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2010-01-01 内蒙古统计局

重点流域、生态环境和区域污染防治得到加强。内蒙古黄河上中游水土保持治理和生态综合治理工程投入明显增大,退耕还林还草力度明显加大。城市污水处理建设步伐加快,城市污染得到进一步治理。年内新建成烟尘控制区89个,新建成烟尘控制区面积288.43平方公里。但全区环境形势依然严峻,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和草地功能衰退等生态问题非常突出。

十二、人民生活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随着国家提高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失业保险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三条保障线”水平和适当增加行政、事业单位人员、以及离退休人员工资等政策措施的逐步落实,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企业效益的逐步好转,城镇居民收入水平明显提高。2000年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20元,比上年增加349元,考虑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1%;农民收入受粮食减产和多数农产品价格仍在低位运行的影响下降,牧民收入在绒毛价格大幅上涨和牲畜出栏增加较多的带动下增长较多。全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050元,比上年增加47元,考虑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3%。城乡居民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城镇竣工住宅面积965万平方米,农村牧区竣工住宅面积1218万平方米。城乡居民消费水平进一步提高,尤其是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长。

社会保险事业发展迅速。年末全区有232.6万名职工参加了养老保险,62.6万名离退休人员参加了离退休费社会统筹。

社会福利事业继续发展。年末全区各类社会福利院床位达2.27万张,收养1.63万人。年末全区城镇建立起各种社会服务设施3817个,便民利民服务网点1.85万个。全区城镇全部建立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年共有10.53万城镇居民得到最低生活保障救济。

注: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

2、国内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