01万平方米。 ⑸ 环境保护。继续改善区域环境质量,空气质量达到或优于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水平的天数占全年天数的86.5%,环境管理力度不断加强,推进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替代和扬尘污染控制工作,创成徐家汇和斜土2个“无燃煤街道”,内环线以内区域创建成“无燃煤区域”,创成田林、康健、虹梅、漕河泾、龙华5个“扬尘污染控制街道”。全面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以及各类专项执法行动。进一步完善区域大气自动监测网络布局,在南部华泾地区建设一套大气自动监测系统。全面开展污染减排工作,严格将二氧化硫年排放总量控制在904吨之内。 ⑹ 城市绿化。全年建设公共绿地30公顷(含生态专项23.2公顷),其中建绿20.87公顷。完成破墙透绿2982米。全区绿化覆盖率达到25.5%,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4.85平方米,比上年提高0.22平方米。全年完成鹰绿地、轻轨漕溪路站绿地等4.95万平方米老街道绿地的改造任务,改造10.9万平方米居住区绿地。 四、社会事业与精神文明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