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1-01 内蒙古统计局

工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63.84,比上年提高28.8点;实现利润123.89亿元,比上年增长89.6%。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57.11亿元,增长1.09倍;亏损企业亏损额下降7%。

建筑业生产快速增长。全年建筑业增加值316.81亿元,比上年增长18.6%。全区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建筑施工企业655个,施工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381.3万平方米,其中实行投标承包面积1943.65万平方米,占全部施工面积的81.6%;竣工房屋面积1357.8万平方米,增长8%;全年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实现利润3.48亿元,实现税金7.47亿元。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趋缓。部分行业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得到遏制,全区各类开发区占用土地得到有效治理。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809.26亿元,比上年增长49.6%,增幅比上年回落19.5个百分点。其中,城镇以上单位固定资产投资1715.05亿元,增长53%。从投资主体看,国有经济单位投资880.18亿元,增长39.6%;集体经济单位投资34.40亿元,增长4.1%;城乡个人投资79.82亿元,增长15.8%;其他经济类型单位投资814.86亿元,增长70.9%。按投资管理渠道划分,基本建设投资1223.77亿元,增长56.6%;更新改造投资263.49亿元,增长48.1%;房地产开发投资111.38亿元,增长22.5%;其他投资116.41亿元,增长64.3%。按项目隶属关系分,地方项目完成投资1659亿元,增长56.4%;中央项目完成投资150.26亿元,增长2.1%。投资自主机制作用明显增强,企业、地方自筹和民间投资比重显著提高。全年城镇单位固定资产投资中自筹和其他资金所占比重由上年的68.3%提高到73.7%。

投资结构明显改善。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长较快,全年城镇以上单位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农林牧渔)投资73.84亿元,增长24.5%;第二产业投资893.54亿元,其中工业投资892.29亿元,分别增长78.7%和76%;第三产业投资618.37亿元,增长44.1%。西部大开发重点投资中农林牧渔和水利业投资110.16亿元,增长14.4%,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403.88亿元,增长1.2倍,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投资253.80亿元,增长31.2%,以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的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100.53亿元,增长37.8%。

重大项目建设得到加强。全年完成投资亿元以上的重点项目263个,其中建成投产74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14.37亿元,占城镇以上单位固定资产投资的47.5%。新开工建设了霍林河一号露天矿扩建、准格尔黑岱沟露天矿扩建、胜利煤田一号露天矿和达拉特电厂四期、河西电厂、元宝山电厂四号机组、通辽电厂三期等一批能源项目;产业升级和技术改造中,呼和浩特市汉鼎光电项目加快建设,包钢5号高炉、霍林河煤业集团10万吨电解铝等项目建成投产;重化工业新开工建设神华集团煤制油、天野化工原料线路改造等项目;还有蒙牛四期、草原伊盛和内蒙古小肥羊餐饮有限责任公司肉食加工等一批农畜产品加工项目建成投产。

投资效果明显。全年城镇以上各种经济类型单位全部建成投产项目537个,项目建成投产率65.7%;新增固定资产876.14亿元,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51.1%。新增主要生产能力或工程效益有:原煤2405万吨,生铁438.5万吨,炼钢 93万吨,热轧钢材40.3万吨,发电装机容量451.39万千瓦。城镇住宅竣工面积 1081.92万平方米,其中商品房住宅竣工面积478.6万平方米,商品房住宅销售面积530.91万平方米;农村牧区竣工住宅729万平方米。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稳中趋旺。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91.96亿元,比上年增长22.7%,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实际增长19.5%。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563.82亿元,增长25.4%;县的消费品零售额200.36亿元,增长20.3%;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127.78亿元,增长15.4%。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718.89亿元,增长21.4%;餐饮业零售额134.55亿元,增长35.6%;其他行业零售额38.53亿元,增长9.1%。

市场消费结构升级明显加快。全年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实现商品销售收入128.72亿元,比上年增长34.8%。消费结构呈现三个明显变化趋势,餐饮业持续升温,餐饮业零售总额增长最快达35.6%;汽车、居住、家庭装饰和旅游等消费不断扩大,全年限额以上批发贸易零售额中,汽车类零售额增长58.5%,家具类增长28.2%;家电和通讯类消费品升级步伐加快,全年限额以上批发贸易零售额中通讯器材类增长38.9%,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6.3%。

大型商品交易市场活跃。商业布局和经营业态调整步伐明显加快,企业市场竞争不断强化,专业性市场发展较快。全年亿元以上交易市场商品成交额 170亿元,比上年增长73.5%。各类大型连锁超市、仓储式商场、专卖店等新型商业发展势头强劲。

六、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快速发展。全年海关统计的全区外贸进出口总额40.4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1.6%。其中出口总额16.8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7.4%;进口总额23.6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1.5%。

利用外资规模明显扩大。全年新批准外商直接投资企业195家,比上年增长32%;合同外资额27.1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3倍;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6.2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0%。

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取得新进展。全年共签订国外工程承包、劳务合作及境外投资协议合同金额5.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4倍;完成营业额608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2倍。全年外派劳务4253人次,比上年增长64.9%。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业

交通运输业快速增长。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运量60423.9万吨,比上年增长13.2%。其中,铁路17725.3万吨,增长19.5%;公路42697万吨,增长10.8%;民航1.6万吨,增长45.5%。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周转量1441.4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2.6%。其中,铁路1171.4亿吨公里,增长12.9%;公路269.8亿吨公里,增长11.6%;民航0.2亿吨公里,增长30%。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客运量28727.9万人,增长19.9%。其中,铁路3009.1万人,增长7.8%;公路25510万人,增长22.5%;民航208.8万人,增长51.3%。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旅客周转量290.2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29.9%。其中,铁路108.6亿人公里,增长24.7%;公路155.3亿人公里,增长27.2%;民航26.3亿人公里,增长85.7%。

邮电通信业保持快速发展。全年邮电业务总量(2000年不变价)232.2亿元,比上年增长1.14倍。其中,电信业务总量223.6亿元,增长1.24倍;邮政业务总量8.60亿元,增长1.2%。年末局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420.70万门,增长13.5%;年末本地网固定电话用户499.60万户,增长16.2%。其中,城市电话用户397.30万户,增长15.1%;乡村电话用户102.30万户,增长20.4%。其中公用电话点26.22万户,增长56%。年末移动电话用户594.60万户,增长24.1%。年末全区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1094.2万户,比上年末增加185.1万户,全区电话普及率(包括固定和移动电话)达到45.62部/百人,增长19.1%。年末全区计算机互联网用户55.2万户,增长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