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邮电通信:邮电通信业发展势头良好。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65.66亿元,比上年增长14.7%。其中,邮政业务总量7.3亿元,增长13.1%;电信业务总量158.36亿元,增长14.8%。完成特快专递285.3万件,增长0.8%。邮政储蓄年末余额160.75亿元,增长29.8%。截至年末,城乡固定电话用户316.44万户,下降1.2%;移动电话用户511.06万户,增长23.9%;国际互联网宽带用户85.8万户,增长20.8%。 旅游:共接待国内游客300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1%;接待海外游客95万人次,增长13.1%。实现旅游总收入400.8亿元,增长23.3%。其中,国内旅游收入355亿元,增长26.1%;旅游外汇收入6.58亿美元,增长13.3%。截至年末,全市拥有旅游宾馆(饭店)212家,增加6家,其中星级宾馆(饭店)168家,增加2家;旅行社362家,其中国际旅行社26家。国家A级旅游区(点)24个,其中5A级1个,4A级10个。 会展:共举办展会96个,比上年增长4.3%;展览面积95.7万平方米,展会平均规模接近1万平方米。参展企业24746家,增长14.6%,其中海外参展企业1869家;到会参展商88456人,增长18.4%。参观人数544.6万人次,其中海外参观人数4.6万人次。 九、金融、证券和保险 截至年末,全市金融业拥有分行(分公司)级以上金融机构89家,其中银行46家,保险公司28家,证券公司2家,期货交易所及经纪公司5家。金融资产总计7676.9亿元,增长21.7%;金融从业人员5万余人。 银行:存贷款余额大幅增长。全市银行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年末余额5535.2亿元,比年初增加1082.4亿元,增长24.3%。其中,居民储蓄存款年末余额2476.3亿元,比年初增加544.3亿元,增长28.2%。本外币贷款余额4062.7亿元,剔除农行剥离不良资产因素,可比口径比年初增加738.5亿元,增长21.6%。不良贷款率3.7%,比年初下降4.1个百分点。全市银行间外汇市场共开放246场,办理外汇交易1386笔,成交金额折合11.3亿美元。英国渣打银行获准筹建大连分行,美国花旗银行落户大连;大连银行获准在北京市设立分行;新成立庄河汇通村镇银行、瓦房店长兴村镇银行2家村镇银行。截至年末,全市拥有分行级以上银行业金融机构46家。 保险:保险业快速发展。实现保费收入107.4亿元,比上年增长30.9%,为近6年来大连保险市场增长最快的一年。其中财产险27.3亿元,增长4.2%;人身险80.1亿元,增长43.4%。支付各类保险赔款及给付41.3亿元,增长24.5%。其中,财产险15.5亿元,下降0.3%;人身险25.8亿元,增长46.3%。全市保险深度(保费收入占GDP比重)为2.8%,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保险密度(人均保费收入)1755元,比上年增加328元。本市首家内资保险法人公司百年人寿获批筹建,3家内外资保险机构落户大连。截至年末,全市拥有法人保险机构2家,省级分公司26家;资产总额254.3亿元,增长22.8%。 期货:期货市场实现跨越式发展。大连商品交易所期货合约成交量6.4亿手,比上年增长71.9%,交易量占全国期货交易的46.8%,居全球第十位,连续9年居全国首位。其中,黄大豆一号、豆粕、玉米合约的成交量分别为2.3亿手、1.6亿手和1.2亿手,成交量均居国内期货市场各品种前5位。期货合约成交额27.5万亿元,增长130.5%,交易额占全国期货交易的38.2%。截至年末,全市共有期货经纪公司5家,异地期货经纪公司大连营业部58家。 证券:资本市场融资能力进一步增强。年内5家企业境内外上市,另有2家上市公司实现再融资,全年资本市场直接融资83亿元,是上年的1.5倍。全市共有上市公司31家,其中境内21家,境外10家。境内有纯A股公司18家,纯B股公司2家,发行A、B两种股票的公司1家。截至年末,全市拥有证券公司1家,证券分公司1家,证券营业部40家,证券服务部2家。 十、 科技和质量技术监督 高新技术:全市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3130亿元,比上年增长30.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产品产值2185亿元,增长22.1%。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802亿元,比上年增长33.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605.1亿元,增长35.9%。投入研发经费1960万元,分别启动了风力发电传动系统、重大装备轴承和LED照明等3个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试点工作。光洋科技开发的“PAC智能控制系统”在药品包装生产线领域成功应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多轴联动高速龙门式加工中心系列产品”进展顺利,制造出“动梁可交换工作台可换头五面体龙门加工中心”等3台样机,并签订了销售合同。大连化物所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建设进展顺利,筹建完成燃料电池及储能等10个研究部门,能源化工楼已实现封顶。本市被科技部批准为首批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城市。路明集团“幔态LED显示屏”、长城光电“LED照明驱动芯片及动态灯光控制系统”等光电领域自主创新产品成功应用于北京奥运场馆建设。 科技创业:新增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3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5家。截至年末,全市共有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33家,其中国家级6家,省级6家;孵化面积超过160万平方米。首次设立大连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创业专项资金,支持在孵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成长。成功举办中国(大连)科技企业孵化器国际论坛及研讨会。大连理工大学技术转移中心被科技部认定为首批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 科技成果:大连理工大学“硬脆材料复杂曲面零件精密制造技术与装备”项目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本市8个科技项目分别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7个项目获得省级科技奖励,132项获得市级奖励。全年共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385项,重点实施了高档数控机床、光电子等8个自主创新专项。发明专利申请1926件,比上年增长20%;专利授权3507件,增长19%。 国际科技合作:成功举办堪称生物技术领域“奥林匹克”的第13届国际生物技术大会暨展览会,来自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0名中外科学家参加会议。大连雪龙集团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与澳大利亚、日本、美国等开展科技合作,获得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专项资金支持。齐二瓦机公司被科技部授予“大连国家级装备制造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称号。富生制药公司研发的中医药现代化技术等一批国际合作项目取得重要突破。 质量技术监督: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全年共对3160家企业生产的3910个批次产品进行了抽样检验,平均合格率为93.8%。为本市380家食品及相关企业换发食品生产许可证460张,全市食品生产加工获证率达到62.9%。国家和省级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抽查农资、建材等7类产品、120批次,合格率为82%;市级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抽查农资、建材、电气等产品40批次,合格率为97.5%。杜绝67起质量问题产品流入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