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林郭勒盟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1-01 锡林郭勒盟统计局

投资结构进一步偏重一、二产业。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42243万元,增长34.3%;第二产业完成80351万元,增长51.0%;第三产业完成184632万元,增长17.0%。投资重点进一步向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电力和工业技术改造方面倾斜。农林牧渔水利投资47795万元,增长32.6%;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24925万元,增长19.1%;电力投资27196万元,增长5.1倍;以新建和技改为重点的工业投资49072万元,增长31.0%。

重点项目建设取得新进展。全年有54个重点项目开工建设,17个重点项目竣工,全年总投资24.3亿元。锡桑铁路、锡林浩特机场飞行区改扩建、207国道、101、304省道改造等项目全部如期竣工,蒙西电网至白旗220千伏、乌里雅斯太至朝不楞多金属矿110千伏输变电工程相继投入运行,二期农网改造工程进展顺利。

投资效益明显提高。全盟建成投产项目210个,项目建成投产率71.2%,比上年提高5.1个百分点;新增固定资产239892万元,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78.1%,比上年提高9.7个百分点。新增生产能力主要有:新改建公路670公里,新增原油开采能力8万吨,学校建筑面积58923平方米,新增学生席位12400个。

五、交通和邮电业

交通客货需求平稳增长,邮电通讯业持续快速发展。全年交通邮电完成增加值45297万元,增长14.0%。公路货运周转量101360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8.9%;公路客运周转量96470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6.7%。公路里程7498公里,新增266公里。其中,黑色路面2636公里,新增709公里。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完成32746万元,增长15.1%,其中电信业务总量完成29833万元,增长18.3%,邮政业务总量完成2913万元,下降10.1%。电话用户总数167009户,同比增长22.9%,其中城市电话用户132657户,乡村电话34352户。公用电话点7716个。固定电信业务总量累计完成12160万元。移动电话用户121275户,同比增长86.6%。移动电信业务量累计14532万元,同比增长23.8%。联通业务收入完成3375万元,增长53.4%。电话普及率(包括固定和移动电话)31部/百人。全年函件300.1万件,下降29.9%;特快专递4.6万件,增长4.5%。邮政业务总量完成2913万元,比上年下降10.1%。年末互联网用户15640户,比上年增长1.4倍,其中注册拨号用户7189户,非注册拨号用户8400户,专线用户51户。

六、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活跃,物价平稳。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3亿元,比上年增长11.0%,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1.3%。按行业分:批零贸易业25.0亿元,同比增长11.4%;餐饮业2.7亿元,增长13.0%;制造业1.8亿元,增长8.4%;农业生产者2.5亿元,增长7.4%;其他完成0.3亿元,增长8.6%。按地区分:城镇零售额26.4亿元,增长11.4%;农村牧区零售额5.9亿元,增长9.1%。

七、对外贸易和旅游业

对外贸易进一步好转。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3575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3%。其中,出口总额12984万美元,增长10.1%,进口总额22774万美元,下降0.1%。在出口中,二连边境贸易出口12519万美元,盟内出口465万美元。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全年引进盟外资金81036万元,同比增长29.2%;直接利用国境外资金868万美元,比上年下降44.3%。

草原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全盟共接待游客66.8万人次,增长10.0%,其中,国内游客42.8万人次,增长15.6%,海外游客24.0万人次,增长1.3%。国内旅游收入4872万元,比上年增长15.0%,创汇8238万美元,同比增长20.6%。

八、金融和保险业

金融运行相对平稳。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7.2亿元,比上年增长14.8%。其中,企业存款12.1亿元,增长21.0%;城乡居民储蓄存款39.3亿元,增长14.1%。年末全盟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39.8亿元,增长21.9%。其中短期贷款余额223822万元,增长13.4%;中期流动资金贷款余额11337万元,下降42.4%;中长期贷款余额161345万元,增长49.1%,特别是居民个人贷款增长较快,居民个人中长期贷款余额74956万元,增加25866万元,增长52.7%,为同期各项新增贷款总额的36.4%。全年银行现金收入205.4亿元,银行现金支出222.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7.1%和26.7%,收支相抵后,货币净投放17.0亿元,同比增长21.9%。

保险业稳步发展。保险机构全年保费收入11498万元,比上年增长26.0%。其中,人身险保费收入7770万元,增长39.0%;财产险保费收入3728万元,增长5.4%。全年赔保额2184万元,下降15.5%,其中人身险赔款总额441万元,增长16.1%,财产险赔款1743万元,下降21.0%。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在改革调整中快速发展,民族教育进一步得到加强。全盟大专院校2所,招生人数681人,毕业生829人,年末在校学生1982人,其中少数民族在校生818人(蒙古族775人);成人中等专业学校4所,其中函授部1个,在校生99人,其中少数民族在校生36人(蒙古族20人)。毕业生658人;普通中等专业学校4所,招生人数523人,毕业生610人,在校生2172人,其中少数民族在校生1365人(蒙古族1290人);普通中学57所,在校生55258人,其中少数民族在校生25144人(蒙古族22683人);职业中学19所,在校生12591人,其中少数民族在校生3783人(全部是蒙古族);小学225所,教学点153个,在校生73990人,其中少数民族在校生26301人(蒙古族23498人)。全盟适龄儿童入学率98.8%。

中小学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全年普通中小学新增校舍53119平方米,危房比例控制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图书馆藏书量小学达到86.1万册,普通中学达到65.4万册。

科学技术事业稳步发展。全盟有7项科研成果通过盟级以上正式鉴定验收,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承担自治区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8项。全年签订技术合同544份,技术承包项目58项,成交额3545.3万元,技术交易额253.4万元。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全盟继续实施“锡林郭勒新世纪文化体育工程”,全面加强了基层文化体育建设,嘎查村文化室已基本普及。文化活动进一步活跃,盟内共举办大型文化活动20次。全盟12支艺术表演团体创排新节目13台,其中盟民族歌舞团排演2台。送文艺下乡演出478场,观众18.5万人次。城镇电影放映823场,城乡流动电影下乡放映2105场,其中科教片1455场。盟旗两级文化单位组织的文化下乡活动6次,其中送书7400册。目前全盟拥有各类文化事业机构175个,公共图书馆12个,藏书28.5万册;文化站113个。调频发射台81座,无线广播覆盖率87.9%;卫星地面接收站台6461座(含个体),电视发射差转台194座,有线广播电视站12座,有线电视入户4.4万户,电视覆盖率90.16%。《锡林郭勒日报》汉文版日发行量8495份,蒙文版3505份;《草原都市》日发行量625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