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巴南区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建筑业稳步发展。全年实现建筑业总产值43.56亿元,同比增长10.11%;实现增加值10.76亿元,同比增长30.0%。全年房屋施工面积66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8.36%;房屋竣工面积35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45%。建筑业已成为全区经济增长的支柱行业之一。 三、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增长势头强劲,投资结构不断优化,重点行业的支撑作用更加明显。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5.72亿元,同比增长41.89%,比上年增幅提高2.5个百分点,总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建设与改造投资50.22亿元,同比增长61.96%,其中,工业投资19.29亿元,同比增长55.93%;房地产开发23.7亿元,同比增长48.68%。 从投资主体看:国有、非国有投资进一步扩大,非国有投资成为全区投资的主体。国有经济完成投资29.32亿元,同比增长127.39%;非国有经济完成投资46.4亿元,同比增长19.8%。非国有投资占全区投资额的61.28%。 从投资对象看: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加大市场运作力度,加快了投资结构的调整。第一产业投资3.1亿元,比上年下降31.11%;第二产业投资19.79亿元,比上年增长23.64%;第三产业投资52.83亿元,比上年增长60.97%。第三产业投资引领前列。三次产业投资比重分别为1.71:26.14:72.15,三次产业投资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 从投资重点行业看: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投资完成19.3亿元,同比增长55.93%;交通运输(公路建设)投资13.38亿元,同比增长111.86%;教育投资4.2亿元,同比增长413.47%;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投资4.78亿元,同比增长42.39%。 重大项目发挥主要支撑作用。全区投资500万元以上的在建项目229个,完成投资43.79亿元,占全部投资的57.83%。龙洲湾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开发、花溪工业园区、长安铃木整车扩能工程、鱼洞长江大桥、渝沙高速、绕城高速、渝南大道B、C段、重庆高尔夫俱乐部为重点的项目完成投资28.7亿元,占全部投资总量的37.9%;以渝沙高速公路、绕城高速、电力通信为重点的跨区项目完成投资11.2亿元,占投资总量的14.79%。 四、城镇建设和城市管理 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城镇建成区面积扩大到38.35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62.9%;完成农房建设31.4万平方米,新建规范性农民新村4个;龙洲大道一期工程建成通车,龙洲大道二期工程开工建设,龙洲大道水岸景观一期工程已通过市创建山水园林城区综合验收组验收使用;实施了鱼洞箭滩河、黄溪河滨河路工程,箭滩河滨河路工程投资100万元,完成工程总量的90%;黄溪河滨河路工程投资800万元,完成工程总量的31%;在鱼洞、李家沱地区投资270万元,建设9座城市雕塑工程已全面启动;鱼洞主干道临街房屋进行了立面改造装饰,总投资600多万元,美化了城市景观。 加强了城区市政建设和管理,园林绿化得到健康发展。完成一批城市公厕、垃圾站、下水道、人行护栏、主城区背街小巷路灯安装等配套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重视绿化建设,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6.9%,绿化覆盖率38.6%,人均公共绿地达到8.1平方米。2005年成功创建市级山水园林城区,圆满完成亚太城市市长峰会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进一步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完善了城市功能,提升了城市形象,人居环境更加优美。市政环卫设施建设管理得到加强。城市道路完好率达到95%以上。城市景观改造及综合治理进一步加强,垃圾清运及无害化处理达到98.5%,居民生活环境得到较大改善。 五、交通运输邮电业 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全年完成货物运输量714万吨,同比下降17.06%,旅客运输量3455万人,同比增长20.08%。运输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境内公路里程达到876公里,其中等级公路里程821公里。国、省、县道公路好路率达到78%,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已完成高岩头、石龙硬化通镇公路,新建和改建通村公路300余公里。强化公路建、管、养工作,多渠道筹措公路建设养护资金,超目标完成任务,公路安全通行能力明显提高。全面完成渝南大道B段和渝道路二期工程建设,开工建设渝南大道C段和两桥连接道工程等交通重点工程。渝沙高速公路巴南段、绕城高速公路南段、鱼洞长江大桥建设全面推进。 邮政、电信业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5419万元,同比增长13.13%。本地固定电话用户达到16.74万户,净增1.32万户,同比增长8.56%;移动电话用户达到30万部。村村通电话工程进展顺利,已达95%。 六、国内商业 消费品市场十分活跃。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06亿元,同比增长19.0%。城市市场和农村市场增速加快,城市市场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16亿元,同比增长16.02%,农村市场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89亿元,同比增长22.89%。批发零售贸易业和餐饮业继续平稳增长。全年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11亿元,同比增长19.93%;餐饮业3.92亿元,同比增长13.50%。集市建设进一步加强。全年集市贸易成交额39.09亿元,比上年增长50.11%,集市贸易更加活跃。 住房消费不断升温。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87.5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2.83%,其中住宅73.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4.64%。商品房销售额16.6亿元,同比增长89.46%,其中住宅12.19亿元,同比增长99.51%。商品房均价1896元/平方米,同比增长9.6%,其中住宅1668元/平方米,同比增长21.2%。 七、对外经济和旅游 外经外贸取得新进展。2005年,强化协调服务,积极推荐招商项目,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引进了世界500强企业日本住友商事株式会社合资的住商云信物流项目,引进了圣达特(美国)豪生国际酒店、香港融江集团、重庆协信集团联合对南泉整体开发。全区协议投资总额106亿元,实际到位资金25亿元,新批外商投资企业5家,合同外资1350万美元。全年实际利用外资金额1572万美元,同比下降45.4%。出口创汇企业24家,同比下降11.1%。据海关统计,全年外贸出口11074万美元,同比下降17.0%。 旅游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局面。旅游业实施以“三泉一湖”为重点,发挥温泉资源优势,打造“中国温泉之乡”品牌;南泉景区整体开发策划、东温泉景区打造工作快速推进;利用近郊短程优势,建设“近郊短程休闲旅游长廊”。全年接待旅客200万人次,同比增长11.7%,旅游总收入7.77亿元,同比增长19.6%。 八、财政金融保险业 地方财政收入快速增长。2005年全区实现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42085万元,同比增长24.2%(同口径),地方预算内财政支出102848万元,同比增长7.76%。其中教育事业费支出15828万元,同比增长8.95%,社会保障补助支出3740万元,同比下降7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