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昆山市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2010-02-01 苏州市昆山市统计局

五、人口和人民生活

人口

全市计划生育工作进一步加强,人口自然增长稳定在较低水平上。全市出生人口4647人,出生率为7.58‰,死亡人口3707人,死亡率为6.0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54‰。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619534人,比上年末增加12598人。年末外来暂住人口达476861人,比上年末增加99741人。

就业

大力发展劳动力市场,促进就业机制市场化,全市就业情况良好。年末,全市城镇从业人员23.21万人,比上年增加2.53万人,其中国有单位2.67万人、集体单位0.80万人、外商及港澳台经济单位11.02万人、私营个体8.7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5266人,登记失业率为2.44%。

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全面推行农村基本养老保险,玉山、周庄的农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试点取得成功。至年末,全市有47.58万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有32.93万人参加城镇医疗保险、有26.94万人参加失业保险。进一步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低收入群体得到关心和重视。

人民生活

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全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7593元,比上年增长22.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819元,比上年增长8.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034元,比上年增长17.1%。居民储蓄存款继续增多。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本外币)154.93亿元,比年初增加34.57亿元,人均储蓄存款达2.52万元,比年初增加近5300元。城乡居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460元,比上年增长11.9%;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9300元,比上年增长9.8%。食品支出占生活费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农民为37.0%、城镇居民为31.8%。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明显增加。至年末,平均每百户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城市居民家庭:彩电172台、家用空调110台、影碟机54台、移动电话146部、照相机60台、家用电脑40台、热水器96台;农村居民家庭:彩电122台、轻骑和摩托车78辆、洗衣机91台、热水器83台、移动电话104部、影碟机15台、家用空调37台、家用电脑7台。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农民人均住房面积62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29.7平方米;市区居民住宅成套率达到100%。

在经济出现好于预期的繁荣同时,城市基础设施相对不足的矛盾凸现;本地居民充分就业依然难以实现;与经济的快速增长相比,农村居民和部分城市居民收入增长不快;服务业发展同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还不相适应;交通、能源、土地、人才等方面的瓶颈制约比较突出;民营经济总量、规模还有待于提升;社会保障体系还需不断完善;房地产价格上涨过快。对此,应引起充分重视。相信昆山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解放思想,同心同德,在新一轮的发展中,将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全市社会经济发展定能在新的高度上加速腾飞。

注: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