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市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大幅增长。2003年,在统计考核的21种主要产品中,产量同比增长的有15种,主要是煤炭、电力、化工、治铸、建材类产品。全年全市原煤产量达7535.44万吨,比上年增长14.84%;全年发电量达134.78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9.50%;合成氨产量再创新高,达62.76万吨,比上年增长9.50%;农用化肥(折纯)达到43.23万吨,比上年增长65.90%;生铁276万吨,比上年增长18.45%。比上年较快增长的主要产品还有焦碳增长91.1%,洗煤增长22.00%,服装增长27.7%,软饮料增长82.6%,水泥增长11.1%,耐火材料制品增长30.4%,日用玻璃制品增长6.60%。部分轻工产品如布、丝、则较上年有不同程度下降。(见表4) 工业经济效益大幅提高。主要表现在现在:一是工业企业收益水平提高,主要指标实现两位数增长。全年工业企业产品销售收入完成209.46亿元,同比增长46.40%;实现利润30.36亿元,同比增长87.25%;实现利税51.07亿元,同比增长64.49%。二是反映企业综合经济效益的各项指标普遍提高。2004年全市工业企业综合经济效益指数为183.23%,比2003年提高了24.70个百分点,各分项指标中除产品销售率外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总资产贡献率12.78%,同比提高2.45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达到123.14%,同比提高8.34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为1.83次,提高0.20次;成本费用利润率为17.24%,提高3.93个百分点;产品销售率为98.78%,降低0.67个百分点;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为54679万元/人,增加3889万元/人;资产负债率(逆指标)为66.87%,下降0.19个百分点。 工业经济结构调整成效显著。近年来,通过积极实施“四大基地、八大产业”建设,全市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迈出了较大步伐。煤炭行业通过实施“关小改中建大”,积极推进煤炭资源整合和集约经营,生产集中度和技术装备水平明显提高,整体效益显著回升。全市累计建成百万吨矿井8座,在采煤方法改革方面,2004年全市完成长壁开采工作面改造160矿,全市目前达到370矿,煤炭入冼率达到22%,煤炭加工转化率达到28%;煤转焦方面,兴高焦化百万吨环保机焦一期工程建成投产,2004年全市焦炭产量达到21.8万吨,比上年增长91.1%。煤转电有大的突破。电力行业坚持大电厂与小水电、小火电并重发展,已建成240万千瓦,还有阳电二期、热电联供等300万千瓦正在建设,五个国家级小水电以及50万千伏输变电工程进展顺利;化工行业以建设300万吨高浓度氮肥基地为目标,积极推进精细化工发展,随着晋城煤化工“1830”项目的达产达效,全市尿素生产装置达到4套,形成能力103万吨;化工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冶炼铸造业按照“关小建大”的指导思想,目前已建成179立方以上高炉13座,福盛钢铁百万吨轧钢一期工程即将建成投产,一批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的精密铸造和机械加工制造产品得到了快速发展,开发区国际铸造工业园区、泫氏、金工等一批高档铸造企业迅速崛起。 建材、丝麻、饮品行业也发展迅速,阳城建瓷工业园及高平、泽州日产2000吨水泥熟料项目建设进展顺利;绿洲二期已在市开发区奠基开工,红萍、森鹅、靓豹等一批服装加工企业正积极扩大规模;饮品行业两大品牌—厦普赛尔、白马王扩建工程进展顺利,塔王醋业、华萸等一批多元绿色饮品项目正在实施。 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有力促进了工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据测算七大行业共同拉动工业生产增长23.02个百分点,其完成产品销售收入、实现利润、利税分别占到全市工业企业的98.04%、100.04%和99.68%,对全市工业企业新增销售收入、利润、利税的贡献率分别达到97.98%、100.36%和100.12%。 建筑业稳步发展。全年全市建筑业实现增加值20.88亿元,比上年增长9.4%。全市具有新资质等级(含劳务分包建筑企业)的建筑企业有52个,签定的合同额达17.15亿元,完成产值16.38亿元,比上年增长15.19%。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83.89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3.2%;实现利润3743万元,下降21.55%;税金总额3417万元,下降17.16%。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投资在全市国民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不断上升。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7.68亿元,比上年增长30.81%(见表5)。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5.41亿元,比上年增长30.68%。快速增长的固定资产投资有力地推动了全市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据测算,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占到全市GDP总量的43.95%,对GDP的贡献率达到48%左右,拉动GDP增长7.6个百分点。 国家宏观调控的重点行业投资得到控制。钢铁、水泥、电解铝、焦炭等行业是国家宏观调控重点。我市目前有钢铁、水泥、焦炭行业在建项目共24个,完成投资总额6.56亿元,比上年增长15.70%。其中:钢铁行业投资比上年下降53.80%,水泥行业投资比上年增长1.94倍,焦炭行业投资比上年增长5.94倍。 “四梁八柱”投资增长形势良好。2004年,我市企业紧紧围绕全市产业结构调整所确定的“四梁八柱”产业来投资。全年四大基地八大产业共完成投资总额57.15亿元,占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总额的比重为60.26%。其中工业投资完成总额达55.55亿元,占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总额的比重为58.57%。规模较大的建设项目如在煤炭基地方面:晋城无烟煤集团投资18亿元建设年产600万吨的赵庄矿井等;在化肥基地方面,晋城煤化工有限公司的1830项目已经投产,高平市又开工兴建了投资10亿元以上的天脊集团高平化工的4060项目和晋城煤业集团建设的晋丰化工“3652”项目;在电力建设方面,阳电二期、晋城热电4×30万千瓦以及鲁能集团的煤电铝项目也在积极筹备之中;在冶铸基地上,百万吨炼钢、大立方高炉和万吨以上铸造项目均开工建设。 基础设施继续保持快速增长。2004年,我市紧紧围绕建设园林城市和优秀旅游城市的奋斗目标,下大力气改善城乡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全年共完成投资34.68亿元,其中用于城乡交通道路设施改善的投资达到15.59亿元,用于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的投资完成5.33亿元,用于改善城乡居民居住环境的房地产业投资完成11.81亿元,用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城市基础设施和文教体卫等方面投资也进展顺利,共完成投资总额达2.04亿元。其中重点工程的市体育场已完成主体,开始安装设备;市污水处理厂已完成主体工程;“两河”2388段建成开放;“城中村”第一批回迁楼即将交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