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吴中区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2-01 苏州市吴中区统计局

2005年,全区上下齐心协力,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突出发展第一要务,坚决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坚持率先发展、富民强区不动摇,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不放松,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新型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创新发展思路,攻坚克难,全区国民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内对外开放深入推进、城镇建设和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各项社会事业取得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较快提高的良好局面。

一、经济运行

综  合

全区国民经济在高平台上继续保持较快增速发展,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64.98亿元,较上年增幅为22.3%(可比价,下同),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41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166.6亿元,增长22.1%;第三产业增加值88.97亿元,增长25.0%。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8523元,较上年增加8380元,按现行汇率折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000美元。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地方财力明显增强。全区实现全口径财政收入49.18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1.2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2.3%、42.5%。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和营业税是全区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三者分别完成21.83亿元、6.23亿元、6.3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2.0%、49.5%、57.9%,三者合计占全口径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达80.6%,较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财政支出结构不断优化,对“三农”、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领域的资金保障力度加大。

经济活力明显增强,全口径财政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18.6%,比上年提高2个多百分点。

农林牧渔业

农业生产平稳发展。全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农业和粮食生产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加强农业科技指导、信息引导和市场疏导,加大对农业和粮食生产的投入力度,农业生产形势呈现近年来的较好势头,同时实施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和品种调优等措施,立足资源和产品优势,发展高效农业、都市农业、生态农业,农业产业化“六个一”工程加快推进,举办了洞庭(山)碧螺春茶文化旅游节、藏书羊肉美食节、太湖大闸蟹深圳、北京推介等系列活动,有力地提升了特色农产品的市场知名度、美誉度;发展壮大吴巷山蔬菜基地、藏书山羊交易市场、藏书、光福花卉苗木市场、太湖生态农业等一批农业龙头基地、龙头市场和龙头企业,内联基地农户,外结国内外市场,市场占有率明显提高;依托特色产品和产业,东西山茶舫等生态观光农业发展迅速。建立农产品经纪人协会。加快“三资农业”开发,全年共引进各类农业项目54个,注册资金8.9亿元,增长17.1%,农产品出口创汇达1.1亿美元。加强农业标准化建设,全区拥有无公害农产品84个、绿色食品26个、有机食品11个。2005年全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6.37亿元,同比增长4.2%。其中:农业4.84亿元、林业0.33亿元、牧业1.70亿元、渔业7.1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7.1%、2.7%、6.1%。主要农副产品产量如下:

农业综合机械化装备水平能满足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9.7万千瓦,拥有大中型拖拉机43台,联合收割机31台。全年农林牧渔业用电量2045万千瓦时,化肥施用量(折纯量)7121吨。

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全区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468.23亿元,同比增长14.2%,农村经济可分配净收入79.43亿元,增长19.7%。

工  业

全区工业始终贯彻落实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努力克服煤、电等能源瓶颈的制约,工业经济持续在快速轨道上运行,生产总量、经济效益保持了健康而平稳的增长态势。完成工业总产值、销售产值双双创新高,分别达到了653.4亿元和626.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35.6亿元和130.8亿元,增长了26.2%和26.4%,产销率达96%。实现全部工业销售收入621.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6.1%;利税总额57.7亿元,同比增长25.5%;其中利润总额35.7亿元,同比增长25.3%。规模以上工业各项指标增速均高于全区平均水平。全区62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创造总产值为470.8亿元,同比增加106.7亿元,增长29.3%;销售产值455.3亿元,同比增加106.6亿元,增长30.6%,产销率达96.6%;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51.9亿元,同比增长29.8%;利税总额31.4亿元,同比增长33.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如下:

工业产权结构调整和优化加快全区工业经济增长。到2005底,在吴中区工业企业中,国有企业、集体企业有43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占全部工业的1.47%,创造利税占全部工业的1.12%;而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671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占全部工业的55.63%,创造利税占全部工业的50.1%;民营企业2906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占全部工业的39.19%,创造利税占全部工业的43.44%。

大中型企业支撑带动工业经济增长。2005年,吴中区大中型企业完成总产值253.5亿元,同比增长29.67%,比全部工业增速高3.47个百分点;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37.1亿元,同比增长30.61%,比全部工业增速高4.55个百分点;创造利税总额17亿元,同比增长29.39%,比全部工业增速高3.87个百分点。

新型工业发展促进工业经济增长。近年来,吴中区大力实施新型工业战略,发展由生物医药、电子资讯、精密机械、新型建材和现代家电五大类电组成的新型工业,使其成为全区工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并促进吴中区工业经济的全面增长。2005年,吴中区新型工业生产总产值327.5亿元,同比增长32.07%,比全部工业增速高5.87个百分点;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09.6亿元,同比增长32.51%,比全部工业增速高6.45个百分点;创造利税24.4亿元,同比增长29.71%,比全部工业增速高4.2个百分点。

建 筑 业

全区建筑业市场秩序不断规范,健全规章制度,强化行业管理,提高工程质量,生产经营保持平稳发展。全区建筑施工企业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8.91亿元,竣工产值23.51亿元,较上年增长13.4%,施工面积485.51万平方米,较上年增长36.0%,竣工面积161.25万平方米,劳动生产率由上年的11.24万元/人提高到11.64万元/人。

交通运输业

交通建设继续加快,公路、航道网络不断强化,综合运输能力得到提高。2005年交通系统全年完成客运量2669.1万人次,旅客周转量56247万人公里,较上年分别增长63.0%、55.1%。年末全区公路总里程498公里,其中三级以上公路452公里,内河航道通航里程330公里,拥有汽车33388辆,其中载客汽车27072辆,载货汽车6316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