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吴中区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0-02-01 苏州市吴中区统计局

教育事业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教育强区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开发区东湖小学、渡村中心小学、吴中技工学校新校建成投入使用,木渎中学新校建设工程竣工,开工建设胥口中心小学、渡村中学易地新建项目。完成7所村小的撤并工作,全面完成小学布局调整。东吴外国语师范学校晋升为高等师范学校,东山中学等一批中小学校成为省、市星级学校和示范学校。调整优化高中段教育布局,进一步拓展职业教育、社区教育、继续教育。顺利完成中央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切实加强教育队伍建设,教育质量持续提升,中考、高考成绩继续名列苏州大市前茅。进一步规范教育收费行为,建立帮困助学长效机制,学校安全管理得到加强。以公办学校为主渠道,抓好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依法办好民工子女学校。全区幼儿入园率、小学“四率”、初中“三率”全面达到省和国家标准。至2005年末,全区有40所幼儿园,在园幼儿11614人。42所小学,在校小学生30228人;26所普通中学,在校中学生33784人,其中:初中学生20624人,高中学生13160人;9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在校学生7731人。

文体事业

文体事业又有新进展。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了木渎文体中心等一批乡镇文体中心。大力推进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甪直水乡妇女服饰被命名为苏州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着力构建环太湖体育圈,成功举办全国和世界速度轮滑锦标赛等一批重大比赛和活动。扎实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新增一批全民健身点,全区市级先锋村全民健身工程(点)建设率达100%。区文体局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年末全区拥有文艺表演团体2个,全年演出达2744场次;公共图书馆1个,全年外借图书达13万册次;影剧院4家,电影放映队5个,全年放映电影305场次。文物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东山凝德堂、西山锦绣堂等一批文物古迹得到修缮。至2005年末,全区拥有各级文物单位92处,其中国家级2处、省级22处;文物藏品达5329件,其中一级品52件。

卫生事业

卫生事业加快推进。疾病预防控制体系进一步健全,卫生监督体系不断完善,公共卫生应急处理能力得到加强。继续深化完善医院(卫生院)委托管理责任制,全面推行医院药房“协管”工作。创建省社区卫生服务先进区工作进展顺利,社区卫生服务“六位一体”功能逐步完善。医疗基础设施投入继续加大,完成移址新建渡村卫生院主体工程和吴中人民医院病房楼改造以及浦庄、越溪卫生院改扩建工程,开工建设木渎人民医院门急诊楼移址新建工程。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木渎镇创建国家卫生镇通过省级考核,年内新增改水受益人口2.5万人、新增卫生户厕1.6万户。积极开展健康城市“六进”工程和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至2005年末,全区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99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8所;卫生技术人员2149人,其中医生963人,护师、护士759人;病床1438张。

四、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

2005年全区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得到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完善。

民主法制

认真执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依法监督和区政协及各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主动向区人大常委会和区政协汇报、通报政府相关工作。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常委建议案、政协委员提案,1件议案、75件建议和144件提案都已得到办理,满意和基本满意率达100%。全面贯彻《法治江苏建设纲要》,积极深化法制宣传教育,开展“四五”普法考核验收工作。积极开展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活动,不断加强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积极推进依法治区工作,行政许可工作得到进一步规范。

公共安全

“平安吴中”创建取得实效。开展了一系列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严厉打击各类犯罪。社区矫正工作全面推开,全面开展无毒社区创建工作。群防群治建设和外来人员管理服务工作得到加强。继续深化推进集宿楼建设,已建成外来人员集宿区(点)170个,集宿楼面积达107万平方米。社会治安科技防范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共投入1600多万元,建成监控点551个。全面开展道路交通、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人员密集场所、建筑施工、水上交通、高毒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等专项整治,环太湖快速船与船餐安全整治工作进一步完善,各类安全生产隐患得到整改,加强护林防火,安全生产形势继续保持平稳。健全民族宗教管理网络,民族宗教工作有效落实。

市场经济秩序

继续开展市场经济秩序整顿活动。继续开展“消费放心城市”创建活动,初步形成超市卖场—批发市场—零售门店三级监管体系。建立区镇两级食品安全委员会,加大对全区食品卫生安全的监督检查力度,生猪屠宰销售长效管理措施进一步落实。认真组织开展禽流感等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深入开展药械安全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制售假劣药械违法行为。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督执法力度,取缔非法行医。继续做好土地市场治理整顿工作,推行土地违法案件预防制度,土地市场日趋规范,依法用地、集约用地的观念得到提升。大力开展建筑市场、房地产市场秩序专项检查,规范房地产企业建设、预(销)售行为。推进房屋产权管理的现代化、标准化、网络化,启动商品房网上销售备案系统。加强劳动监察,关注农民工工资清欠工作,着力解决各类劳资纠纷,切实维护企业和职工权益。组织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和“扫黄打非”活动,坚决查处黑网吧等违法、违规行为。抓好旅游市场的规范管理,农家乐得到规范整治,各类旅游服务质量有所提高。

精神文明

精神文明建设继续推进。深入开展文明社区、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家庭创建活动,木渎镇荣获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镇称号。大力发展群众文化,组织开展广场文化“月月演”和送露天电影进农村(社区)等活动。通过区未成年人法律援助中心、“阳光地带”专题节目、“红色之旅”、“假日课堂”、“阳光爱心超市”和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电子信箱等形式,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开展科普示范区创建活动,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

政府建设

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中共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各项要求,牢固树立服务意识,继续开展机关作风建设和效能建设,机关工作作风和办事效率进一步好转。在环卫保洁、绿化管护等公共服务方面实施市场化改革并取得实效。继续强化审计监督,深入开展了政府性资金建设项目、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镇级财政决算、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收支、专项资金等审计。扩大了政府采购范围,建筑市场招投标制度进一步完善。国资管理进一步规范,运行机制不断创新,国有资产得到保值增值。高度重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切实做好信访工作,努力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化解各类矛盾。吴中政府网站改版升级,行政服务中心进一步扩容。政府各工作部门和各垂直管理部门都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