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市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新增生产能力:年产2.5万吨电解铝;程控交换机511万线/年;年加工肉制品4.5万吨生产能力;年产中成药30吨;年产软饮料730吨;新建一级公路4公里,二级公路291公里,改建公路465公里;民航机场跑道1条。 五、交通、邮电 交通客货运输需求平稳,邮电通信业持续快速增长。全年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完成增加值14.7亿元,比上年增长14.0%。 全年铁路完成货运周转量28389百万吨公里,比上年增加362百万吨公里,客运周转量2556百万人公里,增加122百万人公里;公路货运周转量1979百万吨公里,比上年增加7百万吨公里,客运周转量1247百万人公里,比上年增加16百万人公里。民航货运量5.3吨,比上年增加2.3吨,客运量4679人,比上年有所下降。 邮电通信业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收入4.8亿元,比上年增加5千万元。年末局交换机容量19.67万门。邮政机构149个,邮路总长度3841公里,农村投递路线15887公里。固定电话用户25.5万户,比上年增加3.8万户,增长17.5%。其中市内住宅电话用户11.4万户;乡村住宅电话用户9.7万户。据城乡住户调查资料显示,百户城镇居民拥有固定电话85部;百户农牧居民拥有固定电话28.3部。 六、国内贸易 2002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56.2亿元,比上年增长12.4%。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23.9亿元,增长12.3%;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32.4亿元,增长12.9%。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41.3亿元,增长14.1%;餐饮业6.0亿元,增长19.3%;其它行业9.2亿元,增长1.9%。 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经济效益状况有所改善。全年商品销售总额8.0亿元,其中:批发企业7.8亿元,零售企业0.17亿元。 国有企业7.8亿元,其它企业0.17亿元。企业商品销售成本5.8亿元,企业主营利润0.3亿元;利润总额0.06亿元。 七、对外经济 2002年全市对外贸易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5902万美元,同比增加3456万美元,增长1.4倍。其中进口总额734万美元,同比下降30.0%;出口总额5168万美元,同比增长2.69倍。进出口相抵,实现贸易顺差4434万美元,同比增长11.4倍。出口总额突破5000万美元大关,创历史最高水平。对外贸易伙伴已发展到20个,比上年增长了53.9%。香港、韩国、日本仍是我市的主要出口市场。 一般贸易、加工贸易出口均保持大幅增长。全年一般贸易出口4307万美元,同比增长4.34倍;加工贸易出口861万美元,同比增长45%。 从出口商品种类来看,粮油产品出口3550万美元,增长10.9倍;有色金属出口757万美元,同比增长43.6%;非金属制品出口219万美元,同比增长2.5倍;木材出口180万美元,同比增长60.9%。 利用外资形势见好。全市共实施国内横联项目550项,引进外资21.8亿元,其中区外19亿元;新批“三资”企业9家,项目总投资达到1635.5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55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9.3%。 八、金融、保险业 全市金融机构存贷款稳定增长。年末全部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11.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5%,增幅比上年高1.4个百分点。其中企业存款22.8亿元,增长23.9%;城乡居民储蓄存款72.1亿元,增长12.7%。全部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56.1亿元,增长5.6%,低于各项存款增幅11.9个百分点。其中短期贷款125.1亿元,下降1.3%;中长期贷款28.5亿元,增长45.4%。 保险业不断发展壮大。全年保费收入23976万元,比上年增长35.4%。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6951万元;寿险保费收入15526万元;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4881万元,其中财产险赔款3206万元,增长5.5%;意外伤害及健康赔款720万元,赔付率48.0%;寿险赔款及给付955万元。 九、文化、教育和卫生 年末全市有艺术表演团体8个,文化馆9个,群众艺术馆1个,公共图书馆9个,博物馆3个。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36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86.5%,比上年增加3.1个百分点,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188座,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85.1%,比上年增加3.5个百分点。有线电视覆盖面不断扩大,包括农村MMDS网用户在内,全市有线电视用户已达7.38万户,比上年增长4.5%。 2002年我市教育事业稳步发展,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进一步提高,学生辍学率明显下降。全市普通高等学校1所,本专科招生4300人,在校生11067人;普通高中30所,专任教师2216人,招生14205人,在校生37646人;初中235所,专任教师9515人,招生45908人,在校生144662人,初中入学率94.3%,比上年度提高0.9个百分点。升学率40.4%,比上年提高了4.8个百分点,全市初中辍学率由上年的5.60%下降到2.34%,下降了3.26个百分点;普通小学1543所,专任教师18901人,招生53191人,在校生263182人,小学入学率99.4%,比上年度提高0.7个百分点,升学率96.7%,比上年提高5.2个百分点。特殊教育学校1所,招生77人,在校生505人。幼儿园16所,招生33678人(其中学前班32068),在校生36261人(其中学前班33062)。 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307个;床位5817张,其中医院、卫生院床位5607张;卫生技术人员9787人,其中医师5101人,注册护士2192人。在全市卫生机构中,专科疾病防治机构10个,卫生技术人员275人;妇幼保健机构9个,卫生技术人员382人;农村牧区共有卫生院160个,床位1731张,卫生技术人员3271人;采供血机构1个,卫生技术人员33人。 十、环境保护 环保事业发展加快,全民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年末全市环保系统职工共有211人,环保机构17个。环境监测站5个,环境监测人员84人。自然保护区55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2个。自然保护区面积4848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8.1%。生态示范区2个,其中国家级1个,自治区级1个。建成环境噪声达标区2个,达标区面积9.12平方公里,年内设立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执行率达100%,环境法制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年末,全市工业污染治理项目投资403.9万元,本年施工的污染治理项目15个,本年完成工业污染治理投资271.9万元,其中废气治理项目完成231.9万元;废水治理项目完成40万元。 十一、人口 年末全市总人口306.92万人。年出生人口2.90万人,出生率为9.5‰,年死亡人口1.14万人,死亡率为3.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8‰,比上年低0.2个千分点;在总人口中,农业人口234.24万人,非农业人口72.68万人;乡村人口220.73万人,占71.9%,城镇人口86.19万人,占28.1%;蒙古族人口137.19万人,占44.7%;男性人口156.41万人,女性人口150.51万人,男女性别比为1.0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