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岭市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4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力实施开放立市、工业强市、城乡统筹、科教兴市和全民创业"五大战略",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就,提前一年实现了"十五"计划的主要奋斗目标。 一、经济总量 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2004年全市生产总值(GDP)实现216.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7.0%。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57.6亿元,增长11.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89.7亿元,增长26.3%;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8.8亿元,增长11.7%。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分别为26.7%、41.5%和31.8%。人均生产总值7204 元(约折合871美元),比上年增加1307元,增长16.8%。 二、农业 种植业发展呈现新变化,粮食生产获得好收成。2004年,全市认真落实中央关于支持农业,促进粮食生产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减轻农民负担,加之粮食市场价格迅速回升,农民种粮积极性空前提高,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达37.8万公顷,粮食生产创历史最高水平。全年粮食总产量达317万吨,比上年增加64.3万吨,增长25.5%。其中,水稻产量38.5万吨,增长65.7%;玉米产量255.9万吨,增长28.3%;大豆产量7.9万吨,下降12.5%。在非粮食作物中,油料产量11.5万吨,比上年增长10.6%,;蔬菜产量241万吨,比上年下降17.2%。粮食作物与非粮食作物实际种植面积比例为79:21。 全市造林绿化工作创历史新高。全年植树6517万株,完成造林面积16900公顷,其中,用材林4123公顷,经济林1338公顷,防护林11439公顷。退耕还林3247万公顷。封山育林面积191826公顷,其中当年新封山育林面积18967公顷。幼林抚育面积57388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32.8%。 畜牧业生产增势强劲。全年牛存栏66.1万头,羊存栏35.7万只,分别比上年增长7.1%和10.5%, 猪存栏136.7万头,比上年增长13.3%。全年肉类总产量48.3万吨,比上年增长11.3%,其中,猪牛羊肉产量35.0万吨,增长14.8%;禽肉产量12.8万吨,增长3.2%。牛奶产量6.7万吨,增长55.8%。 渔业生产稳定发展。全年水产品产量1.4万吨,比上年增长7.7%。水产品养殖面积5214公顷,增长0.3%。 农业机械化程度稳步提高。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124.26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7.2% ;全年农村用电量54011万千瓦时。机收面积达20267公顷,比上年增长4.8%。年末有效灌溉面积15.96 万公顷,比上年增长1.7%;节水灌溉面积2.5万公顷,比上年增长4.4%。化肥施用量(折纯)18.8万吨;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5954吨。 三、工业 工业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的强劲势头。2004年全市工业增加值实现73.3亿元,比上年增长28.5%,工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总量的33.9%。全市国有及国有控股和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及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以下简称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65.9亿元,比上年增长35.5%,增幅列全省第五位;实现工业增加值61.8亿元,比上年增长29.9%。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72.7亿元,增长26.5%,非国有工业完成总产值93.2亿元,增长43.4%。轻工业完成产值46.4亿元,增长62.6%,重工业完成产值119.5亿元,增长27.3%。大中型企业完成产值96.7亿元,增长15.0%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产值159.9亿元,比上年增长36.2%;产品销售率为96.4%,比上年提高0.48个百分点。在销售产值中,轻工业完成45.3亿元,增长66.7%;重工业完成114.6亿元,增长27.0%。 工业产品结构调整取得新成效,技术改造步伐加快。全年共完成技改投资14.8亿元,开发新产品160项,实现新产品产值12亿元。积极推进名牌战略,共有12个产品获省级名牌,20个产品获市级名牌。原煤、发电量、水泥等主要产品实现稳步增长。全年原煤产量2205万吨,比上年增长11.5%;发电量142.1亿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4.1%;配混合饲料22万吨,比上年增长24.9%;焦炭23.2万吨,比上年增长2.6%;水泥183万吨,比上年增长31.9%;啤酒65285千升,比上年增长22.2%。 工业经济效益继续改善。2004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59.5亿元,比上年增长41.5%;盈亏相抵实现利润4.7亿元,比上年下降3.7%;利税总额13.3亿元,比上年增长10.5%;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19.9%,比上年提高4.8个百分点。 四、建筑业和房地产开发业 2004年建筑业完成增加值16.4 亿元,比上年增长17.0%。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完成施工产值31.6亿元,施工面积186.7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104.5万平方米,实现利税9973万元,按施工产值计算的全员劳动生产率87382元/人。 房地产开发业平稳发展。全年开工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共有50个。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积110.6万平方米,竣工面积52.7万平方米。销售商品房建筑面积36.9万平方米,其中,销售给个人33.7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额4.8亿元。 五、固定资产投资 2004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创历史新高,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8.7亿元,比上年增长23.3%。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62.1亿元,增长18.9%;农村固定资产投资16.6亿元,增长43.1%。 按经济类型划分,国有单位投资13.7亿元,比上年增长2.6%;非国有经济投资65.0亿元,增长28.2%。全年基本建设投资完成31.7亿元,增长116.5%;技术改造投资18.9亿元,增长31.2%;房地产开发建设投资8.5亿元,下降19.2%;其它投资19.6亿元,下降19.2%。 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4.6亿元,比上年增长35.3%;第二产业完成投资37.6亿元,比上年增长20.5%,其中,工业完成投资37.3亿元,比上年增长33.2%;第三产业完成投资36.5亿元,比上年增长25.0%。三次产业投资之比由上年的5.3:48.9:45.8调整为5.8:47.8:46.4 。 全年新增固定资产55亿元。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达 80.9%;竣工各类房屋建筑面积250万平方米,竣工率为54.7%。新增主要生产能力:水泥35万吨/年,高等院校学生席位566个,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中等学校学生席位3780个,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小学校学生席位2640个,建筑面积0.8万平方米,公共图书馆藏书量12万册,阅览室坐席110个,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 六、交通、邮政和电信 全年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实现增加值15.9亿元,比上年增长18.0%。 全年全社会货物运输量完成2814万吨,货物周转量完成182760万吨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22.2%和2.4倍;旅客运输量3190万人,比上年增长23.2%;客运周转量109000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2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