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保险业务较快发展。全年实现保费收入205.5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其中,寿险收入140.7亿元,增长10.5%;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收入16.3亿元,增长4.6%;财产险收入48.5亿元,增长21.8%。全年支付各类赔款和给付总额48.6亿元,比上年增长26.4%。其中,寿险给付17.4亿元,增长37.2%;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赔款5.0亿元,增长23.2%;财产险赔款26.2亿元,增长17.8%。 12、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省各级各类教育进一步发展。全年研究生培养单位招生1.7万人,在学研究生4.3万人,毕业生7051人。普通高等教育招生18.4万人,在校生58.3万人,毕业生11.6万人。中等职业教育招生14.6万人,在校生41.2万人,毕业生10.5万人。全省普通高中招生25.9万人,在校生68.5万人,毕业生17万人。全省普通初中招生50.7万人,普通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99.6%,在校生167.5万人,毕业生58.3万人。普通小学招生41.6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7%,在校生279.4万人,毕业生51.2万人。特殊教育招生738人,在校生8539人。幼儿园在园幼儿67.3万人。 科学研究开发及产业化取得较大进展。年末,全省科学研究开发机构1300个,从事科研活动人员16万人,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11.7万人。全年全省科技经费支出188亿元,其中,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99亿元,比上年增长20%。全年共取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4175项,其中,基础理论成果203项,应用技术成果3667项,软科学成果305项。全年受理专利申请14695件,比上年增长8.5%;授权专利5749件,增长1.6%。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1.1万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75亿元,比上年增长21%。 综合技术服务进一步加强。年末全省有产品检测实验室81个,国家检测中心3个。全省有质量认证机构1个,产品认证机构1个,已累计完成对全省4604个企业的产品认证。有法定计量技术机构159个,全年强制检定计量器具209.7万台件。全省有气象雷达观测站点5个,卫星云图接收站点11个。地震台站51个,地震遥测台网5个。海洋观测、监测站点7个。 13、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新闻、出版和广播影视业较快发展。年末全省有艺术表演团体74个,文化馆103个,艺术馆22个。年末全省有公共图书馆128个,博物馆35个。全省有广播电台15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8.1%。全省有电视台16座,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8%;有线电视用户470.4万户。全年出版全国性和省级报纸6.2亿份;期刊出版量1.1亿册;图书出版量1.5亿册。年末全省有档案馆149个,已开放各类档案187万卷(件)。 卫生事业稳定发展。年末全省共有卫生机构1.3万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015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17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113个。医院、卫生院病床床位15.9万张,比上年下降0.1%。全省有卫生技术人员21.1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9.3万人,比上年增长1.5%;注册护士7.2万人,下降0.3%。年末全省有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29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卫生技术人员0.8万人,比上年增长6.4%。卫生监督检验机构32个,卫生监督检验机构卫生技术人员0.1万人,比上年增长59.8%。年末全省有乡(镇)卫生院490个,床位1.1万张,卫生技术人员1.2万人。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在第28届雅典奥运会上,我省运动员取得了4块金牌、1块银牌、4块铜牌的好成绩。全年在国内外的各项比赛中,我省运动健儿获得了12个世界冠军、17个亚洲冠军、101个全国冠军。3人4次创、超4项世界纪录,5人4次创4项全国纪录。全年发行体育彩票5.4亿元,其中,足球彩票3.3亿元,共筹集资金1.9亿元。 14、人口和就业 根据2004年人口抽样调查推算,年末全省总人口4217万人。全年全省出生27.5万人,出生率6.5‰;死亡23.6万人,死亡率5.6‰。全年净增人口3.9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0.9‰,比上年下降0.2个千分点。按城乡分,城镇人口2361.5万人,占总人口的56%;乡村人口1855.5万人,占44%。按性别分,男性人口2115万人,占总人口的50.2%;女性人口2102万人,占49.8%。按年龄分,0—14岁人口611.5万人,占总人口的14.5%;15—64岁人口3230.2万人,占76.6%;65岁以上人口375.3万人,占8.9%。 年末纳入统计制度的全省从业人员2090.5万人,比上年末增长3.5%。其中,城镇从业人员1006.7万人,增长0.4%;乡村从业人员1083.8万人,增长6.6%。据劳动部门统计,年末全省城镇登记失业人员68.2万人,比上年末减少3.8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6.4%,下降0.3个百分点。 15、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生活继续改善。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07.6元,比上年增长10.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6%;人均消费支出6543.3元,增长7.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9%。农民人均纯收入3307元,比上年增长12.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1%;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073元,增长10.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3.5%。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40.4%,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46.4%。年末农村贫困人口112.4万人,比上年末减少39.7万人。 城乡居民居住条件改善。据住户调查,年末全省城镇居民人均现住房总使用面积15.7平方米,比上年末增加0.5平方米;农村居民家庭人均住房面积23.9平方米,比上年末增加0.3平方米。 社会保障继续加强。年末全省参加基本养老保险1099.7万人,比上年末增长2.9%,其中,职工766.6万人,离退休人员333.1万人。全省参加失业保险616.2万人,比上年末下降1%。全省参加基本医疗保险782.5万人,比上年末增长11.9%,其中,职工535.5万人,离退休人员247万人。全省企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离退休人员308.3万人,领取失业保险金81.7万人。全省共有151.3万城镇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 社会福利事业较快发展。年末全省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有床位7.0万张,收养各类人员4.9万人。城镇建立各种社区服务设施8458个,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566个。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15.3亿元,筹集社会福利资金5.3亿元,直接接受社会捐赠7881万元。 16、环境保护 在监测的全省河流断面中,满足Ⅲ类标准的断面比例为零;满足Ⅳ类标准的断面比例为5.6%;满足Ⅴ类标准的断面比例为8.3%;满足超过Ⅴ类标准的断面比例为63.9%。 近岸海域水质有所好转。全省近岸海域功能区达标率78.5%,比上年上升1.6个百分点。主要污染指标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化学需氧量浓度分别比上年下降26.8%、10.6%和3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