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吴中区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0-02-01 苏州市吴中区统计局

文化事业

文化事业发展继续深入。文艺创作又创佳绩,《韵动中国》被选为三体会会歌,评弹“碧螺春茶”获第三届全国评弹艺术节表演金奖。文体产业加快发展,创办了苏州吴中孙子兵法院,开通了苏州孙子兵法网站。年末全区拥有文艺表演团体2个,全年演出达2749场次;公共图书馆1个,全年外借图书达10.1万册次;影剧院4家,电影放映队5个,全年放映电影770场次。民族民间文化和文物保护成效显著,甪直镇“水乡妇女服饰”、胥口镇“香山古建营造工艺”列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公布名录,新增一批国家级、省级文保单位。至2006年末,全区拥有各级文物单位91处,其中国家级7处、省级16处;文物藏品达5129件,其中一级品52件。

体育事业

环太湖体育圈声名远扬,成功承办第三届全国体育大会滑水项目和轮滑世界杯等高规格体育赛事。全民健身工程深入推进,70%的行政村完成“省万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竞技体育再传捷报,举重选手陈艳青和吴中区引进选送的马拉松选手周春秀在15届亚运会上勇夺桂冠。

卫生事业

卫生事业快速发展。医疗基础设施投入继续加大,完成东山地区人民医院、渡村卫生院迁建工程和木渎人民医院门急诊楼移址新建主体工程,新建一批社区卫生服务站,完成省社区卫生服务先进区考核验收。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新增改水受益人口超万人,无害化卫生户厕达10971户。健康城市建设和农民健康工程有效推进,老年人体检、传染病和慢性病防治扎实开展,建立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管理制度。全面启动人口出生缺陷社会化干预工程,实行婚姻登记免费“一站式”服务,婚检率提高至95%。和谐社区建设步伐加快,新增一批社区办公服务和居民活动场所,建成覆盖全区的社区信息管理系统,苏苑街道南区社区、龙西街道新苑社区、木渎镇香溪社区等社区被评为苏州市和谐社区示范社区。至2006年末,全区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31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9所;卫生技术人员2205人,其中医生960人,护师、护士746人;病床1609张。

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进一步健全,服务平台进一步完善。扩建开发区、长桥街道、甪直镇劳动保障服务中心,成立开发区、木渎镇、甪直镇劳动监察大队。城镇职工五大保险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完善,至2006年末,全区参加城镇养老保险参保单位4785户,参保人数为22.46万人,新增参保1.63万人;城镇医疗保险5001户16.44万人,新增参保3.94万人;城镇工伤、生育保险4688户12.53万人,各新增参保4.43万人;城镇失业保险4283户11.60万人,新增参保2.4万人;农村社会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至2006年末,参加农村养老保险10.94万人,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筹资标准提高到140元,农村合作医疗37.53万人,参保率和覆盖率均达100%。农保置换城保工作稳步推进,被征(使)用土地农民置换城保10.5万人。

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进一步提高,实现“应保尽保”。全区共有3091户8342人纳入低保范围,分别比上年增加498户和1413人,其中城镇701户1689人,农村2390户6653人。

社会福利

社会福利事业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新建扩建一批敬老院和社会养老机构,年末全区敬老院、福利院13家,总床位601张,在院人数335人。老龄、残疾人工作全面落实,残疾人就业、康复、培训等优惠扶助力度进一步加大。住房公积金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廉租房建设全面启动。

四、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

民主法制

认真执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依法监督和区政协及各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主动向区人大常委会和区政协汇报、通报政府工作。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常委建议案、政协委员提案,1件议案、86件建议和122件提案都已得到办理,满意和基本满意率达100%。深入推进“法治吴中”建设步伐,大力创建“法治江苏合格区”,全面启动“五五”普法。不断加强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全区60%以上的村(社区)建成“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公共安全

“平安吴中”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进一步深入。扎实开展一系列专项行动,大力整治社会治安,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加大禁毒力度,积极创建“无毒社区”。科技防范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建成路面治安监控点594个、科技防范治安卡口6个,全区重点地区、街面道路和农村主要交通路段技防监控达到100%。消防队伍和消防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推进,建成度假区和甪直镇2个区域消防站,建成消防警务室13个,启动开发区区域消防站建设。群防群治和流动人员管理服务工作得到加强,建成集宿楼120万平方米。全面开展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矿山安全、人员密集场所、建筑施工、渡口渡船、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等专项整治,着力整改重点安全隐患,安全生产继续保持平稳态势。加大防汛防旱、护林防火和动物防疫力度,制定《苏州市吴中区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民兵应急分队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完善民族宗教管理网络,民族宗教事务有效落实。

市场经济秩序

广泛深入地开展扫黄打非、价格欺诈、涉税犯罪、商业贿赂、打假治劣等各类专项整治行动。深入开展土地市场治理整顿,土地市场日趋规范。逐步完善区、镇、村三级食品安全监管网络,食品药品安全得到保障。进一步强化劳动监察执法,妥善调处各类劳资纠纷,维护职工和企业的合法权益。加强演出市场、娱乐场所、音像市场、网吧游戏房等重点领域的监管力度,净化文化消费环境。

精神文明

精神文明和谐发展。全面推进全国科普示范区、诚信一条街、“五好文明家庭”等文明创建活动。月浜社区百米文化墙等一批创意独特、内容文明健康的宣传栏获得好评。积极开展送科普、送电影、送文化进城下乡等科技文化服务活动。继续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全民素质提升工程扎实推进。

政府建设

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省、市、区党代会精神。大力度开展干部培训,不断提高广大干部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继续深化政务公开、责任追究等制度,加强行政监察,机关工作作风和办事效率进一步好转,行政服务中心建设进一步完善。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各项要求,切实增强防腐拒变能力。继续强化审计监督,加大对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财政财务审计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计力度。加强国有资产规范管理,盘活国有资产存量,国有资产得到保值增值,国有公司在全区城市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高度重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认真办理政府网站《区长信箱》和《公众监督》,努力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化解各类矛盾。政府各工作部门和各垂直部门都为全区“三个文明”建设作出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