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新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四、建筑业和房地产开发业 建筑业生产持续发展,经济效益稳步提高。全年134户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共签订工程合同43.3亿元,比上年增长3.5%。实际施工房屋建筑面积为408.2万平方米,比上年提高3.7%;房屋建筑竣工面积为211.8万平方米,增长5.0%。全员劳动生产率为97954元/人,比上年提高了6915元/人。上缴税金1.3亿元,与上年持平;实现利润0.2亿元,增长6.0%。 房地产开发业发展较快。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4.3亿元,比上年增长40.4%。其中,商品住宅投资11.5亿元,增长56.3%。全年房屋施工面积173.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1.2%;竣工面积98.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56.7%。商品房屋销售面积66.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1.6%。商品房销售额为13.5亿元,比上年增长39.4%,其中,期房销售额4.7亿元,所占比重34.5%。年末全市商品房屋空置面积82.8万平方米,比上年末增长14.3%。 五、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有所增长。全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4.1亿元,比上年增长2.6%。按城乡分,城镇完成投资84.6亿元,下降3.0%;农村完成投资19.5亿元,增长36.6%。按产业分,第一产业完成投资7.0亿元,比上年增长55.4%;第二产业完成投资62.6亿元,增长4.6%;第三产业完成投资34.5亿元,下降7.1%。 图3 2002-2007年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长速度
重点建设项目进展顺利。2007年全市组织实施项目攻坚战,一批具有牵动作用的重大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市计划总投资超亿元的在建项目47个,其中:华能阜新风电场一期(高山子)工程、阜新发电厂三期技术改造、阜新矿务局清河门热电厂54万KW煤矸石热电厂、阜新市引白水源工程、阜新华通管道600MW机组管件及管道、阜新矿业(集团)五龙矿改扩建、阜新市海州区棚户区煤城路南棚户区、阜新市农村经济委员会蔬菜保护地建设、阜新市林业局2007年退耕还林、阜新泰山石膏建材年产4000万平方米石膏板综合利用一期工程、沈阳乳业有限责任公司彰武分公司奶牛养殖、阜新矿业集团阜淋煤矿新建等12个项目本年完成投资额超亿元,累计完成31.7亿元。 六、国内贸易 2007年,我市着力扩大消费需求,积极构建充满活力的城乡消费市场,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城乡消费市场日趋繁荣活跃,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居民消费能力有效提高,消费层次升级加快,消费品市场持续走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新突破。据统计,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7.6亿元,比上年增长16.6%,增幅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对全市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71.6亿元,增长15.5%;县消费品零售额6.0亿元,增长21.2%;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9.9亿元,增长22.3%。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77.3亿元,比上年增长16.7%;餐饮业零售额10.2亿元,增长16.3%。 图4 2002-200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其增长速度
七、对外经济 外贸出口增长。据海关统计,全市进出口总额1005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21.2%。其中,出口总额9063.3万美元,增长124.4%;进口总额992万美元,增长95.3%。 利用外资快速增长。全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为252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6.7%。新签外资项目合同数18个,比去年下降21.7%,新签合同外资金额7028万美元,增长110.7%。 八、交通、邮电和旅游 运输生产有所提高。全年阜新地区境内铁路货运量1469.1万吨,比上年增长8.7%;客运量153.7万人次,下降15.3%。公路货运量1255万吨,增长16.0%;客运量1109.0万人次,增长18.1%。 邮电通讯事业有所发展,整体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3.83亿元,增长14.1%。其中,邮政业务总量0.63亿元,与去年持平;电信业务总量13.20亿元,增长14.9%,完成函件96万件,比上年下降19.2%,特快专递16万件,增长11.9%。全市固定电话用户61.9万户,增长2.0%,其中,城市41.2万户,增长3.5%,乡村20.7万户,下降1.0%。年末移动电话用户89.9万户,其中,本年新增移动电话24.9万户。年末国际互联网宽带用户8.9万户,比去年同期增加3.2万户。 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取得成功,旅游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全年接待国内旅游人数242万人,增长79.26%;国内旅游收入12.1亿元,增长80.6%。全年共接待旅游、访问、从事商务及各项活动的外国人、华侨和港澳台胞5342人,增长76.31%。全年旅游业总收入12.3亿元,旅游外汇收入254.9万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80.89%和87.98%。截止2007年末全市有星级宾馆13家,旅行社34家。 九、市场价格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全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比上年上涨4.6%。分类别看,食品类价格比上年上涨13.7%;烟酒及用品类与上年持平;衣着类下降0.8%;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类下降0.1%;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下降0.1%;交通和通讯类下降1.3%;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下降3.4%;居住类上涨1.8%。 全年工业品出厂价格比上年上涨3.06%。 表2 2007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单位:% 指标 增幅 居民消费价格 4.6 食品 13.7 烟酒及用品 0.0 衣着 -0.8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 -0.1 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 -0.1 交通和通信 -1.3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3.4 居住 1.8 十、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全年完成国税、地税总收入23.36亿元,比上年增长23.9%。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99亿元,比上年增长22.6%。全年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46.81亿元,比上年增长19.0%。其中,用于一般公共服务支出6.43亿元,增长38.6%;用于公共安全支出2.89亿元,增长25.5%;教育支出6.21亿元,增长21.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4.42亿元,增长0.3%。 图5 2002-2007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及其增长速度
金融存贷款规模扩大。2007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79.5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8.4亿元,其中,企业存款余额67.0亿元,增加10.9亿元;城乡储蓄存款余额182.4亿元,增加7.4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07.5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9.9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12.4亿元,增加16.0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87.8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4.4亿元。全年全市金融机构现金收入1047.2亿元,比上年增长20.8%,现金支出1070.2亿元,比上年增长20.2%,累计现金净投放23.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