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岛市199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1-03 葫芦岛市统计局

建筑业在投资增长的作用下稳步发展。全年施工个数为509个,房屋竣工面积48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总量高速增长。充分利用国家扩大固定资产投资政策,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全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9.3亿元,比上年增长44.7%。其中,国有经济投资55.2亿元,增长45.8%。按投资管理渠道划分,基本建设投资47.1亿元,比上年增长73.6%;更新改造投资9.5亿元,比上年下降8.7%;房地产投资3.5亿元,比上年下降10.8%。

一些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绥中36-1油田登陆工程(累计完成投资15.1亿元)、锦化化工集团8万吨/年环氧丙烷(累计完成投资4.6亿元)及2.4万千瓦电站等重点项目陆续开工;绥中发电厂一期工程80万千瓦机组(累计完成投资83.2亿元)、渤海造船厂10万吨级船台、沈山高速公路我市路段及5个出口等一批重点项目相继竣工并交付使用;金帝大厦、世纪大厦、邮政生产楼等项目也都取得了较大进展。全年国家重点项目、大中型及限额以上项目共完成投资43.5亿元。

投资结构出现一些新的积极变化。基础产业、基础设施投资继续得到加强。全年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建成投产项目117个,项目建成投产率62.2%;新增固定资产6.7亿元,新增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为11.8%。

五、交通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日臻完善,邮电通信业再上新台阶。传统的邮电业务一分为四--邮政、电信、联通、移动通讯独立运作,网络结构调整进一步朝着适应市场需求方向发展,竞争机制增强,服务质量有较大提高。全市公路里程达2670公里,其中公路晴雨通车里程2043公里,比上年增长24.0%。通油路乡镇已占乡镇总数的78.8%。全市公路平均好路率上升到67.1%,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全社会公路货运量完成3880万吨,客运量完成1695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1%和3.3%。葫芦岛港港口吞吐量达到37.6万吨,比上年增长25.3%。全年共完成省列计划项目70余项。沈山高速公路我市路段竣工通车,306国道建昌马道岭隧道全线贯通。锦西火车站已改名为葫芦岛车站,将提高我市的知名度;葫芦

岛港实现国轮外运,成为进出口物资的集散地;渤海造船厂10万吨级船台全面竣工,泊运能力有较大提高。投资1085万元新、改建黑色路面182.1公里,仅102国道黑色路面大、中修16.5万平方米;新、改建几处大中型货运场站。

全市邮电业务总量全年完成4.6亿元,比上年增长25.2%。程控交换机容量达33.6万门,比上年增加8万门;本地中继光缆线路长度达1588.4公里,年末电话机数达21.9万部,住宅电话发展到19.0万户。全市城乡电话普及率达每百人10.9部。无线寻呼达9.5万户,移动电话达7.5万户。

计算机2000年问题没有造成不良影响,互联网络用户明显增加,数字数据业务、电子数据交换业务在各机关、企事业单位之间初步形成网络化。自年末市党政信息网上网工程启动以来,上网市直机关用户已近40个。

六、国内、国外贸易业

商品市场在买方市场格局下继续保持平稳增长势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2亿元,比上年增长5.1%。其中,国有、集体经济继续下降,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个体和私营经济40.4亿元,增长11.9%。各种经济类型经济所占比重分别为8.5%、4.0%和74.6%。生产资料市场货源充足,价格稳中有降。集市贸易成交活跃,城乡各类市场已发展到243处,年成交额达46亿元,比上年增长15%。对外贸易走出困境,发展较快。全年新签利用外资项目20个,协议利用外资额达5037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额达5239万美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资320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2%;全市登记注册三资企业达106家。全年出口供货总值达25.1亿元,比上年增长35.0%,出口创汇1.9亿美元。全年接待外地来我市参观游览、洽谈、探亲访友人员240万人次,其中国际旅游人员0.6万人次,旅游创汇116万美元。

七、财税、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支状况良好,地方税收稳定增长。全年地方财政收入完成8.2亿元,比上年增长3.0%;财政支出完成13.7亿元,比上年增长10.6%。财政支出重点支持了我市重点项目建设、城市“美化亮化工程”及“双庆”活动的开展。

金融体制改革继续深化,金融形势保持稳定。全市金融部门各项存款余额达191.6亿元,比年初增长13.8%,其中:企业存款32.4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居民储蓄存款144.8亿元,比上年增长9.8%。各项贷款余额达212.4亿元,比上年增长9.6%,其中:短期贷款129.1亿元,中长期贷款78.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8%和1.6%。贷款结构进一步改善,不良贷款减少,贴现、拆借业务扩大,股票债券市场活跃,居民投资趋于多元化、理性化。

保险事业发展迅速。全年保费收入达2.4亿元,比上年略有增长,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下降8.5%,人身险保费收入增长24.5%。处理保险赔付额0.8亿元,比上年增长6.0%,其中:财产险赔付额增长1.8%,人身险赔付增长28.3%。

八、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

科技兴市结出丰硕成果。在全市范围内,以市场为导向,以重点项目为龙头,全年共投入科技经费8851万元,完成科技计划项目50项,其中省级13项,市级37项,有2项科技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当年投产项目19项,收到可观的经济效益,新增产值2.3亿元,新增利税0.9亿元,节创汇4100万美元,农业增收3.9亿元。各级各类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学校布局进一步合理,市属高等教育开始起步,全市“普九”教育提前1年整体达标。全市拥有各级各类学校1353所,在校生41.3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6%。教育投入有所增加,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教学质量有所提高,有6522人升入高、中等学校。全市希望小学达57所,新增13所。

文化、广播、电视事业继续发展。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3个,文化馆6个,图书馆7个,电影院5个,一些多种形式的小电影院、录像厅、歌厅和书报亭等文化娱乐场所不断增多;一年一度的大型文化广场活动以及送文化下乡活动质量逐步提高,活跃了城乡群众文化生活;编辑出版了《葫芦岛市十年概览》一书,填补了我市没有市志的空白;市统计局编纂的《从数字看辉煌》一书综合反应了建市十年来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迅速,全市现有广播、电视台(站)8座,广播、电视节目质量明显提高,广播人口覆盖率达96.5%,电视人口覆盖率达95.5%,分别比上年增长0.6个和2.5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