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渝北区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2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认真实践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坚持落实全国、全市一系列增加投入、扩大内需宏观经济政策,努力推进“高效农业区、新兴工业区、最佳人居环境区”的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全区国民经济呈现加速增长的良好势头,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加,市场消费日趋活跃,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全区经济运行质量良好。 据初步统计,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6.5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8%,增长速度比上年快2.5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8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28.50亿元,增长17.1%,第三产业增加值18.20亿元,增长14.6%。国民经济内部各产业结构进一步改善,一产业比重继续下降,二、三产业比重持续提高,全区一、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19.1:49.2:31.7发展到17.4:50.4:32.2,二产业占GDP的比重首次超过50%。人均财富继续增加,全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6958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9%。 一、农业 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以蔬菜种植、花卉种植、奶牛饲养“三色农业”等为代表的多种经营迅速发展,农业经济稳步提高。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96.20万亩,受种植结构调整、经济开发建设用地、退耕还林还草等因素影响比上年减少4.22万亩,减少5.2%,粮食总产量29.07万吨,比上年增长19.2%。依靠城郊优势,狠抓蔬菜基地建设,积极扩大蔬菜种植面积,全年蔬菜播种面积22.05万亩,比上年增长0.2%,蔬菜产量32.51万吨,比上年增长1.8%,水果产量为2.0万吨,比上年增长5.6 牧业生产平稳发展,牧业内部结构继续改善,生猪饲养略有下降,小家禽、奶牛饲养快速增长。全年出栏肉猪46.43万头,比上年减少3.8%,出售和自宰鸡鸭鹅等小家禽577.81万只,增长14.9%,牛奶产量1.97万吨,增长23.0%,。蚕茧生产受生丝价格下降影响出现蚕种发放量减少,加之单产下降,全年蚕茧产量1574吨,比上年减少16.4%。 林业、渔业生产继续发展,全年新造林面积9.1万亩,水产品产量6521吨,比上年增长4.1%。 二、工业 大力实施区委、区府提出“工业强区”的发展战略,工业生产得到快速发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多,工业经济运行质量稳步提高。大中型企业生产迅速增长,有力地推动了全区工业生产快速发展。预计全年共完成工业总产值63.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7%。 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下同)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43.0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5.0%,增长的主要行业仍是汽车摩托车配件制造业。从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92亿元,同比增长22.4%;集体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41亿元,同比增长46.4%;股份制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0.76亿元,同比增长54.6%;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5.16亿元,同比增长24.6%;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0.83亿元,同比下降4.8%。大中型工业企业的迅速增长是推动全区工业快速增长的主要力量,全年18家大中型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6.95亿元,比上年增长81.1%,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2.6%,比上年提高了13.8个百分点。区属工业生产好于市属工业,区属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5.04亿元,同比增长49.3%,市属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8.0亿元,同比增长23.3%。工业生产快速增长的同时,工业经济运行质量稳步提高,效益大幅上升,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7.84亿元,比上年增长61.7%,利润总额为1.59亿元,同比增长24.8%,利税总额3.31亿元,同比增长35.1%,亏损面26.1%,同口径比较下降5.2个百分点,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19.2%,同口径比较比上年提高8.7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11.21亿元,同比增长43.2%。 三、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继续快速增长,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龙溪、人和、鸳鸯、回兴、两路一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房地产开发投资持续升温,空港经济、现代农业、民营经济等各开发园区建设投资项目多、规模大,渝怀铁路、渝邻高速公路、江北机场二期工程等重点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继续位居全市各区县首位,并保持了快速增长。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0.94亿元,比上年增长31.6%。投资结构进一步改善,工业性生产项目投资增多,以重庆出口加工区、长安福特轿车、长安工业园等项目为代表的工业生产投资为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增添了后劲。 全年完成基本建设投资29.6亿元,比上年增长73.2%。其中国有单位投资18.81亿元,增长40.0%,其他单位投资4.26亿元,下降41.8%。基本建设投资结构继续改善,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3.53亿元,增长4.43倍,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5.82亿元,增长8.4%。基本建设本年竣工房屋面积136.75万平方米,增长1.47倍,其中住宅87.47万平方米,增长1.82倍。全年基本建设投资新增固定资产21.06亿元,增长1.14倍。全区更新改造共完成投资5.82亿元,比上年增长69.6%。交通、电力、通信跨区投资重点项目在我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14亿元,比上年增长17.37%。农村集体、城乡私人等固定资产投资也取得新发展。 房地产开发投资持续增长,房地产开发建设规模迅速扩大。全年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总额(含区外房地产开发商在我区投资)29.12亿元,比上年增长24.4%,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额在全市40个区县中居第三位,其中住宅完成投资16.99亿元,比上年增长6.1%。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竣工面积148.17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50.3%,其中住宅竣工房屋面积120.7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63.0%。房屋销售形势趋好,全年销售房屋面积达124.89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64.2%。 四、交通和邮电业 公路建设取得新成绩。全年新改建山区公路69公里,新修水泥路面23.5公里;新修油路7.6公里。为了创建210线文明样板路,投资500万元,对4000余平方米的破损路面进行整治修复。完成了渝邻高速公路在我区境内52.5公里的征地、拆迁、安置、补偿等工作任务。年末全区公路通车里程(含乡村道路)1960公里,比上年增加303公里,其中等级公路里程达到1360公里,比上年增加303公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