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0-01-01 内蒙古统计局

外商直接投资出现恢复性增长。新批准外商直接投资企业95个,比上年增长39.7%;合同利用外资2.60亿美元,增长33.4%;实际利用外资1.10亿美元,增长18.9%。年末全区注册的“三资”企业874户。

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取得新进展。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合同金额5157万美元,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2549万美元。

八、金融、证券和保险业

金融运行相对平稳。年末全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270.13亿元,比年初增加180.95亿元,增长16.6%。其中,企业存款余额304.12亿元,比年初增加50.09亿元,增长18.1%;城乡储蓄存款余额875.74亿元,比年初增加78.91亿元,增长9%,居民储蓄存款增势趋缓,一部分投向证券、保险和购房。年末全区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340.74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年初增加147.23亿元,增长10.1%。其中,短期贷款余额851.27亿元,比年初增加66.08亿元;中期流动资金贷款余额86.86亿元,比年初增加35.99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375.12亿元,比年初增加40.64亿元。金融机构现金收入4138.75亿元,现金支出4330.0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0.9%和20.3%,收支相抵后,货币净投放191.31亿元,增长9.3%。

证券筹资成倍增长。年末全区拥有上市公司19户,比上年增加5户。全年在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发行A股5只,筹资24.10亿元;配股3只,筹资8.48亿元。通过发行、配售股票共筹集资金32.58亿元,成为历年我区上市公司筹资最多的一年,占全区上市公司累计筹资总额的32.4%。

保险事业快速发展。全区保险业保费收入21.47亿元,比上年增长13.7%。其中,财产险收入8.08亿元,增长5.3%;人寿险收入13.39亿元,增长19.5%。保险业赔付额达7.91亿元。其中,财产险赔付3.90亿元,下降1%;人寿险赔付4.01亿元,增长0.5%。

九、科技技术和教育

科技事业稳步发展。科技队伍稳定增加,年末全区从事科研活动人员达3.80万人,比上年增长11.8%,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2.50万人。科技经费投入力度加大,全区科技经费支出7.80亿元,比上年增长18.2%,年末全区共有国有独立研究与开发机构160个,比上年末增加6个。

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取得新的成果。全区共取得重大科技成果490项,获国家级奖励的成果1项,获自治区级奖励的成果89项。全年受理专利申请量1137项,授权专利775项,分别比上年增长17.1%和7.2%。技术市场日趋活跃,全区共签定技术合同3075项,合同成交金额6.03亿元。

教育事业在改革调整中加快发展。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少数民族教育继续得到加强。全区普通高等学校共招收研究生646人,比上年增长37.2%,其中少数民族225人,增长86%;年末在校研究生1539人,比上年末增长22%。全年普通高等学校招收本科生1.66万人,普通高等学校招收专科生1.59万人,分别比上年增加0.54万人和0.89万人,增长48.6%和125.1%;年末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7.04万人,比上年末增长41.6%。其中少数民族1.60万人,在少数民族学生中蒙古族1.35万人,分别比上年末增长35.7%和36.4%。年内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1.18万人,比上年增长7.9%。其中少数民族0.31万人,增长11.9%,在少数民族学生中蒙古族0.27万人,增长11.9%。年末成人高等教育在校学生5.23万人,比上年末增长44.1%,其中少数民族0.43万人,增长12.2%。全区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招收学生3.02万人,比上年下降26.7%,其中少数民族0.79万人,下降30.7%;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毕业学生2.41万人,增长14.2%;年末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在校学生10.64万人,比上年末增长4.9%,其中少数民族在校学生2.84万人,增长20.3%。年末职业中学在校学生20.76万人,比上年末下降8.1%,其中职业高中7.22万人,下降14.3%。年末普通高中在校学生26.64万人,比上年末增长17.6%,其中少数民族5.79万人,增长25.6%。年末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和技术培训在校学生92.55万人,比上年末下降27.9%。九年义务教育稳步发展。年末普通初中在校学生104.09万人,比上年末增长4.6%,其中少数民族23.44万人,增长1.7%;年末小学在校学生201.51万人,比上年末下降5.70%,其中少数民族41.77万人,下降6.6%。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46%,与上年持平;初中入学率97.31%。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全区共有艺术事业机构161个,从业人员6511人;艺术表演团体117个,其中乌兰牧骑62个。年末全区有电影事业机构1057个,从业人员6120人,全区发行电影新片51部,生产蒙语译制片98部。年末各类电影放映单位961个,拥有文化馆104座,公共图书馆108座,博物馆25座,档案馆138个,已开放各类档案73.28万卷。年末全区拥有广播电台14个,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56座,广播人口覆盖率85.48%;拥有电视台14个,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80座,电视人口覆盖率81.3%;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取得明显成效。自治区和盟市两级出版报纸17605万份,其中蒙文版257万份,各类杂志出版量1562.57万册,其中蒙文版137.14万册;出版图书7184.71万册,其中蒙文版797.67万册。

卫生事业进一步发展。年末全区共有卫生机构4427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988个,农村牧区拥有医院、卫生院1732个;卫生防疫防治机构243个,妇幼卫生机构108个。年末医疗卫生单位拥有病床6.70万张,比上年增加0.10万张,其中农村牧区拥有病床3.0万张。医院、卫生院拥有病床6.30万张,妇幼卫生机构拥有病床0.10万张。年末全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0.10万人,其中医院、卫生院拥有7.80万人,拥有医生3.90万人,护师、护士2.30万人;卫生防疫防治机构拥有卫生技术人员0.80万人;妇幼卫生机构拥有卫生技术人员0.30万人。在卫生技术人员中,拥有中高级卫生技术资格人员9.20万人,其中西医4.30万人,中医0.60万人,蒙医0.30万人。

体育事业成绩骄人。我区体育健儿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共获奖牌128枚,比上年增长50.6%,其中国外获奖牌18枚,国内获奖牌110枚,共破自治区纪录41项。在校学生体育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占全部在校学生的87.8%,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

十一、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事业加快发展。全社会的环境保护意识增强,特别是加大了生态建设和环境污染治理的力度。年末全区环境保护系统职工人数3167人,比上年增加172人;各级环境监测站58个,增加5个;环境监测人员996人。自然保护工作取得新成绩,确定的自然保护区已达96个,比上年增加21个;自然保护区面积765.4万公顷,比上年增加151.4万公顷。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0个,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25个。已建成环境噪声达标区52个,比上年增加21个;环境噪声达标区面积230.76平方公里,增加48.71平方公里。年内共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403个,治理项目总投资5.59亿元,比上年增长1.72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