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渝北区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0-02-01 重庆市渝北区统计局

广播电视事业发展成效显著,基础建设逐步夯实,实现全区31个乡镇、街道(不含北部新区)568个行政村有线电视“村村通”,整个光纤联网工程投入资金600多万元,建设光纤杆路310公里,修建中继站6个,全区广播人口覆盖率98%,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电视人口覆盖率98%,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

加快卫生改革步伐,加大卫生执法力度,卫生事业不断发展。年末全区医院、卫生院43个;卫生技术人员1648人,其中执业医师及助理医师781人;病床877张。切实加强卫生监督执法,创优质服务医院,取缔非法行医6家,游医560人次,全区14个医疗单位被评为“放心药房”。

十、人民生活

人民收入继续增加,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2002年机关事业单位增加工资,以及企业经济效益日趋好转,使城镇居民收入增长较快。年末全区国有、城镇集体和其他单位从业人员51211人,比上年下降5.6%,全部职工平均工资9866元,比上年增长20.5%。据城镇住户抽样调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7309元,同口径比上年增长14.7%。

农民收入保持平稳增长态势。根据农民家庭抽样调查,农民人均纯收入2622元,比上年增加143元,增长5.8%,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197元。百户农民家庭年末拥有电视机118台,电冰箱15台,洗衣机7台,电风扇171台,影碟机33台,摩托车5辆,固定电话33部,移动电话16部。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年内全区城乡居民净增储蓄存款20.07亿元,年末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余额7685元,比年初增长30.7%。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做好劳动就业工作。全年新增下岗职工1773人,帮助下岗失业职工再就业1289人,指导帮助2459人城镇失业人员实现了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全年征收失业保险费468万元,征收养老保险费3667万元,按时足额为失业职工发放失业保险金385万元,发放养老保险金4300万元。大力推进失业保险扩面工作,全年失业保险新扩面17户2777人。积极为劳动者清退保证金、抵押金及拖欠工资,全年清退保证金和抵押金等36万元,追回被克扣拖欠工资627万元。

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社会救济工作取得新的成绩,保证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全年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1487万元,比上年增长54.6%。农村临时救济困难人口15.5万人次,定期救济1.21万人,国家救济资金346万元。年末全区有敬老院47所,收养人员1207人,供养金由上年的年人均1345元提高到1468元。

十一、人口与计划生育

狠抓全区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有效地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全年计划生育率95.54%,全年出生人口7237人,出生率8.91‰,死亡人口4884人,死亡率6.01‰,人口自然增长率2.9‰。

全区非农业人口保持较快增长,农业人口稳定下降。年末全区总户数283645户,总人口816276人,比上年增长1.0%,其中非农业人口222717人,比上年增长13.8%,农业人口593559人,比上年减少3.1%。非农业人口比重由上年的24.2%上升到27.3%。在总人口中,男性人口420599人,女性人口395677人,人口性别比106.3:1。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562人。

注:1.本公报各项统计数据除注明统计范围的外均包含北部新区;

2.国内生产总值及各产业增加值为初步统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