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林郭勒盟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1-01 锡林郭勒盟统计局

重点项目建设对投资的拉动作用明显。全盟完成额在2000万元以上的项目44个,完成投资额303600万元,占全部投资的57.6%。当年开工建设的安业至公主埂省际大通道、上都电厂一期工程、朝布椤多金属矿开采、兰旗至白旗输变电工程、兰旗至锡林浩特输变电工程以及国债资金支持建设的全盟生态建设工程和电力城网、农网改造等重点项目。有力地支撑了全盟固定资产投资的快速增长。

投资效益明显提高。全盟建成投产项目346个,项目建成投产率69.2%,新增固定资产325482万元,比上年增长35.7%,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62.4%。新增生产能力主要有:原油开采8万吨,原煤开采9万吨,新改建公路563公里,新增学生席位2104个,各类学校建筑面积7684平方米。

五、交通和邮电业

交通客货需求平稳增长,邮电通讯业快速发展。全年交通邮电完成增加值48497万元,增长9.4%。公路货运周转量11692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0.2%;公路客运周转量99933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3.6%。等级公路里程7575公里,新增77公里。其中,黑色路面2737公里,新增148公里。

电信市场竞争格局基本形成,业务总量迅速增长。全年邮政电信业务总量完成41461万元,增长25.1%,其中电信业务总量完成38521万元,增长27.4%。邮政业务总量完成2940万元,增长0.9%。移动电信业务量完成19595万元,增长34.8%;锡盟通信业务量完成14021万元,增长15.3%;联通业务量完成4872万元,增长44.4%;中国电信业务量完成33万元。全盟电话用户总数225628户,同比增长35.1%,其中城市电话用户181439户,乡村电话44189户。公用电话点10785个。移动电话用户15.2万户,电话普及率(包括固定和移动电话)41部/百人。全年函件318.45万件,增长6.13%。特快专递6.14万件,增长32.89%。年末互联网用户28362户,其中注册拨号用户9507户,非注册拨号用户12806户,专线用户64户。

六、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运行平稳。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1亿元,比上年增长10.9%,按行业分:批零贸易业31.07亿元,同比增长10.3%;餐饮业3.1亿元,增长17.7%;其他零售总额0.9亿元,增长9.9%。按地区分:城镇零售额28.7亿元,增长11.2%;农村牧区零售额6.5亿元,增长9.8%。

七、对外贸易和旅游业

对外贸易进一步好转。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31694万美元,比上年下降1.8%。其中,出口总额3723万美元,增长15.5%,进口总额27971万美元,下降5.7%。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全年引进盟外资金175376万元,同比增长116.4%;直接利用国境外资金1021万美元,增长17.6%。

草原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全年共接待游客115.9万人次,其中,国内游客92.73万人次,国际游客23.17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48722万元,旅游外汇收入7441万美元。

八、金融和保险业

金融存贷结构不断优化。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7.1亿元,比上年增长17.2%。其中,企业存款13.8亿元,增长14.4%;城乡居民储蓄存款46.1亿元,增长17.3%。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50.3亿元,增长26.4%,其中短期贷款余额28.4亿元,增长27.0%;中期流动资金贷款余额0.4亿元,下降64.4%;中长期贷款余额21.1亿元,增长30.7%,特别是居民个人贷款增长较快,居民个人中长期贷款余额101820万元,增加26628万元,增长35.4%,为同期新增贷款总额的25.5%。全年银行现金收入297.1亿元,银行现金支出317.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4.7%和42.9%,收支相抵后,货币净投放20.6亿元,同比增长21.3%。

保险业稳步发展。保险机构全年保费收入14529万元,比上年增长26.4%。其中,人身险保费收入10498万元,增长35.1%;财产险保费收入4031万元,增长8.1%。全年赔保额2140万元,下降2.0%,其中人身险赔款498万元,增长12.9%,财产险赔款1642万元,下降5.8%。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在改革调整中快速发展,民族教育进一步得到加强。通过改革调整,将盟教育学院、盟广播电视大学、盟卫生学校、盟财贸学校合并组建为锡林郭勒职业学院,拥有在校生3325人,教职工547人,其中专任教师316人;普通中等专业学校2所(锡盟牧业学校、锡盟牧机学校),在校生1185人,教职工275人,其中专任教师143人;普通中学51所,在校生51498人,毕业生15570人;职业中学20所,在校生10180人,毕业生3037人;小学212所,教学点119个,在校生70107人,其中少数民族在校生24600人。全盟适龄儿童入学率99.99%。

科学技术事业稳步发展。全盟有7项科研成果通过盟级以上正式鉴定验收,其中荣获自治区奖励1项。全年签订技术合同501份,成交额3090万元,技术交易额196万元。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进一步发展。现有爱国主义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和科普教育基地64个,苏木乡(镇)文化站117个,嘎查村综合文化活动室基本普及。各类文化体育市场经营网点达到830余家,全盟13支文化表演团体创排新节目8台,送文艺下乡演出756场,观众16.9万人次,盟旗两级文化单位组织的文化下乡活动23次。目前全盟拥有各类文化事业机构54个,公共图书馆12个,藏书23.9万册;文化馆(群艺馆)13个;文物保护管理站(所)12个,馆藏文物达3000余件(套);城镇电影院14座,城镇电影放映718场。调频发射台81座,无线广播覆盖率88%。卫星地面接收站台9157座(含个体),电视发射差转台194座,有线电视用户7.47万户,电视覆盖率90.2%。《锡林郭勒日报》汉文版日发行量7800份,蒙文版3000份,《草原都市》日发行量625份。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全盟医疗卫生机构191个,其中医院34所,农村牧区卫生院118所,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4个,妇幼保健机构13个,专科疾病防治院1所,医学研究机构1所,采供血机构1个。医疗机构拥有病床2643张,其中医院拥有病床1634张,农村牧区卫生院拥有病床554张。年末全盟拥有各类卫生技术人员4250人,其中执业医师1997人。

体育事业取得好成绩。全盟拥有普通业余体校5所,专职教练员38名,开设国际式摔跤、柔道、射击等6个体育项目。全年举办盟旗级各类竞赛84次,参加运动会的运动员人数6720人次,农牧区体育活动180余次。《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在学校施行面100%,达标率96%。年内我盟运动员在自治区举办的青少年国际式摔跤、射击及全国第七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等比赛上夺得了9金8银6铜的好成绩。

十一、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全盟拥有自然保护区9个,其中,国家级保护区1个,自治区级保护区4个。自然保护区面积19251平方公里,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10786平方公里。各级环境监测站4个,环境监测人员38人,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2个,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投资总额713.9万元。草原生态建设和防沙治沙力度进一步加大,休牧、禁牧、轮牧面积达到1.3亿亩,占可利用草场面积的48%,较上年增加9600万亩,完成沙源治理303万亩,退耕还林80万亩,较上年分别增长41.6%和60%。草畜平衡制度全面推行,草原监理体系逐步健全规范,草原生态环境有所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