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太仓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太仓市统计局 2009年4月1日 2008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积极克服自然灾害、金融危机等不利影响,攻坚克难、务实创新,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民生持续改善,较好地完成了市第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经济运行 综 合 经济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528.0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4.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23亿元,增长6.6%;第二产业增加值314.99亿元,增长13.7%;第三产业增加值194.80亿元,增长16.9%。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9449元。全市三次产业比例为3.5:59.6:36.9。 财政收入大幅增加。全年完成财政收入112.08亿元,同比增长40.0%。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50.18亿元,同比增长34.7%。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8.5%上升到9.5%,提高了1个百分点。地方一般预算支出47.14亿元,同比增长34.6%。 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收支情况 指标 单位 2008年 比上年+、-% 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 528.02 14.6 第一产业 亿元 18.23 6.6 第二产业 亿元 314.99 13.7 第三产业 亿元 194.80 16.9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元 79449 7.5 地方一般预算收入 亿元 50.18 34.7 地方一般预算支出 亿元 47.14 34.6 农林牧渔业 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2.80亿元,同比增长8.3%。其中,农业产值13.34亿元,同比增长10.2%;畜牧业产值9.79亿元,同比增长12.0%;渔业产值6.28亿元,同比增长2.3%。全年粮、棉、油种植面积分别为30.73千公顷、0.47千公顷和2.92千公顷,粮食、棉花和油料作物总产量分别达到210311吨、564吨和7286吨。全市生猪存栏15.3万头,出栏19.9万头;家禽存栏722.4万羽,出栏2149万羽;水产品产量3.89万吨,其中海水产品2.13万吨,淡水产品1.76万吨。 种植业主要产品生产情况 产品名称 播种面积(千公顷) 总产量(吨) 产品名称 播种面积(千公顷) 总产量(吨) 粮食作物 30.73 210311 芝麻 0.04 80 棉花 0.47 564 糖料 0.04 1547 油料作物 2.92 7286 #甘蔗 0.04 1547 #花生 0.28 966 蔬菜 12.51 392141 油菜籽 2.6 6240 瓜果 0.94 27775 农业机械化稳步推进。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2.3万千瓦,大中型拖拉机655台,小型手扶拖拉机87台。农作物机耕面积41千公顷,其中小麦11.47千公顷,水稻16.3千公顷;农作物机播面积11.78千公顷,其中小麦9.33千公顷,水稻0.34千公顷;三麦、水稻机收面积分别达到了11.47千公顷和15.6千公顷。农村用电量34.6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0%。 现代农业建设步伐加快。围绕逐步调优形成10万亩水稻、10万亩常年性蔬菜、10万亩林果园艺、10万亩优质水产的农业主导产业发展定位,创新思路,创新举措,创新机制,积极实施农业内部一、二、三次产业联动发展战略,以高效设施农业规模化、生态休闲农业集聚化、科技创新农业载体化为重点,高起点、高标准、快速度地推进现代农业建设,高效农业规模化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全市新增高效种植业面积2.15万亩,完成省年度目标任务的107.5%,累计面积达22万亩,占比达到了56.5%。新增设施农业面积1.02万亩,总面积超过4.2万亩。 工 业 工业经济总量持续增长。完成工业总产值1296.24亿元,同比增长17.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996.44亿元,增长14.0%。完成工业产品销售收入1264.17亿元,同比增长17.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收入971.81亿元,同比增长9.4%。全年实现利税总额89.24亿元,同比增长7.2%;利润总额46.97亿元,同比下降4.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利税总额75.40亿元,同比增长3.0%;规模以上利润总额42.36亿元,同比下降3.1%。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188.31%。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达到1100家,较上年净增31家。年销售额突破10亿元企业14家,其中超20亿元企业8家、30亿元企业3家。 建筑业 建筑业快速发展。全市建筑施工企业实现施工产值30.98亿元,同比增长19.7%。建筑企业施工的房屋建筑面积199.9万平方米,增长16.9%;房屋竣工面积121万平方米,增长10.0%。 房地产业 房地产业继续保持稳健发展。全市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39.24亿元,同比增长81.6%,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15.8%。商品房销售面积52.1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8.1%,其中住宅实现销售36.3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2.3%。商品房实现销售额22.07亿元,同比下降29.1%,其中住宅实现销售额13.91亿元,同比下降34.3%。 交通物流业 全年完成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增加值25.00亿元,同比增长9.8%;运输能力不断增强,完成货物周转量78162万吨公里,旅客周转量158433万人公里,分别同比增长21.2%和14.1%。年末共有汽车52864辆,其中,客车45737辆,同比增长16.0%,私牌汽车40531辆,同比增长16.1%。全年实现邮政业务收入7142万元,发送函件174万件,特快专递56万件,报纸2076万份,杂志60万份。 现代物流加快发展,永得利集团华东地区物流中心开工建设,华东国际塑化城、隆兴物流、FM物流等加快建设,耐克、华孚、普洛斯、丽婴房等一批物流项目成功引进。太仓港集装箱三期开工建设,武港、阳鸿等13个泊位建成投运,太仓港成为首批对台直航港口,被评为省文明口岸。新辟航线17条,其中近洋航线3条,内贸航线7条。“区港联动、虚拟口岸”通关模式运转良好,昆太联动加快实施,保税物流中心成功获批。全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45万标箱、货物吞吐量4004万吨,分别增长42.0%和32.0%。 国内贸易 现代商贸业态加快构建,南洋广场开街投运,大润发、沃尔玛等商贸企业成功引进。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1.95亿元,同比增长25.4%;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实现消费品零售额67.25亿元,同比增长22.9%;住宿和餐饮业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4.70亿元,同比增长40.9%。 金融业 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450.90亿元,比年初增加76.08亿元,增长20.3%;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84.41亿元,比年初增加68.61亿元,增长21.7%;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204.22亿元,比年初增加43.92亿元,增长2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