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0-01-01 通辽市统计局

十三、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随着各项增加居民收入措施的落实、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农畜产品价格上涨以及减免农业税等惠农政策的实施,城乡居民收入有了明显提高。

全市在岗职工年人均工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2006年达到13908元,比上年增加2228元,增长19.1%,其中:国有单位人均13995元;集体单位人均12376元;其他单位人均13861元。

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582元,比上年增长11.7%;人均生活消费支出6952元,增长10.7%。农牧民人均纯收入3794元,增长14.4%;人均消费支出2212元,增长10%。

居民住房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18.85平方米,比去年增加1.82平方米;农牧民人均居住面积20.51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57平方米,高于城镇居民1.66平方米。

社会保障事业进一步巩固提高。全市养老保险企业职工及个体劳动者参保人数为16.82万人,全年征缴养老保险费3.94亿元。全市所有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及部分企业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的职工及离退休人员达23.47万人,比上年增长1%,参保率稳步提高。

社会福科事业继续发展。全市拥有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92个,其中:社会福利院2个,光荣院3个,农村敬老院83个。拥有床位3009张,年末在院人数2056人。全市社会保障机制进一步健全,城市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达到68409人,有27687户低收入家庭得到救助;农村有9925人得到定期救济。

注: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据。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