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吴中区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五、城乡建设与环境保护 固定资产投资 全区继续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投资结构得以优化。2006年,全区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2.05亿元,同比增长12.9%。工业仍然是吴中区投资的主要行业,全区完成工业投资78.16亿元,同比增长10.4%,占全区总投资的55.0%。同期,私营个体、外资及港澳台资企业分别完成投资59.2亿元、29.5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6.9%、-11.7%。全年施工房屋面积772.62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0.9%,竣工房屋面积242.95万平方米,房屋竣工率为31.4%,新增固定资产115.85亿元,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为81.6%。 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交通道路建设加快推进,按照城市快速干道标准实施改建的吴中大道,主车道路面全线完工,木渎灵天路、甪直至锦溪公路、郭新东路、长青路苏东运河桥、城区夏莲路以及国防路延伸段工程顺利完成,穹窿山景区茅蓬环山路、郭巷通达路、西山庭山路、藏书天池山路、东山紫金庵路、浒光运河虎山桥改建加快推进,太湖避风港工程即将竣工,太湖东路、开发区红庄、旺山公交首末站建设顺利推进。开发区、木渎镇区和东山环山区域性公交顺利开通。吴中汽车南站候车厅改造竣工。水利水务和电力设施进一步完善。全面启动新一轮河道整治,疏浚整治187条农村河道,新开河道3.5公里。完成苏东运河二期整治工程,新开河道2.5公里。完成苏西线水利枢纽胥口船闸改造工程。新建改建一批防洪闸、排涝站、灌溉站。吴中新水厂一期工程全面竣工,日供水能力达到20万吨,西山、藏书、木渎三个镇级水厂完成扩建。城南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全面启动。新建110千伏金庭、庄桥输变电工程,扩建110千伏尹山变电站,移址扩建35千伏文正变电站。 规划管理和城乡建设 城镇规划继续完善。全面推进“打造吴中新城,做美太湖山水”发展战略,加快城市化建设步伐,做优做美吴中城市环境。编制完成吴中城区整治规划和京杭运河风光带详规,加快了东太湖综合整治规划、东山、西山新镇区规划和一箭河周边地区详规的编制。进一步完善深化开发区各类详规,开展了甪直、木渎、胥口、藏书等区域详规的编制。初步完成省市区三级新农村示范点建设规划和东山、西山古村落保护规划。实施木渎、胥口、甪直、藏书、浦庄、渡村、车坊等地区的区划调整,有效整合各类资源。载体建设水平全面提升。高水平、高标准完善和规划建设一批载体项目设施。开发区继续完善旺山工业园二期等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出口加工区启动区基础及配套设施建设基本完成,海关综合办公楼、海关监管仓库、标准厂房等即将竣工。吴中科技城建设全面启动,已有芯园—芯联IC设计园、吴中生命科学园、吴中科技创业园、药明康德公司等项目进驻,各项基础和配套设施建设顺利推进。各镇、街道也加大投入力度,有序开展拆迁安置,全力推进载体建设。木渎镇全面推进博济科技园等重点载体建设,加快金枫路商业街建设。甪直镇继续完善凌港工业园等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推进旺府井商业街、清风甪直忆江南等商贸旅游休闲区建设。长桥街道着力“退二进三”,拓展沿街沿路三产发展功能区。胥口镇全面提升香山、胥江工业园的配套和管理水平。光福镇全面开展东崦湖地区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 环境保护 环境建设和保护扎实开展。大力开展环保整治行动,集中整治工业废水排放、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等问题,工业废水、废气基本达标排放,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继续降低,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强化河道保洁长效管理机制,加快建设节水型城市,全区水、气、声等环境质量继续好转。着力推进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单位GDP能耗下降4.4%,木渎光大环保产业园建设进展顺利,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投运发电。生态建设和“绿色吴中”建设快步迈进,全区新增绿地面积超过1万亩,城区新增绿化面积11.8万平方米,完成绿化改造1.78万平方米,木渎被评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和“国家卫生镇”,光福被评为“中国最美的十大村镇”。山体复绿工程继续加强,完成一批废弃露采矿场复耕复垦,完成藏书花岗石料厂和胥口清明山10万平方米山体复绿。陆地取土运石全面禁止,矿产资源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加快墓区环境整治,公墓绿化率达96%。深入推进市容环境整治和规范化管理,积极开展“天堂杯”市容管理达标创优竞赛等活动,建立市容环卫层级责任体系。积极开展城市出入口和旅游主干道沿线及景点周边的环境整治,市容环境面貌进一步改善。2006年,全区空气质量良好天数达标率为81.7%,水域功能区水质达标率80.0%,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98.2%,城市环境噪声达标区覆盖率100.0%,工业废水处理率达100%,工业废气处理率达100%。 城区改造 城区改造快速推进。围绕全面融入苏州中心城区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城区道路、地块、节点和老住宅小区等改造力度。东吴南路、迎春南路、苏蠡路、盘蠡路综合改造、水香街立面店面改造工程全面竣工。东吴电视塔亮化工程全面完成,成为苏州南城新亮点。完成吴中商城拆迁,风情一条街规划建设全面启动。老县委县政府、吴城饭店、东吴商厦、苏苑饭店、华诚锦江酒店等重点地块和节点改造进展顺利。完成吴中苑小区、月浜一村二村、东吴新村北区、盘蠡苑综合改造工程以及苏苑市场升级改造工程。通过挖潜改造,新增停车位3000多个。基本完成城区西塘河以东区域污水收集主管网铺设工程和部分小区雨污分流工程。完成一批垃圾中转站、公厕等公共卫生设施的改建工程。 六、人口与人民生活 人口和就业 2006年末,全区城乡居民户籍总户数180644户,比年初增加1320户;户籍人口569750人,增加15494人,其中:男性280831人,女性288919人,男女性别比为97.2∶100。吴中区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剧,总人口中60岁以上人口有91157人,增加4655人,占全区总人口的比重达16.0%,上升0.4个百分点, 2006年全区出生人口4770人,死亡人口3232人,计划生育率达99.78%,人口出生率为8.49‰,死亡率为5.75‰,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74‰,比上年上升0.28个千分点。人口平均期望寿命78.94岁,比上年提高0.62岁。年内全区共迁入12803人,比上年减少2412人;迁出吴中区3177人,比上年增加1166人,人口机械增长率为17.1‰,下降7.2个千分点。年末总人口中城镇人口371477人,乡村人口198273人。城镇人口比重达65.2%。年末外来暂住人口达52.53万人,比上年增长25.4%。 |