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徐汇区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0-01-06 上海市统计局

科  技

科技实力进一步加强。全年区级财政用于科技投入的支出为3.76亿元,占到财政支出比例的5%。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加快。2007年新认定和通过复审的高新技术企业315家,通过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中心认定的成果转化项目77项,实现技术合同交易144.11亿元。年内,新增国家和上海市创新基(资)金项目101项。区域内有13家企业被评为2007年上海市科技小巨人企业和小巨人培育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得到加强,2007年共申请专利2521项,其中发明专利1210项,实用新型专利738项,外观设计专利573项。科普宣传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年共举办科普讲座25场,参与者约8000人次。开放国家和市级科普教育基地18个,参观人数10000余人次。发放科普宣传资料共计5万多份。举办各类学术交流活动26次,参加人数近2000人次。

教  育

教育事业继续优先发展。全年区级财政用于教育事业费的支出为9.67亿元,比上年增长23.3%。合理调整教育资源,年内先后撤并学校2所,改扩建学校1所。基础教育持续发展。九年制义务教育入学率保持在100%。至年末,全区共有小学(含特殊学校)44所,在校学生3.25万人;普通中学(含工读学校)45所,在校学生4.22万人;职业学校2所,在校学生0.31万人;中等专业学校17所,在校学生2.35万人。高中阶段教育入学率达98%,招收新生0.64万人。全区3~6岁适龄儿童的入园率达到100%。规范成人教育办学,2007年共给88所学校办理了有效办学许可证,在校学生近23万人次。

文  化

文化事业快速发展,文化建设的重心不断向社区延伸。全年区级财政用于文化事业费的支出为4076.97万元。年内举办各类展览、讲座294场,接待50万余人次,产生较好社会效果。区内博物馆、纪念馆全年接待参观者达35万人次。文化阵地建设不断加快,全区共有文化设施总面积14.66万平方米。完成了枫林、龙华、徐家汇等3个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达标建设。群众文化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全区有集邮、摄影、书画等各类群文团队1286支。年内组织重大群众文化活动84场次,观众达22.3万余人次。徐汇有线电视台平均每周播出时间达3.5小时;徐汇报平均印数5.7万份/期,比去年增加0.98万份/期。至年末拥有文化娱乐场所134家,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82家,音像制品经营单位49家,电影放映单位13家,营业性棋牌室73家,出版物经营单位184家。文化市场的监管力度加大,出动5002人次,稽查场所4279家,立案113件,查处无证摊点519个,收缴各类非法音像制品610923张,非法电子出版物24050张,非法书刊6548本,罚没款662560元。

卫  生

社区卫生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深入推进。全年区级财政用于卫生事业费(经常经费)的支出为1.16亿元,比上年增长23.4%。至年末,区域内共有卫生机构212家,其中:医院2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4家。医疗机构实有床位1.25万张,卫生技术人员1.57万人。全区医疗机构共完成门急诊1606.8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3.6%。社会力量办医取得新进展,年内新审批民办医院1家,门诊部(所)8家,个体诊所3家。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工作全面推开,年内启动实施门诊诊查减免、定向转诊等措施,全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人次增长26.2%,次均费用下降13.3%,公共卫生服务人次增长4.8%,诊疗费减免279.85万人次,减免费用1958.9万元。

全区常住人口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为153.24/10万。依法开展食品卫生监督,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不断完善。完成监督抽检1919件,合格1794件,合格率93.5%,食品监督8463户次。加强对药品市场的管理,全年共查处违法违规案件65件,罚没款111.03万元。

体  育

体育事业蓬勃开展。全年区级财政用于体育事业费用的支出为1996.24万元,比上年增长9.6%。竞技体育成绩优异。2007年,我区输送优秀运动员59人。输送的运动员在国际正式比赛中共获得三项6个冠军(世界级2个、亚洲级4个);参加2007年全国青少年比赛,获得了3个全国冠军、7个全国亚军、6个全国季军的好成绩。网球等项目的部分运动员代表中国青(少)年队参加系列国际比赛;组队60人参加2007“大众交通”杯上海市青少年网球冠军赛,在男女4个组别16个项目的比赛中,共获得8金8银3铜的优异成绩。年内承担了第十二届世界夏季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田径项目竞赛组织、热身训练、国际技术官员和裁判接待三大任务;承办了2007年“东丽杯”马拉松比赛的颁奖、医疗服务等相关工作;协助做好2008年奥运会徐汇区火炬手(护跑手)选拔活动和火炬接力上海市传递活动的宣传;协办第二届环沪港国际自行车大赛上海站比赛等有着国际影响力的赛事活动。

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年内成功举办了“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我运动、我健康”徐汇区第二届学习节体育分会场活动,进行健身气功、柔力球、彩球操等一系列体育展示活动;成功举办2007年徐汇区“全民健身月”开幕式暨徐汇区“华泾杯”社会体育指导员大比武活动;启动2007年女足世界杯“球迷广场”活动。体育健身设施继续增加。年内新增华泾网球场,新建健身点7个,更新健身器材579件,整新健身器材17件,79所学校体育场地对社区开放。

精神文明建设

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至2006年,全区13个街镇中,徐家汇街道、田林街道、康健新村街道、湖南路街道、凌云街道建成2005新版标准上海市文明社区,华泾镇创成2005新版标准上海市文明镇。至2007年,建成2005新版标准市级文明小区136个,区级文明小区70个,市级文明单位63家,区级文明单位306家,区级文明行业5个,市文明示范标志区域7个,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集体31对。

五、区域信息化

电子政务

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开展SAN存储系统扩容及容灾,逐步实施客户端数据备份计划,为全区用户数据安全提供保障。探索运维体系,开展试点单位终端集中运维,提高终端可用性。进行VPN接入维护。完成新增单位业务网光缆接入及链路调整。开通即时通讯系统的WEB访问及移动设备访问功能。配合开展区有关单位接入区政务外网、新增公务网接入点工作。参与完成特奥会期间信息技术保障工作。为全区各信息化系统的正常、可靠运行提供有效保障。

电子政务应用进一步深化。完善、深化区公务员服务系统(公务员门户)建设:统一消息系统上线并扩展功能;优化邮件系统,完善通讯录功能;信息化资源管理系统新增信息化项目管理功能;提出IT治理的建设计划。完善各单位政务与公共服务信息化项目管理,开展具体项目的全过程测评,完成200个2008年预算信息化项目立项评审。开展统一消息系统、短信系统二期、新版通讯录等信息化项目推广培训3期共90余人,培训量为720课时·人。完成本市“空间地理领域非公文类信息公开及目录体系试点”的系统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